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見過有些人嘮嘮叨叨講了很長的話之後,最後說:
「以上很簡單地發表了本人的一點點看法,請各位參考指教。」
這時候,周遭是否傳來竊竊私私語:
「說了那麼久,哪來的『簡單』?」
「這人是否得了老人痴困症,忘記自己講多久?」
「啍!浪費別人的時間,真沒有同理心!」
說話超過三分鐘,就會這樣遭人嫌。
有些人為什麼會說話長得令人生厭呢?
原因之一是,說話缺乏輯邏、缺乏歸納,讓人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麼。
當我們在公司內職位越來越;高,在社會上交際越來越廣,我們說話的機會就越來越多。向上司報告,和其他部門聯絡,與同事商量,對部下指示,或為自己的提案作報告……等等。但是,卻有很多人在這些說話的場合,讓聽者不知他到底要說什麼,而引起聽者的焦燥不耐。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了解聽者的心情。聽別人說話所耗費的能量,比自己說話所耗費的能量,還要多三倍以上。
何況聽者基本上以自我為中心。有些人身體狀況欠佳,精神很難集中,有些人心中可能另外有事情纏著他,無法專心。根據專家的實驗,一般人對一件事情能夠持續集中注意的時間,是在二十四秒以內。換言之,說話太長的人就是因為不了解這些事,而被認為缺乏同理心。
說話超過三分鐘而毫不在乎別人感受的,以企業界來說,大多是年紀很大,德高望重的名譽董事長之類的大人物。當這些大人物在講話時,底下的聽眾可能會這麼想:「少說一點話,趕快回家頤養天年吧!」所以我們步入中年之後,說話的機會變多,必須特別注意別說太長的話,遭人嫌厭。
泡麵加入沸水後,若必須等待三分鐘以上,會讓人焦燥不耐,因此銷路不佳。拳擊賽一回合也是只有三分鐘。無敵超人打敗怪獸或宇宙人的時間限制在三分鐘以內。
我是個律師。我們律師的工作是從聽顧客的煩惱開始的。許多顧客都把問題想得太複雜了。這個時候,我就把問題整理一下,歸納出幾個重點,結果經常很容易就得出戰略和戰術,並讓顧客開始擁有信心。
接著是說服對手,有時則是在法庭上展開辯論,設法說服法官。
這時候,如果話說得很冗長,會給人壞印象,對方會認為你「論點曖昧不明」「沒有自信才會說那麼多話」,而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然,話說得簡短,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在於完好的溝通,以及把自己想說的傳達給對方,然後讓對方接受,讓對方感動,讓對方行動。在三分鐘之內要達到這樣的效果。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在三分鐘之內把話說完呢?希望本書能為你提供解答。
請試試看,出聲音,注入感情,把這篇「前言」(約一千多字)唸一遍。應該可在三分鐘之內唸完。
高井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