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粵語是漢語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她源於秦漢時期的中原雅言,並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魏晉時期,大量北方人為逃避戰亂而遷移至嶺南地區,中原漢語與古粵語混合,促進了粵語的進一步發展。有唐一代,隨着嶺南地區人口的增長和百越族的漢化,粵語成為一種既對應中古音,又有獨立詞匯和語法的語言。宋朝時期,中原人士再次因戰事南遷,又縮小了中原漢語與粵語的差異,粵語逐漸定型。現在,在廣東、廣西、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北美、英國和澳洲等華人社區,粵語被廣泛使用。在中國,使用粵語的人數遠多於其他的地方語言。粵語亦成為澳洲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全球約一億三千萬人在使用粵語。
粵語雖歷經千年仍然生機勃勃。從古至今,人們大多是在口耳相傳中學習粵語。而事實上,粵語是一種有音有形可傳承的文字。粵語至今還保留了古漢語的部分使用習慣、字義和讀音,例如「企」(站)、「飲」(喝)、「食」(吃)、「行」(走)、「走」(跑)、「幾多」(多少)等等。只是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因為缺少專門典籍記錄、也較少用來書寫應用的關係,很多粵語用字到了今天已經有相當大的變化,不少字是人們會講不會寫的,例如「𢱕雨」、「打戙」、「𣲷黐」等等。人們也有不少疑問:為何要用這個字?在詞語中這個字代表甚麼意思?例如形容人喃喃自語的「口噏噏」—「噏」字是甚麼意思?又例如形容超出了正常程度和份量的「過龍」—「龍」字為甚麼要用在這裏?
正確回答這些問題,從而令人明白粵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令粵語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是研究粵語本字的意義所在。
一直以來,學界對於粵語研究,大致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義及本字溯源等方面。在對粵語俗語及其本字探索上,開山之作就是清末民初孔仲南的《廣東俗語考》和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孔仲南在《廣東俗語考》中,分門別類地介紹粵語用詞及其出處,也搜羅了經史子集典籍作為書證。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則運用訓詁學的方法,從字書、韻書等古籍中搜尋佐證,以求粵語本字源流。這兩本著作為粵語本字研究 指引了方向,極具啟發性。而且因為它們誕生於新舊交替的年代,其中羅列的史料、語言現象更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到了今天,在考究粵語字詞本字的領域裏,學界已有不少成果,包括陳伯煇《論粵方言詞本字考釋》、陳伯煇、吳偉雄《生活粵語本字趣談》、陳雄根、張錦少《粵語詞匯溯源》等等。同時也有相當多對本字的研究成果,是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我們也可在坊間見到關於「粵語正字」的出版物。但專門針對《廣東俗語考》和《廣州語本字》這兩本開山之作而做的箋注和考證分析,卻難得一見。本書作者陳小朗二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潛心鑽研,為這兩本專著的詞條逐一作箋注,寫下研究心得,積累了數千篇博客,並把對粵語俗語本字的探究公諸同好,其毅力值得欽佩!
本書參考了各種辭書和古文資料,通過梳理兩本著作中的字音、字義演變,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贊同,或反對,或質疑,實屬難得。這與陳伯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謂異曲同工。「附識」中,各種與粵語本字相關的歷史掌故、民俗軼事,也非常生動有趣。
好書不厭百回讀,相信這本考證翔實而不失趣味的書,值得讀者反覆玩味和思考。而對於有興趣去做「粵語正字」的讀者,本書也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分析,很值得參考。忝為粵語研究的同道,有幸先睹為快,特誠意推薦。是為序。
施仲謀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二〇二三年二月一日
作者自序
廣府人無一例外地通過「習得」(即在自然的語言環境中無意識地將語言知識內化),從牙牙學語的嬰兒時代起在日常會話中口口相傳地掌握粵語的聽和說的技巧。這種技巧的特點是說話人和聽話人為了思想或情緒的溝通,只需注意要表達或理解的話語的意義或情緒。
然而廣府人的「學得」(在有意識地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瞭解語言規則,並運用相關知識在說或寫的過程中監察言語的輸出)卻是在課堂通過閱讀、寫作和對語法、修辭的學習掌握書面語的知識。這便導致廣府人對一些方言字詞的正字、正音、意義或應用缺乏正確的認識,甚或對某些俚語字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筆者有感於此,從先賢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這兩部粵語研究的開山之作中選出若干字詞作考析,俾讀者認識這些字詞的正字、正音和本字的同時,也認識漢語和粵語的血濃於水的親緣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由於地域性和異時性造成的差異,讓讀者通過「學得」掌握粵語字詞的音義和應用。換言之,本書可作為粵語「學得」的參考讀物。
敬請讀者注意,本文提及的「習得」和「學得」係借用美國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 (Stephen D. Krashen) 在上世紀 80 年代提出語言學習的「習得 —學得假說」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並非他在「假說」中提出的這兩個概念的原旨。
筆者自 2013 年起將《廣州語本字》和《廣東俗語考》的讀書筆記寫成博客,旨在與網友分享心得,其後一直專注於這兩部書的詞條考析,陸續寫了 2000 多篇博文。本書成書時從《廣州語本字》和《廣東俗語考》各選出 50 個詞條的博客內容 加以整理。
本書承商務印書館垂青列入出版選題,編寫歷時將近一年,並承蒙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系教授、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及語文現代化學會顧問、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施仲謀博士審閱並作序。期間責編馮孟琦女士對本書文字和標點字斟句酌地審閱,也提出許多寶貴意見。筆者特此向商務印書館、施仲謀博士和馮孟琦女士敬致謝忱!
陳小朗
二〇二二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