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大學讀的是科技英語專業,到讀博士的時候才專攻電影。加拿大的冬天十分漫長,每年有八個月下雪,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有四年的時間,一面讀電影史、一面看電影。那時 DVD 都還沒有流行,我每個星期到暖和的電影院裏觀賞六、七部電影,有新上映的荷李活和歐洲藝術電影,但也有不斷重映的經典老片,讓我在聲光電影中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時日。2001 年到香港以後,自己竟能夠製作電影,卻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香港的確給了我很多機會。我憑着最初的興趣和後來的迷戀,跟着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電影的同事們,從攝影到剪接,慢慢學會了做電影:除了三部電影的編劇,還製作和導演了兩部受到很多好評的紀錄片。
最早教授電影歷史,是 2003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叫做「電影中國」的通識課。科大請我去教課的高辛勇教授,原來是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讀博士時候的教授,他說原來有訪問教授開過一門叫做「荷李活征服世界」的通識課,很多人選讀,科大學生很喜歡電影課,希望我也能開一門電影課。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教授中國電影史。雖然我博士論文做的是當時風靡世界的中國第五代電影,但是為了備課,還是重新讀了一次中國電影史,重看了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我記得我的課有 134 位學生選讀,當時在科大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很有名氣的作家鄧小樺,是我的兩位助教之一。因為學生反應極好,後來科大還幾次邀請我再開那門課,可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拍紀錄片了,又要全職教書,未能分身再教科大的課程。
再後來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過這門課,也受到學生歡迎。2006 年城大開始規劃新的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應邀提交了「電影中國」的課堂文件,但是通識委員會鼓勵我更新課程、加入西方電影的內容,於是我發展、設計了「東西方電影」這門課,它是城大最早開設的五個通識課目之一。從我 2007 年第一次教授這門課以來至今,不論是我教授的四年,還是匈牙利電影人、創意媒體學院的訪問助理教授 Gyorgy Palos 教授的四年,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2013 年我接受城大出版社的提議,開始把課堂內容整理編寫成書,《東西方電影》第一版於是在2014 年 7 月出版。到今年,竟然可以有機會出增訂版,我很高興可以把這兩年來新的研究和學生的反饋也納入其中。
本書旨在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經常忽視的內容。首先,通用的世界電影教科書常常只重視西方、而不重視東方。講述世界電影發展的書籍,其章節內容則往往各不相關,很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雖然電影十分依賴科技,而發展中國家的電影技術會相對發達國家滯後很多年。但像中國、伊朗等國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電影「新浪潮」時,首先會在西方被認同和欣賞,其中文化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三,因為大部分電影史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女導演,本書會自覺地把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補充大部分電影史中常遺漏的女性導演的貢獻。最後,本書亦會討論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的關係,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事實上,因為書中除了東西方交替出現的電影運動史這條主綫,還有相當完整的華語電影歷史介紹、女導演和女性電影的脈絡、以及從早期到今天的紀錄片發展等內容,我教授的兩門本科課程(東西方電影、紀錄片)和兩門媒體文化研究生課程(中國獨立電影、大眾傳媒中的性別)的部分學生,都曾以這本書為入門讀本,並且給我不少反饋。
我從 2002 年開始教授電影歷史、文化與製作,從 2003 年起開始紀錄片製作,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也一直專注於電影研究,在女導演和女性電影、華語獨立紀錄片兩個領域出版了專著和論文。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同時討論促成各種電影運動的藝術、經濟、社會要因,讓讀者能夠做到諸類旁通,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這本《東西方電影》也可以看成是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入門讀本。
魏時煜
2016年4月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