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的圖書 |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 作者:謝一麟、陳坤毅 出版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12-10-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36頁 / 24.8 x 17.4 cm / 普通級/ 全彩印刷 / 初版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集結高雄大舞台戲院建築物的基礎測驗調查,以及口述歷史與史料蒐集,經過企畫設計與美術編排為一般民眾可以輕鬆閱讀的書籍。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單一戲院歷史做深入研究,兼顧嚴謹性與可讀性。不但替大舞台戲院建築物、當年的經營理念、過去的從業人員、曾經到大舞台戲院看過電影的民眾,留下一份完整的記錄,也讓經歷過看電影是唯一休閒娛樂那個輝煌年代的台灣人回味起青春記憶。
謝一麟
高雄人、台灣人、地球人。拿筆的人、按快門的人、策展的人、做偵探工作的人、廣告企畫人。
陳坤毅
成大人,出身打狗,年輕的軀殼裡住著一位老者。左手創作按快門,右手揮毫爬格子;左耳聽嘻哈街舞,右耳聽寶島歌后。愛歷史、愛建築、愛城市、愛台灣。
推薦序
大戲院的小細節,舊時代的新思維
1950年代的鹽埕區,是全台灣最好「賺食」的地方,人聲鼎沸,商業繁榮。在短短5、6年內,從被美軍轟炸得滿目瘡痍,頹圮屋舍中,迅速重建站起,高雄人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力。其中,1947年建造「大舞台戲院」的澎湖籍建築師蕭佛助更是功不可沒,設計起造戲院提供平民百姓正當娛樂,也建造市場與民宅(販仔厝)帶動地方發展,他生平在高雄市蓋的7間戲院,正好是高雄二戰後都市發展軸線移動的路徑,是戰後高雄都市發展與建築史重要的一頁。
1953年接手經營大舞台戲院的前立委郭國基先生,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在省議會問政風格犀利,和我年輕時擔任其秘書的郭雨新先生,以及其他幾位前輩,被封為戰後台灣省議會的「五龍一鳳」。大舞台戲院也在當時郭國基的媳婦林女士先進的複合式經營理念下,成為「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電影院,連台北戲院業者都紛紛前來觀摩。
大舞台戲院座位數上千,強片上檔時天天爆滿,排隊人龍綿延,是許多高雄人的共同回憶,且無論是硬體空間的容量、建築美學、聲光設備,或是軟體經營手法方面,大舞台戲院都是台灣老戲院中屬一屬二的代表。文化局出版的這本大舞台戲院專書,將這些過往的經營者、從業人員、市民回憶整理爬梳,也論述建築語彙的美學,還有澎湖人的貢獻、鹽埕區發展的故事,這是台灣第一本深入淺出介紹單一間戲院的書籍。
從一間大戲院的文物與口述歷史細節,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前人所生活的時代各方面貌;從舊時代當時的先進思維,也讓我們深思城市的發展流變,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步一腳印的綿延。
這本書不只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也將讓進過戲院看電影的台灣人都有感。
高雄市市長 陳菊
戲院的青春記憶
1947年建造「大舞台戲院」的澎湖籍建築師蕭佛助在戰後滿目瘡痍的鹽埕,起造戲院提供平民百姓正當娛樂,也建造市場與民宅(販仔厝)帶動地方發展,他生平在高雄市蓋的7間戲院,正好是高雄二戰後都市發展軸線移動的路徑,是戰後高雄都市發展與建築史重要的一頁。
1953年接手經營大舞台戲院的前立委郭國基先生,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在省議會問政風格犀利。大舞台戲院也在當時郭國基的媳婦,林女士先進的複合式經營理念下,成為「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電影院,連台北戲院業者都紛紛前來觀摩。
大舞台戲院座位數上千,強片上檔時天天爆滿,排隊人龍綿延,是許多高雄人的共同回憶,且無論是硬體空間的容量、建築美學、聲光設備,或是軟體經營手法方面,大舞台戲院都是台灣老戲院中屬一屬二的代表。文化局出版的這本大舞台戲院專書,集結戲院建築物的基礎測繪調查,以及口述歷史與史料蒐集的成果,經過美術編排設計為一般民眾可以輕易閱讀的書籍。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單一戲院歷史做深入研究,兼顧嚴謹性與可讀性,讓民眾可以輕鬆閱讀的出版品,更替大舞台戲院建築物、當年的經營理念、過去的從業人員、曾經到大舞台戲院看過電影的民眾,留下一份完整的記錄。
戲院是庶民娛樂的代表,從百年前電影傳進台灣後,不管有錢沒錢,看電影是民眾工作之餘的共同紓壓方式,與百人同哭同笑,留下的記憶不只是電影內容,還有共同觀賞的聲光氣味氛圍。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在《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一書,就是從這種帶有特別魅力的觀影記憶做為創作核心,也藉由書寫這間南方澳大戲院,漸次開展出南方澳各方面的歷史人文風貌。
美濃出生的林玫伶在《我家開戲院》書中也用童書口吻回憶美濃第一戲院的趣事,書中也提到第一戲院是因為當年的菸草工人聚集在美濃而興盛。的確,台灣的老戲院就是一個區域產業發展的指標,九份的昇平座(昇平戲院)因為礦業工人生活聚落而興起;高雄中都戲院因為愛河邊的磚仔窯工人聚集而興建。鹽埕區的大舞台戲院也是鹽埕區在二次大戰後的發展指標建物。
從一間大戲院的文物與口述歷史細節,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前人所生活的時代各方面貌;從舊時代當時的先進思維,也讓我們深思城市的發展流變,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步一腳印的綿延。這本書不只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也將讓進過戲院看電影的台灣人讀過後能喚起許多青春記憶。
本書作者 謝一麟
市長序:大戲院的小細節,舊時代的新思維
局長序:聽大舞台戲院講古
作者序:謙虛看過去;自信望未來
第一場:好戲開鑼
第二場:大舞台戲院的身世
第一景:土地的故事
第一鏡:鹽埕區的發展與市街規劃
第二鏡:高雄製冰株式會社與美軍轟炸
第二景:大舞台建築物語
第一鏡:大舞台戲劇歲月的誕生
第二鏡:建構城市繁榮的巧手
第三鏡:大舞台建築風格美學
第三景:歌舞昇平的街區
第三場:大舞台戲院的經營
第一景:從歌仔戲到電影
第二景:郭國基家族時代
第一鏡:郭國基家族
第二鏡:大舞台戲院的硬體設備
第三鏡:大舞台戲院的軟體經營
第三景:林月姮的多角化經營
第一鏡:開啟戲院多角化經營的先鋒
第二鏡:大舞台書苑
第三鏡:大舞台書苑出版社
第四景:市民回憶與趣事
第五景:無舞之台,無戲之院─大舞台戲院歇業後
第四場:大舞台戲院的文件檔案
第一景:文件
第二景:電影票券
第三景:電影本事
第四景:剪報
第五景:訪談稿
第五場:戲尾
第一景:大舞台戲院立面流變
第二景:大舞台戲院大事紀
參考書目
開啟戲院多角化經營的先鋒
關於林月姮女士經營戲院的理念,高雄資深戲院經營者,也是電影文化工作者許參陸(《港都跨世紀電影史》編者)也曾和林月姮女士合作過。許參陸表示,林月姮對文化相當的支持,林月姮買的片都是比較有水準的片,好像就是藝術電影,她就是喜歡這一塊,所以後來她電影公司那些片子幾乎都賠錢,沒有賺錢,林月姮她有一個優點,如果生意快不行的時候她就收,馬上就結束,而且她女兒也沒多大的興趣傳承。當時《大鼻子情聖》這部電影許參陸有幫過忙,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許參陸提到,林月姮在經營大舞台戲院時經營的有聲有色,那時候整個高雄市、整個台灣電影還沒有那種綜合性經營,那時候大舞台戲院有書苑,有出版社等等,包括台北業者都到高雄看林月姮經營的戲院。
整個電影公司都是林月姮女士一個人策劃的,所以像它裡面有出版社和其她的,林月姮對文化方面很有她的才能。林月姮離開大舞台後做的第一間就是「新高戲院」,在建國路那邊,以前叫做「建國戲院」,「新高戲院」本來就是做色情電影,林月姮整個租起來後,裡面都重新裝潢,為了改變「新高」的形象,那時候買進迪士尼有一系列較高級的片,還有包括默片,朝向正派的經營,把裡面戲院整理的非常漂亮,結果後來賠錢,叫好不叫座。
現在的電影套票,發明概念的創始者是林月姮女士,那種套票是她在經營「大華僑戲院」的時候,像以前那個公共汽車的月票都是用剪洞的,林月姮那時候設計的電影票也是用剪洞的,十個洞剪完,還可以免費看電影一次。真正把它設計成套票的形式就是許參陸,他在「宏總戲院」任職的時候,把用剪洞的概念做成套票。全台灣就是林月姮女士第一個發行這種剪洞的電影票。大舞台戲院的部份,還有推出優惠卷,其實它各部門都有優惠卷,包括書局、戲院都有,行銷手法很多元很高明。
雖然大舞台戲院在1953年後以經營電影院為主,但因為空間大座位多,設備先進,許多重要活動都在選擇在大舞台戲院舉辦,特別是藝文類的活動。大舞台戲院裡曾舉辦雄中雄女聯合音樂會,那是在林月姮經營的年代辦的,因為她原本是教育界,和學校有淵源,幫林月姮女士和學校穿針引線的人,就是文化中心「青年影業社」負責人韓方的太太,她們以前是專門在中正路的「高雄學苑」放映電影,韓先生跟韓太太跟林月姮的關係很好,「青年影業社」曾經在雄女放過電影,也因此促成聯合音樂會在大舞台戲院的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