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道體
第二章 為學
第三章 致知
第四章 存養
第五章 克治
第六章 家道
第七章 出處
第八章 治體
第九章 治法
第十章 政事
第十一章 教學
第十二章 警戒
第十三章 辨異端
第十四章 觀聖賢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近思錄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00 |
![]() |
二手中文書 |
$ 140 |
![]() |
中文書 |
$ 141 |
![]() |
中國古典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近思錄之著述由來
《近思錄》一書的編者為朱熹與呂祖謙。朱、呂二人雖同編《近思錄》,但是朱熹為主,呂祖謙為輔,由下列三點理由可以看出:朱熹在編《近思錄》之前已先後整理過《程氏遺憾》(一一六)、《西銘解義務》(一一七二)、《太解圖說解》《通書解(一一七三),可知朱熹對北宋四子的作品有相當研究。而呂祖謙雖家學深厚,但總不如朱熹剛剛研究過來得熟。
《近思錄》的編排,每卷均以周子為首,二程其次,張子居後,這顯然是朱熹的道統理念。朱熹以為周子、二程繼孔、孟絕學,張子只居輔佐地位,所以張子年齡雖在二程之上,卻排在最後。朱熹的思想最接近程伊川,因此伊川的言論也選最多。總共六百二十二條中,伊川占了三百三十八條,超半數。
《近思錄》共分十四,六百二十二條。周子選了十二條,大程一六二條、小程三三八條、張載一一○條。邵雍正(堯夫婦本與上列四人並稱北宋五子,一條也沒選入,這恐怕與堯夫的學問出自道幅,不純儒家有關。每卷中的若干條前面加「某某先生曰」,則表示以下各條都是這人的言論。只是大程、二程的言論常混在一起,不易分別到底是誰的言語。
作者簡介:
朱熹
字元晦,號晦菴,又號雲谷老人,滄州道奴。江西婺源人。乃宋代理學集大成者。為學以居敬窮理為主,主張格物致知,反躬踐實。因講學於考亭,故後人尊稱考亭先生,而以其學派為考亭學派。著有三四嵑章句集注,詩集傳、朱子語類等,並註有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