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在京都生活,令人忍不住想微笑的幸福
作者:京都鑑賞學 版主 Vincent
我曾經在不同的季節到京都旅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最近一次造訪京都,是秋末冬初,街道上,紅葉幾乎落盡,只有黃澄澄的銀杏勉強營造最後一抹秋色。沒多久,連銀杏也只剩下殘葉兩三片,點綴著光禿禿的枝椏,在冷冽的寒風中簌簌抖動。
在京都,你總是可以深刻地感受著季節的流轉。
日本歷史學者林屋辰三郎認為,四季的自然之美,以及傳統的年度活動,構成了京都人一整年的生活面貌:新年到稻荷神社或八坂神社參拜,初春去醍醐寺賞櫻,初夏到上賀茂神社看競馬和葵祭,七月有祇園祭,八月中旬有大文字山的點火儀式,十月有廣隆寺的牛祭、平安神宮的時代祭,以及鞍馬山的火祭,十一月下旬是嵐山賞楓,年末則要到祇園南座劇場看歌舞伎表演。
這種「季節感」和「傳統感」,正是京都文化和美學的重要核心,不論是吃的、穿的、用的,甚至是空間氛圍的經營,京都人總是用盡心思,以傳統智慧為基礎,透過造型、色彩、圖像的變化,呼應當下的「季節感」。
在日本的眾多城市中,以「古都」為定位的京都,無疑是將這種「季節感」保存得最完整,也發揮得最淋漓盡致。正是在「季節感」中,我們跟自然環境產生連結,心靈也會得到「這一刻,我活著」的平靜踏實。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這份平靜踏實,相當難能可貴。因此,在京都旅行的日子裡,我總是處於一種想要微笑的幸福狀態。
閱讀《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我又忍不住想微笑,這是插畫家中村雪在京都的生活扎記,信手捻來的各種生活細節,不論是帶著「和久傳」的陶盒便當,前往京都御苑賞花、夏季的夜晚在北白川疏水道觀察螢火蟲,或是在下雪的日子吃「長生堂」的雪餅,無不洋溢著恬靜優美的「季節感」。
「這樣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身為讀者的我們,大概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當然,對於多數的本地讀者來說,在京都「過日子」,無疑是種奢望,然而,若是我們試著把「京都式」的生活態度,帶進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用心感受當下,從季節的變化中,發現日常生活的美感,應該就是這本《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可以為我們帶來的最大啟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