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由孔孟荀之發揚而成為中國文化之主流,佛教自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融入中國文化與思想,由小乘佛教蔚為大乘佛學。二千年來經歷歷史之分合,終為中國之民眾、士大夫所接受。其間有梁武帝捨棄王位出家,武則天以佛教為國教,亦有三武之禍,至今儒佛融合,已成必然之趨勢。
在哲學思維上,不論從形上論、人生論、倫理論、道德論探討,儒家重生,佛教重死,都有超越生命之價值所在,悲天憫人,慈悲喜捨,都提供眾生體認生命之終極價值,若能將儒家仁愛之精神與佛教慈悲之胸懷融合為一,必能撥去世人眼前之黑霧,迎向燦爛之雲天,則中國之新文化於焉形成,馨香禱祝。
商品特色
儒家與佛教,在中國經歷數千年之歷史分合,
在哲學思維、經典討論,及時空環境之推演下,
相互融合,已是自然之趨勢,沛然莫之能禦。
作者簡介:
周誠明
江蘇江陰市人
學歷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教職
臺中科技大學專任教授退休
臺中中臺科技大學專任教授退休
曾兼任東海大學、逢甲大學、朝陽科大等校
著作
專書
《唐人生命思想之多元探討》、《南北朝樂府詩闡論》、《專科國文選》等。
期刊論文
〈論孔子中道思想為儒家思想之核心〉、〈清初李顒四書反身錄之內涵及在經學中之價值〉、〈尚書之禮樂思想〉、〈王者之迹息而詩亡,詩亡而後春秋作闡義〉、〈《禮記.樂記》中禮樂詩之探討〉、〈屈原作品中地域因素之探討〉、〈東漢三國疫情對當時文人書寫內容之轉變及其影響〉、〈從唐代祥瑞尚白探討朝廷與文士之祥瑞觀〉、〈唐文宗以齊梁體格試士之探討〉、〈敦煌詩集殘卷輯考中僧詩之佛教思想及其價值〉、〈蘇軾生命精神之探討〉、〈中國文人之山水情懷〉、〈中國文學中之生命精神〉。
章節試閱
[前 言]
儒家思想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承至孔子,編訂六經,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六經係一套完整周密之治國藍圖。歷代帝王皆重用儒士,助其擘劃治國宏猷。尤以漢武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崇儒術。隋、唐以後,以科舉掄才,亦以明經科為主。儒生亦多飽讀經書,明曉修己治人之道。滿懷為國盡瘁之熱忱,忠君保民。故歷代君王,重視儒術,即在於此。
東漢明帝後,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數千餘年,每遇改朝換代,都兵燹不斷,民不聊生。百姓在饑荒災變之下,佛教之暮鼓晨鐘,清淨寂滅,已成為百姓膜拜皈依之原因。由於佛教重視輪迴解脫,民眾亦冀望來生前往極樂淨土,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故在民間,佛教傳播甚速。但見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在樓台煙雨中。一般文士,亦喜前往寺廟,與高僧往來。自己亦參閱佛典,與高僧問答。儒佛融合之勢,可謂水到渠成。
筆者早年閱讀佛典,但求明其經義,撰述論文。後遇一高僧,告訴筆者與佛無緣,筆者震撼納悶,不知緣由。高僧沉吟片刻,又告訴筆者與觀音菩薩有緣,後請一尊觀音至家中,時時膜拜祈福。其後數年,始知信佛應布施、持戒、禪坐、忍辱、精進、般若。後與慧哲禪師結緣,時聆開釋講經,若《維摩詰經》、《法華經》、《雜阿含經》、《妙雲集》等,皆逐字講解,悟解漸增,至今年已七十餘。深感儒家與佛教,在歷史之分合、哲學思維、經典解析、思想融合上,都有不同之見解。綜觀兩家思想,儒家主生,佛教重死,兩者經兩千餘年之融合,已是合則雙美,分則兩傷之勢。近百年來,儒家仍是中國文化之主流。而佛教自太虛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之後,佛教亦成民間重要之信仰。至於兩者之解析比較,論述漸多,實應撰寫一部從歷史之分合,哲學之思維,經典之分析,儒釋之融合之論述。希望將儒釋之思想,整合成中國之新文化,將是一件可以期待之大事。故在近十年以來,翻閱《大藏經》,及儒家經典,加以整理比較,完成此一著作。唯《大藏經》浩瀚精深,無數高僧、比丘,經行甚深,筆者尚有許多未能參悟之處,亦待補足改正;儒家經典亦經四千年來,無數學者之鑽研考證,早已開花結果。希望將來能有更通達之著作問世,則筆者此書,可視為引領啟發之作可矣!
[前 言]
儒家思想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承至孔子,編訂六經,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六經係一套完整周密之治國藍圖。歷代帝王皆重用儒士,助其擘劃治國宏猷。尤以漢武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崇儒術。隋、唐以後,以科舉掄才,亦以明經科為主。儒生亦多飽讀經書,明曉修己治人之道。滿懷為國盡瘁之熱忱,忠君保民。故歷代君王,重視儒術,即在於此。
東漢明帝後,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數千餘年,每遇改朝換代,都兵燹不斷,民不聊生。百姓在饑荒災變之下,佛教之暮鼓晨鐘,清淨寂滅,已成為百姓膜拜皈依之原因。由於佛教重視輪...
推薦序
[李威熊教授序]
中國文化的主流,來自儒家思想,但自東漢明帝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經過魏晉南北朝與本土學術文化相互融攝,有衝突也有調適吸收,隋唐之時,形成十多家宗派,佛教中國化了,成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內涵,多元統一、形塑中國學術文化別具特色,周誠明教授以「儒家與佛教思想之多元論述」為中國學術文化作了廣度及深入的探討,如沒深厚學術根基,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實難竟其功。
本論著寫作的主要目的,是面對當前社會文化的混亂,作者想藉由儒佛思想的融合,以建立中國的新文化,目標極為正大,且有作者獨特的見解。所謂融合,並不是將儒學和佛學融化為一,而是透過歷史的觀察,認為儒家與佛教的思想的宗旨同在修身濟世救人,但在實行人生理想的過程中稍有不同。作者說:「儒家修己治人,內聖外王之思想,與佛教比較,有其相近之處。佛教之小乘思想,講求個人之苦修,祈求阿羅漢果,永登極樂。儒家內聖工夫,亦屬個人之修養,但儒家志在經世濟民,為天下人謀幸福,以及孔子殺身成仁、孟子捨生取義之說,與佛教小乘思想不同,但在小乘思想融入儒家濟世思想後,逐漸轉變為大乘佛法,其修持方法,主張以真誠之願心,布施眾生,與儒教思想相通。釋迦摩尼佛教示眾生,如八正道三無漏學、四無量心等,都是要眾生修養心性,破妄我執,達到自在無為之境界,與儒家內聖工夫並無二致。不過儒家把內聖之工夫,連繫到治國、平天下之事業上。佛教把人生淨化,用在渡化眾生之上,二者都是救世濟人。故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不僅為中國人接受,而且在中國文化之涵融之下,顯得更加圓融周衍。」這種涵融互補,並不是把儒家和佛教合成一種思想,儒學、佛教還是各自獨立,但可相互取長補短,這是作者論儒、釋二家融合的獨特見解。
孔子曾說:「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儒學、佛教各有其長處,本文論證方法,以二家在中國歷史的發展情形,作為論證的依據,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曾分分合合,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儒、釋二家就有不少的爭執,甚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曾有滅佛論。但在此期間也有晉孫綽倡孔、禪一致之理,又北齊顏之推,也曾倡導奉行儒佛二教。大約經過五百年爭論,到了隋唐雖然儒釋二家仍難免有所爭論,但大體上佛教已融入中國文化的大家庭,不管儒者或一般書生,具有普通的佛學素養,就是社會一般庶民也大多信仰佛教,佛學大眾化了。到宋元、明清的理學家,心學家和儒學諸多學派,更脫不了與佛學的關係,如濂派周敦頤其心學源自禪,關派張載出入佛老,邵雍亦受釋道影響,陸象山亦與禪學不可分。明代王陽明更由釋轉儒,也有一些佛學大師深通儒學,如明藕益大師援佛入儒,都可以看出儒學、釋家相互影響之深。
周教授又從儒、佛兩家的哲學思維分析彼此的同異。在形上論指出儒家之道源於太極,其道變動不居,以天為宇宙萬有之主宰,有生養萬物之功,它表現於人倫便是禮樂仁義,講求善思果報。而佛教認為天的起源來自心識,講天道三世因果,天有好生之德;佛教講萬法歸心,心即為本體。儒家強調人本論,釋家則重在解脫。儒家之氣論,為生命之所在,佛教講地、水、火、風四氣,應用到人的身上即為氣本論。此氣之強、軟、暖、動,稱為人體之四大,混一即為元氣,此說與儒家氣學可相互啟發。再者儒、佛二家的人生論,對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世間觀,其說雖有小異,但在大原則重視人生並無太大差別。在倫理論,對孝道、家庭、婚姻、社會的觀點,表面上看像有很大差別,但實質上卻合流同歸,唯儒家以國家、天下的安危為己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人生的究意,與佛教「淨土」說,以西方極樂、琉璃世界為人生理想國度,是有所不同。至於道德論,周教授很具體的指出,儒家講立志、仁愛、禮制、義行、智慧、誠信、勤奮、定力,佛教講發心、布施、儀規、持戒、般若、正語、精進、禪定,用語雖然不同,但意義、內涵並無太大殊異。周教授從哲學根源處析論儒佛二家同異所在。
今天欲了解儒家和佛學的內容,最主要的依據便是二家的經典文獻,儒有儒藏,佛有大藏經,由於兩家經典多如汗牛充棟,為集中論點,周教授選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荀子》五部典籍,作為討論儒佛二家說法不同的依據。《大學》重在修己治人,入世思想十分濃厚。佛教則在講求如何出世解脫之道。儒家《中庸》在強調中道思想,以「致中和」為人生究竟;這與佛教的「中觀」之說並不相同,佛教有空宗一派,主張一切法無自性,諸法畢竟空,遠離顛倒戲論,得知正確真實之十二因緣法,因此而得正見,致涅槃,稱為中觀,印度龍樹菩薩以觀察中道作為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闡發緣起性空的義理,所以中觀又稱性空學。儒家《論語》講究經世濟民,以實現大同世界;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要解除人生的苦難,出離三界,超脫生死輪迴。再如儒家《孟子》則重在倡導仁政,主張為政貴在保民而王,與民同樂,爭取民心,才是長治久安之道。至於佛教旨在追求成佛之道,上求菩薩,下化眾生,自利利他,以成菩薩、成佛為目標,已超脫仁心、仁政的訴求。再有儒家的別支《荀子》,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所以必須隆禮,以化性起偽。而佛教本是世間佛教,人生活在三法界中,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社會即是道場,所以修佛不必在山林清淨之地,生活即是修練,追求人間淨土,這是人間佛教的真諦。
世界文明有不同的類型,中國儒家文明和印度的佛教文明,是很特殊的二大流派,自十六世紀以來以歐美野性外傾文明主導的世界,是非不斷,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由歐美文明的矛盾而起,至今全世界仍動盪不安,顯然歐美文明無法拯救人類世界,那麼追求人性、回歸佛心的儒家、佛教思想,或可拯救人類於倒懸。周教授從歷史驗證、哲學思維的討論,以及重要經典文獻分析,最後得出儒佛二家應自然融合互補,建立中國新文化,將是拯救紛亂世界人類的良方。
周誠明教授是位資深教授,在民國六十六年即通過部審教授資格,至今近五十年,在這期間,任教臺中科技大學,退休後轉至中臺科技大學,擔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及通識中心主任,教學內容豐富生動,深受學生愛戴。周教授是位學而不厭的學者,退休後到本校進修博士,有幸與周教授在多門課堂上互相討論,受啟發甚多。今已七七高齡,仍然研究、著述不輟,發表孔孟學報、月刊論文,至今已達六篇,深受學界重視。本論著超過六十萬字,榮幸被邀寫一篇序文,茲鈎其重點,以方便讀者閱讀。由於篇幅甚長,涉及之範圍廣大,難免會有遺珠之憾,建議讀者諸君仔細閱讀,就如進入寶山,必會有豐碩之收穫。
[李威熊教授序]
中國文化的主流,來自儒家思想,但自東漢明帝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經過魏晉南北朝與本土學術文化相互融攝,有衝突也有調適吸收,隋唐之時,形成十多家宗派,佛教中國化了,成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內涵,多元統一、形塑中國學術文化別具特色,周誠明教授以「儒家與佛教思想之多元論述」為中國學術文化作了廣度及深入的探討,如沒深厚學術根基,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實難竟其功。
本論著寫作的主要目的,是面對當前社會文化的混亂,作者想藉由儒佛思想的融合,以建立中國的新文化,目標極為正大,且有作者獨特的見解。所謂融合...
目錄
李威熊教授序
前 言
第一章 儒家與佛教之歷史分合
第一節 漢魏時期之儒家與佛教思想
一、儒家與佛教思想之起源
二、儒家與佛教思想接觸於東漢明帝時
三、儒佛學理之探討始於東漢牟融《理惑論》
四、東吳沙門康僧會倡調和儒佛之說
第二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儒家與佛家思想
一、晉孫綽倡孔禪一致之理
二、東晉陶淵明之儒學與佛學思想
三、東晉廬山慧遠通達儒佛二家之深旨
四、六朝諸儒多藉佛理疏釋儒家經傳
五、南朝時儒佛並弘而不相忤
六、梁武帝篤信佛教又注疏儒典
七、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滅佛,佛教受到重創
八、北齊顏之推兼奉儒佛兩教之行
第三節 隋唐時期之儒家與佛家思想
一、隋代王通儒佛並重
二、唐代佛教各宗並興,高僧輩出,獲得空前發展
三、唐代儒家與佛教分流,但儒士多兼習佛典
四、唐太宗儒佛並重,文士則致力於詩文,儒學寖衰
五、武則天篤信佛教與儒家思想
六、盛唐王維之佛教思想
七、李翱之儒佛思想及其《復性書》
八、韓愈崇儒排佛之思想
九、柳宗元統合儒佛思想,為北宋理學之先驅
十、白居易之儒學與佛教思想
十一、唐武宗毀佛與佛教之復興
第四節 宋代之理學思想與佛學
一、理學與佛學在涵義上之異同
二、宋儒排佛之原因
三、歐陽修從崇儒排佛轉向信佛之探討
四、周敦頤崇儒及與禪道之淵源
五、張載出入佛老而歸於儒家
六、邵雍融合儒釋道三家之思想
七、程顥崇儒及其禪佛思想
八、程頤崇儒及其評佛之思想
九、蘇軾之儒學與佛道思想
十、朱熹之儒學與佛學思想
十一、陸象山之儒學與禪學思想
第五節 元明清時期之儒學與佛學
一、元代之儒學與佛教概述
二、明代儒學與佛學之發展
三、王守仁之理學,由老釋轉為儒學
四、晚明藕益大師援佛入儒之思想
五、清初顧炎武主張經學即理學及通經致用之學
六、黃宗羲重經世之學,批判君主制度背棄民意
七、顏元提倡實學,批判程朱理學
八、李塨實學批評理學滲入佛學
九、王夫之實學及其佛教觀
十、乾嘉時期,戴震開創以訓詁治經之學
十一、晚清歐陽漸主張儒佛融會
第二章 從哲學思維論述儒家與佛教思想之異同
第一節 形上論
一、儒家之天道論與佛教之宇宙論
二、儒家之人道論與佛教之本體論
三、儒家之人本論與佛教之解脫道
四、儒家之氣論與佛教之四大
第二節 人生論
一、儒家與佛教之生命觀
二、儒家與佛教之人生觀
三、儒家之價值觀與佛教之價值觀
四、儒家之世間觀與佛教之世間觀
第三節 倫理論
一、儒家之孝道觀與佛教之孝道觀
二、儒家之家庭觀與佛教之家庭觀
三、儒家之婚姻觀與佛教之婚姻觀
四、儒家之社會觀與佛教之社會觀
五、儒家之天下國家思想與佛教之淨土觀
第四節 道德論
一、儒家之立志與佛教之發心
二、儒家之仁義與佛家之布施
三、儒家之禮制與佛教之儀規
四、儒家之義行與佛教之持戒
五、儒家之智慧與佛教之般若
六、儒家之誠信與佛教之正語
七、儒家之勤奮與佛教之精進
八、儒家之定力與佛教之禪定
第三章 從儒家經典論與佛教之不同
第一節 儒家《大學》修己治人與佛教出世解脫之不同
一、儒家《大學》修己治人之思想
二、佛教出世解脫之思想
第二節 儒家《中庸》之中道思想與佛教中觀思想之不同
一、儒家《中庸》之中道思想
二、佛教之中觀思想
第三節 儒家《論語》經世濟民與佛教出世解脫之不同
一、儒家《論語》經世濟民之思想
二、佛教清淨寂滅之思想
第四節 儒家《孟子》仁政與佛教行菩薩道之不同
一、儒家《孟子》之仁政思想
二、佛教行菩薩道之思想
第五節 儒家《荀子》禮治思想與人間佛教之不同
一、儒家《荀子》之禮治思想
二、人間佛教之思想
第四章 融合儒佛思想以建立中國之新文化
第一節 從歷史觀察儒家與佛教思想之融合
第二節 儒家與佛教具有互補性
一、儒家與佛教同主濟世救人
一、儒家與佛教同重視人生之價值
三、儒家與佛教在哲學上具有互補性
第三節 儒家與佛教思想合則雙美
第四節 儒家與佛教應融合為中國之新文化
一、佛教必須融合於中國文化之中
二、對中國未來新文化之展望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李威熊教授序
前 言
第一章 儒家與佛教之歷史分合
第一節 漢魏時期之儒家與佛教思想
一、儒家與佛教思想之起源
二、儒家與佛教思想接觸於東漢明帝時
三、儒佛學理之探討始於東漢牟融《理惑論》
四、東吳沙門康僧會倡調和儒佛之說
第二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儒家與佛家思想
一、晉孫綽倡孔禪一致之理
二、東晉陶淵明之儒學與佛學思想
三、東晉廬山慧遠通達儒佛二家之深旨
四、六朝諸儒多藉佛理疏釋儒家經傳
五、南朝時儒佛並弘而不相忤
六、梁武帝篤信佛教又注疏儒典
七、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滅佛,佛教受到重創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