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愛孩子的智慧
認識瑞琪已廿年,她經常與我分享生活點滴的感覺與感想,她是如此地熱情、真誠及坦率,我總是專心聆聽她的大小事,跟著她開心或快樂,隨著她難過或生氣。
每次跟她見面就如同在閱讀她的書中的某一部分,因為我知道,她對很多事情的感觸及看法都會進入她往後的創作中,而我也經由與她的互動中學習良多。
瑞琪是個著作等身的名作家,她的多產不是趕稿的成品,而是挑燈夜戰,沉澱思考與情緒,用心琢磨出來的自身生活經驗與人生百態觀察的記錄,每一本書都如見其人。《謝謝孩子會頂嘴》一書中,瑞琪自己及家裡的人物躍然於紙上,女兒、兒子及三腳貓都是我所熟悉的,彷彿看到那兩個孩子自小到大與母親的互動,而我在她家餐桌旁與瑞琪全家共享她自翊不甚高明的媽媽菜餚,小小的飯桌瀰漫了濃濃的母愛。
《謝謝孩子會頂嘴》中的每一篇文章,不是瑞琪的親身經歷就是她親眼看到的人事物。
我尤其佩服她對於周遭環境人事物的觀察入微,描述生動,分析明確,筆調生活化,透過文字提醒父母,教育孩子需要愛心與智慧,而智慧則是可以學習而來。讓我們人手一本《謝謝孩子會頂嘴》,由懂得過生活享受生活的資深性教育師&性諮商師∕王瑞琪帶我們進入親子世界,以正向溫暖的態度接納孩子,與她們一起成長吧!
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推薦序2
我沒有被養「壞」!
老實說,一直以來我都很不喜歡自己被寫在書裡面。但是媽媽總是會跟我說:「唉呦,有什麼關係,反正那些人也不知道你是誰。」聽到媽媽又要寫一本談教養的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拜託不要寫太多我的事情進去。因為自己的事情被寫進去,總覺得被朋友或同學看到了會很不好意思。但是我又想,如果這些小故事能夠對看了書的家長們有幫助的話,那似乎也還不錯。
從我有記憶以來,媽媽給我的印象就是很忙、很晚下班。我讀幼稚園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全班的同學都被家長接回家了,我還一個人留在教室裡玩積木,那時心裡就想:媽媽真是慢死了,怎麼不早點來接我?後來媽媽出現了,一跛一跛地走過來,原來是演講結束之後趕著來接我扭到腳了。我當下沒有什麼感想,畢竟我當時只是個五歲小孩,只覺得終於可以回家了,好開心。多年後忽然想起這件事,就覺得,原來媽媽真的是很辛苦,在兼顧工作的情況之下,還能夠把兩個小孩子養大成人,真的是頗厲害。因此,我想這本書裡面的寫的東西應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曾經聽過一個說法:「當一位小兒科醫師不能沒當過爸爸∕媽媽。」,我覺得用在這邊也很合適:「當一位親職教育專家不能沒當過媽媽∕爸爸。」
這本書裡面有寫到我的部分,都是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也是媽媽的親身經歷。像是書中〈叫你們經理出來〉一節(第九十八頁),是媽媽對我影響很深的一個地方,因為我從小就覺得,在公眾場合據理力爭,不但會招來路人的眼光,而且我在旁邊也會覺得很丟臉。記得小時候有時會跟媽媽一起去家附近的超市買東西,一旦遇到人多的時候,結帳櫃臺總是大排長龍,偏偏超市又常常只開一個收銀臺,這時候媽媽就會不顧形象地大喊:「你們沒看到這麼多人排隊嗎?為什麼不多開一個櫃臺。」這時往往會招來旁人側目,讓我覺得很丟臉,但是後來想想,其實那些側目的眼光,或許是感謝的眼神,因為往往媽媽喊完之後,馬上會有人出來再開一個櫃臺,如果媽媽沒這麼做,大家一定得等很久。
媽媽從來都不會跟我們說要怎麼做才對,而是自己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不只是這件事情而已,在〈你幹嘛跟孩子說話這麼客氣?〉一節中(第七十四頁),媽媽也是用身教來教我們「尊重」。因為我感受到媽媽有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我,所以我對媽媽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尊重他。
對於媽媽的教養方式,我覺得最棒的地方是她給我很大的自由空間,不會干涉我叫我要做這個做那個,如果她有意見的話,她會來找我商量,這種方式我很喜歡,也比較聽得進去。當然,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我覺得這本書只是分享我們家的心得,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只是提供一些建議給大家參考。但是對我而言,我覺得這樣的教養方式很成功,因為我自己覺得我並沒有被養「壞」。
林詩揚∕王瑞琪子(於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班)
作者序
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常覺得,天底下最吃力不討好的事,莫過於寫「現身說法」的親子書,或者做一場親職教育的演講。偏偏每個月我都有幾場主題是親職教育的演講,也常上電視的談話性節目,分享自己的教養心得,漸漸地,有了「家庭教育專家」、「親職教育專家」之類的頭銜。有位前輩聽過我的演講之後,曾經給我這樣的建議:「妳在演講的時候,最好不要以家中的孩子為例吧。也許他們現在很優秀;但是,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嗯,說得有道理。眾目睽睽,等著讓人「看好戲」或「驗收成果」,壓力的確很大呢!
有幾次,聽演講的人甚至會問:「你的孩子應該比較聰明吧?我們家那個比較不聰明的孩子,也可以這樣教嗎?」假如我舉證「其實他們並沒有那麼聰明」,總會看到狐疑的眼神。
可是,不演講的時候,有些認識我、也認識我那兩個孩子的朋友都說:「為什麼妳不把教孩子的秘訣寫出來,跟更多的人分享呢?妳好小氣喲!」更多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有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可以讓初次認識的孩子信任我,告訴我很多事情,也很容易和兒女的朋友打成一片,他們都喜歡來我家吃喝、聊天,告訴我心裡的話;而,我聽過多少朋友抱怨「孩子們有話都不跟父母說」……。
我自己的兩個孩子一直非常「聽話」;儘管,從小就有幾根「反骨」的我,很少從這個角度來要求孩子。我的孩子很少做違逆我心意的事;如果他們想做一件常規以外的事,一定會來跟我商量。事實上,因為他們愛我,所以他們會在乎我的情緒,我不必罵他們,只要稍稍表現出有點難過的樣子,他們通常就會後悔自己所做的事,而這樣的機會其實也非常少。
我對自己的一雙兒女簡直滿意極了!因此,經常有人問我:「這樣的孩子,你是怎麼教出來的?」這些『本事﹄,看在一些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溝通、總是被孩子拒於心門之外,或經常被孩子的行為激怒的父母眼裡,應該是有點意義的吧?
幾十年的心理諮商工作,帶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我愈來愈了解自己,以及我所服務的對象。因此,面對沈默不語的孩子,我會默默等待,絕不催促;表現出攻擊性的青少年,我能看見他內心的恐懼;玩世不恭的孩子,我知道他那掩不住的深沈悲傷……。啊!這些讓人心疼的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像我的兒女那樣健康、快樂呢?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跑,無論孩子是否有好學歷、好經歷,人生的競賽還是得等到蓋棺才能論定,一個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太多了!教養孩子的事並不像在工廠裡製造某些規格統一的產品,可以「這樣」輸入進去,就一定會「那樣」輸出固定的結果;換言之,親子關係不見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我曾遇過對孩子盡心盡力的父母,還是得到「對孩子的表現非常失望」的結果。那麼,談論這些教養的原則又有什麼幫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麼想:這樣做,至少我們不會留下遺憾。沒有人能保證孩子一定會如何如何,但你至少可以說:「該做的,我都做了。」
因此,在這本書裡,我不再夸談理論,盡量不從「專家」的角色發言,而是寫下一篇篇與孩子互動的心得,也算是另類的「親職教育」實戰手冊,供其他正在為教養孩子覺得有些困惑的父母親參考。
以前我很怕別人盯著我或我的子女看,不敢以子女為例來撰寫,現在我不考慮這麼多了;如果有愈多的父母因這本書減少一些教養的焦慮,這才是真正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吧?
作者∕王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