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③

的圖書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③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③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6-02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評分:
圖書名稱: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③

在修行中如何做到即「專注」又「放鬆」!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禮敬住持三寶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了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了自身因素外,與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
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軌,應遵循的規則。被時,化被于時,指律儀在僧團中發生的作用。景仰,仰慕、尊敬。在佛法修行中,僧團對所有問題的處理,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待人接物等一切行為,都有律儀作為依據,從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儀和風範。通過這種言傳身教,使社會大眾受到教化。只有出家人行為如法,儀容莊嚴,世人才能對三寶生起景仰之心。否則的話,雖剃髮染衣而無如法言行,依然順著世俗心,順著貪嗔癡,順著煩惱妄想,還是典型的凡夫行為,如何感得世人發自內心的恭敬?
「謙恭斂敬,俗禮命章。」謙恭,謙下恭敬,主要指內在態度。斂敬,言行收斂而恭敬,主要指外在行為。命章,命即起,指起始的規則。儒家也強調做人的禮儀,那就是內斂謙下,恭敬他人。所以恭敬既是世俗禮儀的開始,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故《禮記》開篇即為「毋不敬」。古人更總結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遜恪攝儀,道宗爰始。」遜,謙遜,指自身態度。恪,恭敬,對外禮儀。道宗,指佛教,南北朝時,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後才改稱貧僧,此之道為修道而非道教。爰,從。佛教禮儀同樣如此,每個出家人首先要謙卑有禮,恭敬他人,這種由內而外的威儀,正是修道的開始,改變自己的開始。
「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形,剃髮。服,染衣、法服。出家人與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於法,在於戒定慧的內涵。怎麼能因為剃除鬚髮,身披法服,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覺得我是出家人,你們理所應當恭敬我?那只是無知、傲慢的表現。須知,在家居士之所以供養我們,是因為僧人代表著三寶住世。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究竟代表到什麼程度?身上又具備多少三寶的內涵?能否作為僧寶名副其實的代表?還僅僅是形象上的、徒有其表的代表?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方,法度。清革,清除、革除。出家人作為三寶住世的代表,關鍵是要有佛法,體現在行為上,是具有出家人的威儀氣質及內在品質。這種品行的形成,首先是從恭敬三寶開始的。因為如法恭敬三寶,才能徹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習,由凡夫脫胎換骨,成長為具格僧寶。如果不敬三寶,就意味著三寶在我們內心沒有分量,自然無法進一步對生命產生影響。有感於此,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習。通過對三寶的不斷憶念,取代我們對五欲六塵的執著。這一修行除了在內心憶念三寶功德,也需要通過外在的、對住持三寶的恭敬來完成。這也正是修習禮敬的意義所在。

編者的話
濟群法師早年親近過弘公弟子圓拙老法師。一九八四年自中國佛學院畢業後,得圓老關心,法師與數位同道在莆田廣化寺小南山潛心學律,時稱「五比丘」。上世紀90年代初在閩南佛學院任教期間,法師又撰寫一系列律學論文,發表於《法音》《內明》《閩院學報》等刊物,在教界影響廣泛。
其後十數年,濟群法師在教學之餘積極面向社會弘法,法音廣宣,筆耕不輟。經過多年學修及弘法實踐,對佛法修學體系的思考逐步明朗。二○○四年春,法師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並陸續撰寫《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等文,將修學核心歸納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依此建構修學次第,為探索適合當代的修學模式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多年來,法師致力於修學基礎的引導,通過講座、著述、共修等形式,大力宣導皈依、發心、戒律的修學,將此作為各宗修行繞不開的共同基礎。正如法師所說:「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臺、中觀之別,禪修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做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
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扎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為引導學人奠定扎實的修學基礎,法師特別將戒律作為戒幢佛學研究所預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於二○○六年起為研究所學員開講「《四分律行事鈔》選讀」。此次教授戒律,距法師最初學律已有廿載。講課中,法師不僅對行文和事相有深入淺出的解讀,更一一剖析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歷時一年多,共講授12篇116講。現有音像資料與大眾結緣,或可至濟群法師主頁下載。
其後,法師又將講課內容整理成文,特點有三:
一、立足佛法修學體系,從戒定慧三學的整體,認識戒律在個人修學及僧團管理中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針對戒律來說。戒律的重點,是「此應作此不應作」;學戒的重點,則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主動、自覺、身心合一地持戒。
二、從佛陀制戒的精神出發,契合時代脈動,善巧解讀戒律的開遮持犯,使以往在人們心目中感覺枯燥、遙遠的戒律,變得生動現實而易於踐行。
三、為方便大眾學習,將道宣律師在《行事鈔》中引用的律典和經論原文一一查找出處,引導學人深入律藏,以戒為師。
目前,「以戒為師系列叢書」已推出十一本,分別是:
《認識戒律》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解讀》
《僧伽禮儀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讀》
《出家剃度及沙彌生活—沙彌別行篇解讀》
《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解讀》
《僧伽的教育問題—師資相攝篇解讀》
《僧伽的自新大會—說戒正儀篇解讀》
《僧團的管理制度—僧網大綱篇解讀》
《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解讀》
《僧格的年檢—自恣宗要篇解讀》
《戒律與僧伽生活》
在正法衰微、戒律廢弛的今天,多數人對戒律的認識幾近無知,和社會提倡普法一樣,教界也需要普法,需要一些通透的人進行解讀,才能使大眾對法和律具備基本的認知。因此,我們將本套叢書定位為「普法讀物」,希望能引發大眾對戒律的重視,對學戒的熱忱,為漢傳佛教的健康發展盡一份力。
最後,感謝參與本套叢書記錄、整理、校對及捐贈淨資的四眾弟子。我們以至誠之心將此叢書供養教界大眾,以期正法久住。

戒幢佛學研究所編輯部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誤區,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節 禮敬的建立
一、實相禮
就中分二,如題所明。初中分三:一、制相敬意。二、對敬立緣,合不兩相。三、立敬儀式。
初中,《智論》云:「諸佛不以生身為禮敬也,若見法身,是名供養。如佛從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空故,為先見佛。蓮華色尼寶階先禮,佛不受之。」
第一節,說明佛教的禮敬之道依據什麼而建立。首先介紹實相禮,此為七種禮佛方式之一,又名實相平等禮。其餘六種分別是我慢求名禮、身心禮、發智清淨禮、遍入法界禮、正觀修誠禮,以實相禮為最高禮敬方式,其特點為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自序
一九八四年秋,我從中國佛學院畢業,被安排到中國佛教協會研究部。在那裡工作了半年,覺得不適合我,便悄然離開。不久,得知廣化寺圓拙老和尚成就年輕僧人學律。圓老親近過弘一律師,持戒嚴謹,淡泊名利。當時,已有界詮、毅然、演蓮、性光幾位同學在學,我也聞訊加入,成為南山五比丘之一。尤其是界詮法師,幾十年來身體力行,已是漢傳佛教界弘揚戒律的標杆了。
當年,廣化寺在圓老住持下,道風嚴謹,樸老贊為「一進山門長道心」。剛去時,大家住在藏經樓,條件很艱苦。先去的幾位同學連書都沒有,花了整整一年抄寫《行事鈔》。再...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僧像致敬 015
第一節 禮敬的建立 015
一、實相禮 015
二、禮敬的建立及意義 018
三、禮敬差別 028
第二節 應禮與不應禮 031
一、辨不應禮 031
二、辨應禮 037
第三節 立敬儀式 045
一、敬佛塔法 045
二、敬僧法 088
三、大小設禮法 091

第二章 造佛像塔寺法 113
第一節 造塔像法 114
一、造像法 115
二、造塔法 130
第二節 造寺法 159
一、依法生善 161
二、無法致損 164
三、引勸俗流 167
四、因誡道俗 169
五、結說 172

附錄一 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僧像致敬篇 175
...
顯示全部內容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減壓紓食:不委屈,不壓抑,瘦出好心情
作者:趙函穎
出版社:境好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13
66折: $ 277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巴別塔學院
出版日期:2023-07-29
66折: $ 395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生活小麻吉套書 4【中英雙語+線上朗讀】(早餐碗思瓦克不想上學+OK繃雨果愛幫忙+朝鮮薊羅密歐戀愛了)
出版社: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2
66折: $ 593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1書+1魔法筆記本】:5000人親身實證,吸引好運與財富的超強習慣
作者:心理諮商師masa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22-10-01
66折: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溺愛安眠美聲(全)
作者:茶野まめこ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15
$ 128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笑話高手
作者:世一編輯部
出版社: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10-13
$ 3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性愛&迷宮!!(9)(完)
作者:佐原玄清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3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文字變現!誠懇文案力:王繁捷日破400萬業績的寫作祕訣
作者:王繁捷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05-31
$ 35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排球少年!!10週年編年史 全 (首刷限定版)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4-02
$ 62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霓虹街的蜘蛛與蝶 夜 特典版
作者:滝端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14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幹話力(限量作者親簽版)
$ 33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