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深入探討《論語》的書籍,作者透過對經典的解讀和思考,呈現了對古籍的重新詮釋和理解。在全球大疫情期間,作者與美國同修討論視訊上課時提出以《論語》為探討主題,作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重新發現了《論語》中的價值和意義。
在書中,作者首先探討了《論語》的編排和結構,提出了論者對於其來源和作者的不同看法。根據《漢書》的記載,《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根據平時孔子的言行紀錄整理而成的,而後世的論者則認為《論語》可能是經過幾代人的增刪整理而成。作者透過對歷史記錄和不同版本的比較,試圖理清《論語》的來源和成書過程。
此外,作者還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探討了其內容和主題。他指出,《論語》前十篇和後十篇在體裁和語氣上有所不同,可能來自不同的撰寫者,但整體上都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和思想。前十篇強調了人的修養和品德,後十篇則更多地關注於政治和治理。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作者試圖理解其背後的思想和意義。
作者還對《論語》的翻譯和詮釋也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他強調了翻譯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自己對《論語》的理解和解釋。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比較和分析,作者試圖找出最接近原文意思的翻譯版本,並對其進行了解讀和詮釋。
總的來說,《談經說義論語發想》通過對《論語》的研究和思考,呈現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詮釋和理解。作者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和翻譯,試圖理清其來源和意義,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本書不僅對《論語》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古典文獻的視角和途徑。
作者簡介:
左震宇
學歷:私立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士、私立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以質性研究為主,涉獵於儒家、佛教、道教及一貫道思想及教義。
曾任職於新竹市科學園區,後通過考選部鐡路特考及格,任職於鐵路局。
章節試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簡譯】:孔子說:「能將所學的經常來復習,不是件愉快的事嗎?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遠千里而來,不是件很快樂的事嗎?我不會不高興別人不知道我的修為,不就是一位君子了嗎?」
學而的第一章,說到了三件學習過程中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是會讓人內心喜悅,這種喜悅是輕輕的,微笑式的愉悅;第二種是明顯的高興,是喜形於外的狀態;第三種是不會有不高興的情緒反應。「悅」是長久不斷的歡喜,雖不強烈但卻是能讓人持續不斷的,有成長與學習的動力,「時習之」並不是文字上的背誦,而是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中,是否有契合經典之義,時時的對照與修正,才是真的「時習之」,在孔子的弟子中,最顯著的便是子路。
子路一出場,是一個頭戴羽毛,身披獸皮,腰掛刀劍的粗野之人,孔子說他:「野哉,由也。」 要拜師卻要孔子先跟他比射箭,一副蠻橫不講理的樣子,孔子跟他說理不成,只得跟他比試箭術,子路輸了便服氣的拜孔子為師。
子路初學時總隨身帶著刀劍,孔子問他為什麼?子路回答:「人不犯我;我就不去犯人,這劍只是防身自衛用的。」孔子告訴他:「自古以來的君子,是以忠為個人本質,以仁德為防衛;就算不離開自家房內,也能聞名於千里之外。遇有不善之人是以忠來感化他,遇強暴侵擾之徒則以仁德來安定之,何必需要劍呢?」子路聽了,恍然大悟,在他生活環境中,大多是彼此間以力來服人,認為只要誰的嗓門大或是誰的拳頭硬便是贏家,但奇怪的是,有時遇到弱不經風的儒者,在他們面前常大氣不敢吐一下,他們一蹬眼或一斥責,就不敢有所不悅,他們一開口便能讓人服氣,今天才終於明白,以前在他們面前總是不敢正眼對看,原來他們才是強者,強在有忠有仁隨身,於是子路曰:「由乃今聞此言,請攝齋以受教。」之後跟學不再佩劍。
子路求學以來雖然還是偏好勇與力,常常率爾答之,好問勇者之道,孔子也多次批評他是暴虎馮河;太剛猛。他連鼓瑟聲中也含有殺伐之聲,孔子說這樣的人怎麼會是我的門人? 但是好學的子路,日日進展有成,在為政方面也充滿信心,雖然還是偏向可以使人民忠勇這方面,卻也反應出他忠勇果決的特質,後來子路出任蒲邑宰,當地民風如同子路般的「直率硬脾氣,不好教化」,但子路依著孔子教他的恭、寬、敬來理政,三年而大治。 子路的忠信,所治下的百姓在他公正無私,誠敬有理的評斷下,都能信服接受,孔子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顏淵十二)一個司法官能做到這樣,千古以來是非常罕見的。
二十四孝中有一個「負米省親」的孝子,便是子路,他孝思不匱,事二親食藜藿,孔子稱讚他:「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他不僅是一位孝子,更是一位重信然諾的人,孔子說:「子路無宿諾。」承諾的事一定辦到,不會有所拖延,他的信用甚至在諸國之間,要比簽訂條約還要可信的。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小邾國的射以一座城邑來投奔魯國,不相信堂堂魯國實際掌權的季康子所給的承諾,卻要季康子的家臣,子路的一句話,但是子路不願意他的承諾,為不義人所利用,所以拒絕季康子的命令,也因此離魯去衛,他的信諾成為千古信人,非義不為也成為千古義人。
子路好勇,轉變成善改過,他不畏有錯,而畏不知過,故而他「聞過則喜」。他好學君子之道,不求衣食富貴,所以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就算與達官顯貴站在一起,他也不會因自己寒酸,而感到有恥。他一生所學的道理,不但貫徹到底,還在生命最後一刻,不忘君子要正衣冠,他在刀劍臨身之下,從容結纓 ,完成他一生君子之學。
子路一生好勇尚義,不義之事勇於反抗,那怕是他敬重的老師。孔子曾一度想出仕於費邑,費邑的公孫不狃曾與陽虎叛主(季桓子),子路不高興地說:「沒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他那裏去?」 。在衛國時,孔子回禮去見南子,回來時子路不悅的看著老師,孔子只好對天發誓:「如果是為了南子的美色而去,上天會厭惡我的!」 子路便是一位好學且時習之者,不但是學,還將所學徹底實踐。他悅於學,只擔心還未能做到時又聽到新的道理 ,他可謂是學而篇的最佳典範。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當時天下,能入師塾問學的人不多,自從孔子首開私塾後,四方好學又無財力者,紛紛來求教。加上孔子又是以知禮而名重天下,孔子周遊列國時,有不少弟子跟隨著,他們一有空閒便溫習禮數,回到家鄉也是禮儀隨身,但家鄉畢竟知禮的人不多,所以可以想像得到,他們是多麼的孤寂。難得遇到同樣知禮的故友、同窗,相見之時互相行禮如儀,暢談相通的義理,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啊!
學習內聖的過程是一條艱苦的漫漫長路,甚至是孤獨的,少有人能相知相伴,相互砥礪的。管寧割席的故事耳熟能詳,其背後的孤寂卻少有人知。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在東漢時期天下大亂,有志修身養性,砥礪志節、涵養抱負者,若遇志同道合者便會相聚共修,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管寧與華歆便是這種情況下而交往,他們同耕時挖到一枚金子,管寧看也不看繼續鋤地,華歆則撿起來看了看才把它丟掉。這情況若不明古人志學君子之道,是多麼的深耕易耨,便會覺得不合情理?常人若是挖到一塊金子,不但會撿起來,還會深挖下去,看會不會有一罈金子埋在下面?管寧看都不看已很怪異了,華歆撿起來又丟掉更是怪異!其實華歆若不丟掉,管寧這回就會跟他劃地絕交了,因為華歆心志不堅,非志學聖賢君子之人,與管寧志不同道不合,雞兔不同籠的。因此,遇到一位如朋如友的同志,是多麼令人歡喜的。
古人認為良朋益友如清流一般,可以激濁揚清,麗澤相滋,以德潤身,故冀求一生能得交一友,同在仁義中成就,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奇特的是,彼此感情卻又淡如水,並不是膠漆相投難分難捨,因為淡才甘甜回味,才能長長久久,所以這一句有朋自遠方來,道出了古人交友之道。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如果有親身體會到的人,會比較能明白其中的感受,若只憑想像或聽人言說,會落於模糊的概念,筆者曾有經歷過,故而有深切的感受。筆者父親是所謂的老榮民,約民國八十年左右,回到故鄉尋親,之後每隔五、六年,會再回去探親、掃墓及祭祖,大陸生活情況變化很大,初去時每年只有過大節時才吃得到肉,筆者當時已開始吃素,吃素對他們來說不太能理解?因為他們是經濟環境困難才吃不起肉,而我有能力為何不吃?筆者雖盡力解釋,他們卻難以明白但尚能尊重,反正他們也幾乎是餐餐「吃素」,幫筆者準備餐點不是困難。十幾年過後,他們已能餐餐有肉,我們一回去,他們一定熱情的備上滿桌魚肉,這時反而筆者的素食要費點心來處理,再來當地的習俗跟我們不同,請客時家主人一定會備滿桌席,盤上疊盤好不壯觀,而客人為表示主人招待豐盛,不會將菜餚用盡,所以每每散桌,滿桌依舊還是滿桌,好像未曾動用過,以我們知福惜福,不可浪費食物的觀念來看,會覺得心痛。親人幫筆者準備的素菜,一樣是滿盤擺盛,所以筆者很努力的欲將之食盡,過半時他們便頻頻來問,要不要再來一盤?筆者也再三推辭,足矣!食將盡,聽到堂嫂在廚房被堂哥責罵(不夠客人吃),後來才知當地的宴席文化,但筆者還是不按入境問俗之禮,他們雖以異樣的眼光視我,但我也不會感到不悅或不適,多年後他們也慢慢明白惜福的道理。
古時候知書達禮的人不多,百姓均是依著習以為常的習俗而生活著,有時不合於禮或該通權達變著,百姓不明,依舊照著陋習而為之,故而知者行當如是也的舉措,又不會對俗者的無知感到困擾不悅,可以算是有涵養的君子了。在禮記.儒行篇中,孔子論述了儒者一生潔身自愛,不忮不求,善養德行,以待時機,一展抱負。所以,人不知吾有沖天志,亦要永矢弗諼邁前趨。
本章可算是學問之道的開宗明義,也是入聖人殿堂的基本作為,對照六祖壇經,六祖曰:「……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乘是行義,是聽聞道理要能實踐才是有「學」,能徹底實踐才是大乘,儒家修學重誠於中行於外,遇橫逆要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身可危,其志不可奪也!要想成己內聖,外行王道,第一章便是學之綱領。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簡譯】:孔子說:「能將所學的經常來復習,不是件愉快的事嗎?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遠千里而來,不是件很快樂的事嗎?我不會不高興別人不知道我的修為,不就是一位君子了嗎?」
學而的第一章,說到了三件學習過程中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是會讓人內心喜悅,這種喜悅是輕輕的,微笑式的愉悅;第二種是明顯的高興,是喜形於外的狀態;第三種是不會有不高興的情緒反應。「悅」是長久不斷的歡喜,雖不強烈但卻是能讓人持續不斷的,有成長與學習的...
作者序
前言
二十一世紀第一次全球大疫情期間,許多生活模式產生了變化,居家上班與在家上課的現象,在全球成為一種常態,筆者與美國同修,在討論兩地視訊上課的課題時,建議可以安排論語為主題,但同修認為聽眾可能會反應不佳,原因是有人反應:「論語從小聽到大,聽到耳朶都生繭了。」這現象當然不是他們才會有的,在現今科技工商時代,普徧認為古人的生活與價值觀早已不合於今了。筆者在讀研究所時,有一門儒家思想的課程,課中有同學對儒家思想提出批判,認為千年來官場的貪污腐敗均是由此而生。但我們也知道,儒家或孔孟先聖先賢的思想中並沒有指涉貪腐之路,只能說是無辜地被拿來當成工具罷了。
當時在課堂的激盪下,筆者在毫無預想的靈光乍現之下,突然想通了孟子的「至善」觀,之後對原本很迷惑的禪宗公案,也看得懂了,再重閱金剛經、壇經也通達許多,此時論語也漸漸浮現出「編者」的身影出來。這些經典其實並不是一閱就通,而是累積數十年來的困惑、不解或自以為懂等等的一團混沌中,突然有一種水清月現般的清晰,所以,研讀經典要像趙州和尚要僧人喝茶一樣:
師問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間否?」
云:「不曾到。」
師云:「吃茶去!」
又問那一人:「曾到此間否?」
云:「曾到。」
師云:「吃茶去!」
院主問:「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為什麼教伊吃茶去?」
師云:「院主。」院主應諾。
師云:「吃茶去!」
正因為不斷的品味再三,才能有品出其意境的一天,這也是溫故知新的意思。筆者嘗試把編攥論語的作者心思給呈現出來,參考古人的注疏是否有合於其意的,再將自己對論語的發想提出,但自認此一時的發想,未必正確也未必成熟,還望大德諸君們給予賜教。
論語的編排與結構
論語是一時之作,還是經多人之手所添加整理的?雖已難考證但從其結構來看可明顯看出前後有不同的編排法。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書所說,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相論而纂,所以是無一定之作者。唐•柳宗元、宋•程頤等,皆以為論語中稱孔門弟子皆直呼稱其「字」,如端木賜稱子貢;陳亢稱子禽;卜商稱子夏;言偃稱子游。唯獨對曾參不稱子輿,而尊稱曾子;對有若,亦不稱子有,而尊稱有子。故力持論語是曾子與有子之門人或其再傳弟子所撰,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論點,畢竟有子(有若,字子有)在孔子逝世後,因其貎似孔子而被同學們以師來侍之,所以當有不少弟子跟隨,有若逝世後其弟子又歸於曾子門下,這可從論語篇章中,曾子的章句遠多於有子而得之,總而言之,論語不是一人之作且是傳衍幾代之後而成的。什麼時候集結而成並不清楚,戰國中期的郭店楚墓竹簡有禮記相似的章句,但沒有與論語相同的句子,其年代約與孟子時代接近,孟子一書中雖有幾章句與論語中相似,例如:「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樂」,「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有相似的章句,不代表是引用自論語,只能說是這些與孔子及其弟子有關的言句被流傳下來,所以,在此之前應該尚未成書,秦火後儒家經典已經失傳,幸有魯人伏生及齊人盧勝憑記誦抄寫下來並分別傳於魯地及膠東一帶門生,稱為魯論及齊論,齊論比魯論多出知道及問王二篇,但傳說內容及文字差異不大。另外在西漢時魯恭王因拓建孔廟,於破壁中發現許多經典,其中包括論語(古論語),不過內容文字與魯論出入較大,被當時的五經博士認為是偽經,也因此導致流失。現今的論語版本是西漢 成帝時的張禹先將魯論及齊論兩者比較融合,刪去知道及問王二篇,以魯論二十篇為定本,世稱張候論。
先不探究古論語之真偽,魯論與齊論在秦火後約百年,其中不知傳了幾代,才由兩地不同之人給背誦抄寫下來,二部論語內容雖差異不大,但篇章數不同,這情形與佛經傳衍相似。佛滅後大迦葉召集了五百阿羅漢,佛所說過的話集結為經,因當時的習俗對上師所說的話,不能用文字去書寫,所以才會代代用背誦的方式傳承下去,約二百年後才用梵文抄寫下來,也就是阿含經,當時佛教部派有分北傳及南傳,北傳抄寫的阿含經有四部,南傳則有五部,不過內容也是差異不大。
另外從結構來看,後世論者以為論語前十篇與後十篇,無論體裁、語氣均有所不同,應非出自一人之手筆。魯到齊二地有如此接近的篇章內容,可見成書後儒師以此為教本,傳授於徒,徒再分枝四處繼續傳習下去,也許是從魯傳到齊,間經百年三至四代的傳承?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孔子逝世後,門人四散或做官或授徒亦有隱於世者,他們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皆以孔子之所教、所言為規臬,漸有弟子們整理孔子及先進們之對答,做為傳授弟子時的授課教材,弟子則以筆記方式記錄下來。經過幾代的增刪編排而成。所以最後的論語版本不是多人所作,而是某一人匯編而成,因為論語結構雖看似錯雜無完整條理排列,實際上確是寓意其義於篇章中,可能是尊孔子之聖,故不敢直接書寫出自己的言論,代之引聖人之言來隱喻其意,或以孔子的事蹟做引言。請參閱附表簡單的分析。
由前十篇來看,像是一位孔子弟子的再傳弟子,為了表達生平所學、所知之道理,撰寫了一篇幾乎沒有自己的字辭文章,其文意是:人一生當志於君子之學,君子之道在於為人子弟、為人之友及為人之臣該盡的本份事。學若有成當謀政於天下,依其才德而有不同的做為。闡揚禮之本、作用及仁之義,外行於禮內養於仁,此君子之盛德也。接著舉孔門弟子及名人之名實相符或不符之處,來印證好學之意;再以孔子與聖人之風範相輝映。最後以孔子日常生活寫真來結束。
後十篇的編排手法不同,像是一部倒序的電影。一開始先以孔子晚年面對新進的學生之資質,讓他回想起早年所收的弟子及與之共患難的情形,但接下來的顏淵、子路、憲問、到衛靈公篇,章節有點零亂,但還是看得出其主軸議題是什麼,顏淵及子路篇主要在仁與政之議題,憲問篇主要是仁其次是君子,衛靈公篇則以君子為主。這四篇不曉得是不是張禹先在比較融合時,將之重排而成的?之後的陽貨、季氏、微子、子張及堯曰篇又都很清楚其命題為何。(參閱附表)
按本書的編排方式,先列本文,再附白話文【簡譯】,因各家翻譯有所不同,本書採接近作者思維的語意,然後根據本文內容需要,擴充資料來源,例如:時代背景、人物生平事蹟、觀念等等,然後是筆者對論語編著者想表達的「發想」。
前言
二十一世紀第一次全球大疫情期間,許多生活模式產生了變化,居家上班與在家上課的現象,在全球成為一種常態,筆者與美國同修,在討論兩地視訊上課的課題時,建議可以安排論語為主題,但同修認為聽眾可能會反應不佳,原因是有人反應:「論語從小聽到大,聽到耳朶都生繭了。」這現象當然不是他們才會有的,在現今科技工商時代,普徧認為古人的生活與價值觀早已不合於今了。筆者在讀研究所時,有一門儒家思想的課程,課中有同學對儒家思想提出批判,認為千年來官場的貪污腐敗均是由此而生。但我們也知道,儒家或孔孟先聖先賢的思想中並沒...
目錄
前言 ii
附表 v
學而第一 1
為政第二 36
八佾第三 65
里仁第四 97
公冶長第五 128
雍也第六 168
述而第七 200
泰伯第八 251
子罕第九 277
鄉黨第十 318
前言 ii
附表 v
學而第一 1
為政第二 36
八佾第三 65
里仁第四 97
公冶長第五 128
雍也第六 168
述而第七 200
泰伯第八 251
子罕第九 277
鄉黨第十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