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外揚老師以其一貫流暢精煉的筆觸,把在歷史舞台上盡心盡力演出、卻被忽略遺忘的英雄,重新鮮活的在每一個讀者的心靈舞台上隆重上演。這些宣教士的夫妻,他們的婚姻故事如同自身的宣教事工般精彩,其中的酸甜苦辣,與常人相同,婚姻有順境、有逆境,在異地打拼的宣教士夫妻,其婚姻的箇中滋味,值得我們一起品嘗。
作者簡介:
魏外揚
多年來致力於華人基督教史之研究,著有《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宣教古道情》、《宣教繽紛錄》、《留在遠方的雲彩》、《疫起看歷史》、《石頭說故事》、《異鄉的跑道》等書。
章節試閱
〈溫世繆:獨眼牧師,並非無淚〉
《熱蘭遮之淚》(前衛出版社)配合去年(2024)荷蘭人來台400週年的時機出版,不但為這個歷史週年增添價值,也為台灣宣教歷史補上一片重要的拼圖。書的副題是「17世紀荷蘭牧師溫世繆在福爾摩沙的生命故事」,原作者是一對荷蘭父子,正是溫世繆的後代子孫。本書雖是日記體的歷史小說,但根據學者專家江樹生在「審訂序」的判斷,「這是一本相當接近史實,令人感動的歷史小說。」
本書直譯為中文應該是《並非無淚》,此語出自一份由巴達維亞當局撰寫,關於鄭成功奪取熱蘭遮城、驅逐荷蘭人的報告:「如此悲慘的災難和變化,讓我們心煩意亂,心腸俱裂,我們握筆,並非無淚,驚心動魄,顫抖不能自已地在紙上寫這災難。」中譯本未採直譯,而以《熱蘭遮之淚》為書名,更有在地的感覺,相當適切。
日記從主角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1634-1661)17歲生日開始,到27歲在台灣殉道,涵蓋10年時間,共有600多則,以最後在台灣生活6年所佔的比重最高。
溫世繆出發前,一面接受尤羅伯牧師的教導,一面和瑪麗耶(Marietje)談戀愛。尤羅伯是從福爾摩沙回荷蘭的宣教前輩,他在那裡工作十多年,留下令人驚奇的成果。他不但教溫世繆新港語,也告訴他許多當地的風俗人情,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瑪麗耶是一個美麗、樂觀、堅強的女性,她像聖經中的路得一樣,對婆婆拿俄米說出那句動人的承諾:「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這也是1654年5月在他們的婚禮上,主禮牧師所引用勉勵他們的經文。雖然婆婆改成丈夫,猶大國改成福爾摩沙,但瑪麗耶的堅貞跟隨是可以與路得比美的。
1655年9月,這一對年輕夫婦帶著未滿一歲的兒子抵達福爾摩沙,被安排到新港社(今台南新市一帶)任職。1657年1月,溫世繆參與村民的獵鹿活動,被一把射中樹幹反彈回來的鏢槍傷及右眼,最後不得不將眼球摘除,成為獨眼牧師。
當時荷蘭牧師與家人在台灣的存活率很低,溫世繆也不例外,他在台灣不過6年時間,卻連續因病失去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和摯愛的妻子瑪麗耶,最後自己與許多荷蘭人一起被鄭成功處死,年僅27歲。
〈溫世繆:獨眼牧師,並非無淚〉
《熱蘭遮之淚》(前衛出版社)配合去年(2024)荷蘭人來台400週年的時機出版,不但為這個歷史週年增添價值,也為台灣宣教歷史補上一片重要的拼圖。書的副題是「17世紀荷蘭牧師溫世繆在福爾摩沙的生命故事」,原作者是一對荷蘭父子,正是溫世繆的後代子孫。本書雖是日記體的歷史小說,但根據學者專家江樹生在「審訂序」的判斷,「這是一本相當接近史實,令人感動的歷史小說。」
本書直譯為中文應該是《並非無淚》,此語出自一份由巴達維亞當局撰寫,關於鄭成功奪取熱蘭遮城、驅逐荷蘭人的報告:「如此...
作者序
【序】
三股合成的繩子
宣教士夫妻與家庭在跨文化宣教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故事也在宣教史上增添一抹動人的色彩。例如使徒行傳中的亞居拉與百基拉這一對宣教夫妻,就是聖經最早的例子。他們從家鄉本都來到羅馬,又被迫離開而來到哥林多,與保羅一起同工。後來,保羅又差派他們前往以弗所,服事那裡的教會。雖然路加在使徒行傳中並未詳細敘述,我們大可推論,亞居拉與百基拉一定互助互補,同心同行,所以無論在哥林多或以弗所,都蒙神大大使用。亞居拉與百基拉這對夫妻的榜樣,成為後來宣教史上無數宣教夫妻的寫照,包括我的高祖父戴德生與瑪麗亞,從他們算起戴家五代,都是夫妻一起傳承宣教的使命。
顯而易見,宣教夫妻面臨的挑戰不容低估。早期由於醫療資源匱乏,孩子從出生、養育到教育問題,都是難題。在異國他鄉,如何融入當地文化,如何進行宣教工作,更是處處都是挑戰;然而仍有許多宣教夫妻堅持到底,忠於所託。中日戰爭期間,我的祖父母在河南省宣教,由於戰爭的緣故,他們四個青少年的孩子曾被拘禁在日軍集中營裡長達四年多。雖然在美日宣戰前,他們有機會回到美國,但是他們選擇留下與中國弟兄姊妹在一起,共同經歷了日本殘酷的占領統治。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決定,後來會讓他們的孩子在集中營中度過四年多的悲慘歲月。然而因著他們忠心地牽手服事神,神也信實地保護他們的孩子安然存活。在這四年多的時間,我的祖父母仍然同心參與教會事工,同時也在河南與陝西齊心投入神學教育、培育中國傳道人。
魏外揚老師是一位優秀的宣教史學家,他這次特別寫出一系列宣教士夫妻與家庭的故事。他從古今宣教歷史上,選擇20個代表來與我們分享。照魏老師的說法,這20個牽手宣教的故事,從牽不成、牽不緊、牽不久到牽到老都有。當我閱讀的時候,想到所羅門王智慧的勸勉:「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9-12)是的,這段經文的亮點,除了指明出兩個人心連心、手牽手服事神的果效,更帶出主耶穌應許會與每一對宣教夫妻同在(馬太福音28:20),三者形成不容易折斷的連結。但願這一系列短文打動人心,蒙神使用,呼召全球華人教會的許多夫妻與家庭,起來承接普世跨文化宣教的棒子。
中華福音神學院 戴繼宗院長
【序】
三股合成的繩子
宣教士夫妻與家庭在跨文化宣教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故事也在宣教史上增添一抹動人的色彩。例如使徒行傳中的亞居拉與百基拉這一對宣教夫妻,就是聖經最早的例子。他們從家鄉本都來到羅馬,又被迫離開而來到哥林多,與保羅一起同工。後來,保羅又差派他們前往以弗所,服事那裡的教會。雖然路加在使徒行傳中並未詳細敘述,我們大可推論,亞居拉與百基拉一定互助互補,同心同行,所以無論在哥林多或以弗所,都蒙神大大使用。亞居拉與百基拉這對夫妻的榜樣,成為後來宣教史上無數宣教夫妻的寫照,包括我...
目錄
戴院長序:三股合成的繩子
作者自序:親愛主,牽我手
01 溫世繆:獨眼牧師,並非無淚
02 亨利馬廷:牽手夢遙,春蠶絲盡
03 耶德遜:緬甸使徒,直白求婚
04 莫法特:園藝高手,宣教樂園
05 李文斯頓:逃離獅子,贏得妻子
06 高第丕:宣教怨偶,家庭風暴
07 蘇科特:悠揚琴聲,化敵為友
08 戴德生:情路坎坷,終成眷屬
09 景雅各:越洋新娘,大漠同行
10 馬偕:台灣女婿,才德婦人
11 賽兆祥:專心譯經,忽視家人
12 蓋士利:單身城牆,瞬間塌陷
13 古約翰:聖經姻緣,牽手偕老
14 胡進潔:新疆使徒,鐵漢癡情
15 福益華:鼓嶺傳奇,網球姻緣
16 包厚德:媽媽爸爸,爸爸媽媽
17 孫雅各:不僅牽手,而且聯手
18 李愛銳:奧運金牌,愛情長跑
19 郝益民:留下眼線,留住希望
20 蘇恩佩:踏上仄徑,成為祝福
戴院長序:三股合成的繩子
作者自序:親愛主,牽我手
01 溫世繆:獨眼牧師,並非無淚
02 亨利馬廷:牽手夢遙,春蠶絲盡
03 耶德遜:緬甸使徒,直白求婚
04 莫法特:園藝高手,宣教樂園
05 李文斯頓:逃離獅子,贏得妻子
06 高第丕:宣教怨偶,家庭風暴
07 蘇科特:悠揚琴聲,化敵為友
08 戴德生:情路坎坷,終成眷屬
09 景雅各:越洋新娘,大漠同行
10 馬偕:台灣女婿,才德婦人
11 賽兆祥:專心譯經,忽視家人
12 蓋士利:單身城牆,瞬間塌陷
13 古約翰:聖經姻緣,牽手偕老
14 胡進潔:新疆使徒,鐵漢癡情
15 福益華:鼓嶺傳奇,網球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