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5 項符合
金剛經六祖口訣/六祖惠能大師講述(1版1刷)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79 |
momo購物網 |
經典解說 |
$ 79 |
誠品網路書店 |
宗教 |
$ 9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9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佛教 |
$ 90 |
三民網路書店 |
宗教命理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自從達摩西來。為傳此經之意。令人悟理見性。祇為世人不見自性。是以立見性之法。世人若了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法。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凡八百餘家。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宿植上根者。一聞便了。若無宿慧者。讀誦雖多。不悟佛意。是故解釋聖義。斷除學者疑心。若於此經。得旨無疑。不假解說。從上如來所說善法。為除凡夫不善之心。經是聖人語。教人聞之。超凡悟聖。永息迷心。此一卷經。眾生性中本有。不自見者。但讀誦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經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諸佛。從此經出。今恐世人身外覓佛。向外求經。不發內心。不持內經。故造此經訣。令諸學者。持內心經。了然自見清淨佛心。過於數量。不可思議。後之學者。讀經有疑。見此解義。疑心釋然。更不用訣。所冀學者。同見 中金性。以智慧火鎔鍊。 去金存。我釋迦本師。說金剛經。在舍衛國。因須菩提起問。佛大悲為說。須菩提聞法得悟。請佛與法安名。令後人依而受持。故經云。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如來所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喻法為名。其意謂何。以金剛世界之寶。其性猛利。能壞諸物。金雖至堅。羖羊角能壞。金剛喻佛性。羖羊角喻煩惱。金雖堅剛。羖羊角能碎。佛性雖堅。煩惱能亂。煩惱雖堅。般若智能破。羖羊角雖堅。鑌鐵能壞。悟此理者。了然見性。涅槃經云。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如來所說金剛喻者。祇為世人性無堅固。口雖誦經。光明不生。外誦內行。光明齊等。內無堅固。定慧即亡。口誦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寶。寶亦不知是山。何以故。為無性故。人則有性。取其寶用。得遇金師。鏨鑿山破。取 烹鍊。遂成精金。隨意使用。得免貧苦。四大身中。佛性亦爾。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煩惱喻 。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進勇猛喻鏨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煩惱 。煩惱 中有佛性寶。佛性寶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鑿破人我山。見煩惱 。以覺悟火烹鍊。見自金剛佛性。了然明淨。是故以金剛為喻。因為之名也。空解不行。有名無體。解義修行。名體俱備。不修即凡夫。修即同聖智。故名金剛也。何名般若。般若是梵語。唐言智慧。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智是慧體。慧是智用。體若有慧。用智不愚。體若無慧。用愚無智。祇為愚癡未悟。故修智慧以除之也。何名波羅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離生滅義。祇緣世人性無堅固。於一切法上有生滅相。流浪諸趣。未到真如之地。並是此岸。要具大智慧。於一切法圓滿。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也。亦云心迷則此岸。心悟則彼岸。心邪則此岸。心正則彼岸。口說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羅蜜。口說心不行。即無波羅蜜。何名為經。經者。徑也。是成佛之道路也。凡人欲臻斯路。當內修般若行。以至究竟。如或但能誦說。心不依行。則無經。實見實行。自心則有經。故此經如來號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作者簡介: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盧,是一位漢傳佛教禪門南宗祖師,與北宗神秀大師分庭抗禮,世稱禪宗六祖[1](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史學家陳寅恪贊其:「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不識一字。一次,惠能在客店賣柴後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心下即便開悟,問經從何來,念誦者告訴他從黃梅山東禪寺來,那裡有五祖弘忍弘法,座下千餘人。後有一人資助惠能銀兩,惠能盡數交給老母親,於是前往黃梅拜謁五祖。五祖知道惠能根性大利,派他在廚房做工。惠能八月有餘,只是「舂米,破柴」,未曾上過一次正殿,聽過一次法會。
其時弘忍有意傳法,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告訴大家應照著這個偈修習,能得大利益。但是私下裡,他告訴神秀,並未開悟,再呈一偈。
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9]大眾皆驚,弘忍見後,告訴大家並未開悟,將偈子擦乾淨。後來,五祖於三更招惠能秘授《金剛經》,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五祖於是傳衣缽,定為傳人。並且囑咐六祖坐船南下,等時機成熟後再弘法,衣缽就到你為止不要再傳了。[10][11][12]
後來惠能隱蔽十五年,才在廣州法性寺,由印宗剃度,開始弘法。麾下四十三人開悟,禪宗開枝散葉,形成五宗七派的輝煌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