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深入的報告書引領讀者踏上驚異之旅,
進入毛骨悚然的全球化黑社會,
一探器官、人骨、活人買賣的人體市場。◆ 中譯首本人體交易秘辛紀實
◆ 媒體雜誌書評一致推薦
◆ 讓人震驚的人體與人體器官販售真相
◆ 收錄超過20張作者在訪探時所拍攝的真實照片
不要再說什麼叢林深處的食人族了,當今的人類對人肉的欲望程度才是史上最高的。我們需要大量的人體原料,提供屍體給醫學院,讓那些未來的準醫生們能夠充分認識人體解剖學;領養機構把第三世界的數千名兒童送到第一世界,填補美國家庭單位裡的斷裂;製藥公司需要活人來測試下一代的超級藥物;美容產業每年要處理數百萬磅的人類頭髮,以因應消費者對新髮型永不休止的渴望。
這是一本作者闡述自己走訪最黑暗的全球人體市場的旅程,揭露市場上每樁血淋淋交易的殘忍真相。在這裡,你可以兜售自己身體的每個器官,也可以買到任何一個你需要的身體部位。穿梭在此市集的往來者,不是器官掮客、人骨竊盜者、血牛、販賣孩子的人口販子,就是身體有殘缺或是年邁老者的賣家。他們在吵雜市集上叫賣一顆腎臟的價錢,甚至也租賃一個女人的子宮。
調查記者史考特‧卡尼耗時五年,現場追蹤獲利高且祕而不宣的人體以及人體部位貿易,此一龐大又隱密的經濟體稱為「人體市場」。他揭露出各種人體交易,有駭人聽聞的,也有荒謬至極的,例如:人稱「腎臟村」的印度村莊,之所以有此一稱號,是因為多數村民都為了錢賣掉自己的腎臟;肆無忌憚的盜墓人從墓園、太平間、火葬用的木柴堆裡偷竊人骨,製成西方醫學院與實驗室的解剖示範用骨骸;某座古老的寺廟將虔誠信徒的頭髮賣給美國的假髮製造商,年收入高達六百萬美元。
《人體交易》揭露了此一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地下貿易在歷史上的興衰和復興,並描繪早期的醫療研究和現代大學,赤貧的歐亞村落和高科技的西方實驗室,盜屍人和代理孕母,人骨販子和賣身體部位維生的窮人。雖然地方上和國際上的執法人員均嚴格取締人體交易,但是科學的進步卻造成市場上對人體組織——韌帶、腎臟,甚至是租賃子宮——的需求日益增長,讓人少有餘裕去思量血肉貿易固有的道德難題。
本書共分為十個章節,分別探討:人骨交易、腎臟買賣、販嬰、卵子販售、子宮租賃、賣血、人體臨床實驗、長生不老解藥幹細胞、人髮捐贈。
《人體交易》使讀者得以窺見種種不忍卒睹卻發人深省的景況,令人大開眼界的離奇怪誕現象,並了解此一鮮為人知的全球人體產業,及其對人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在印度境內其他地方,人們在說著要去馬來西亞或美國的時候,眼裡都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但海嘯難民安置區的人,眼裡閃爍著希望的當下,卻是在說著要去賣腎的事。」——印度運動人士馬利亞‧瑟文(Maria Selvam)
作者簡介:
史考特‧卡尼 Scott Carney
為調查記者,在印度地區居住及研究調查經驗長達十年之久。他在《連線》雜誌擔任特約編輯,所做的報導亦見於美國 NPR、加拿大 CBC、英國 BBC、美國國家地理電視台等頻道,以及美國的《瓊斯媽媽》、《快速企業》、《發現》、《外交政策》等雜誌。現居於加州長堤。史考特‧卡尼的〈家長會面〉一文曾榮獲二〇一〇年培恩獎(Payne Award)的新聞倫理獎。
譯者簡介:
姚怡平
台灣苗栗縣人,政大英語系畢業,蒙特瑞國際研究院筆譯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譯有《蝴蝶先生》、《生命真正的力量》、《真心就自在》(合譯)、《謊言對決》、《20x93 一段跨越年齡的生命對話》、《該死的發明》、《達賴喇嘛:心與夢的解析》(合譯)、《格雷的畫像》、《真實謊言》、《你可以吃你的貓嗎?》等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馬西屏 / 文化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
梁文道 / 香港知名評論家
劉必榮 /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謝哲青 / 文史工作者
——讚賞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讚譽------
「一本清晰且令人震驚的書,史考特‧卡尼知道如何深刻地去說一個故事。」——《華爾街日報》
「史考特‧卡尼以充滿故事性的神來之筆,痛快淋漓地直陳他所親眼目睹的悲劇,字裡行間滿溢熱忱,盡是發自肺腑之言。」 ——《紐約時報》
「《人體交易》是一場扣人心弦的冒險經歷,帶領讀者一探全球人體產業,並以機智的洞察力,探討背後的經濟因素。史考特‧卡尼調查人們對於替代用人體部位那永不滿足的需求,講述人們為取得人體部位所採取的種種不可思議又往往令人不安的方法。」——《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人體交易》是一篇篇內容引人入勝的記述文,描繪了為取得窮人的組織、器官、卵子和孩子,而剝削窮人的種種作法。史考特‧卡尼生動記錄了掮客利用各地窮人在社會裡的弱勢地位,反覆採取類似手段設下騙局,藉以取得窮人的人體部位,供富人使用。他根據現場經歷所寫下的觀點令人信服,而他的翔實紀錄不啻是敲響了一記亟需的警鐘,規諫政府邁向改革,做好人民保母的角色,保護人民。」——哈佛醫學院外科教授法蘭西斯‧德莫尼克醫生(亦為器官移植協會二〇一二年理事長當選人,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移植事務顧問)
「史考特‧卡尼帶領讀者踏上膽戰心驚的旅程,進入極為危險的全球化黑社會,面對歹徒和販運者,揭露人體交易的陰暗祕密。他的作品生動如實地描繪出令人難受的悲慘真相。」——《喜馬拉雅高山謀殺案》(Murder in the High Himalaya)作者強納森‧葛林
「《人體交易》是非小說類的驚悚紀實文,專業的研究報導,讓人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史考特‧卡尼帶領讀者踏上極其發人深省的古怪之旅,如今,生與死不過是現金買賣的商品。」——《死亡大辭典》作者邁克爾‧拉爾戈
「卡尼先生在這本恐怖又迷人的書中提出了諸多倫理上的疑問,藉此讓讀者思考醫學的進步所引發的道德議題。該著作亦請讀者重新評估隱私、匿名、利他三者在目前『人肉交易體制』裡所扮演的角色,雖然思考此一問題令人坐立難安,但是人體就跟其他的商品一樣,都是冷酷的市場供需等式裡的物品。」——《紐約時報》著名書評人角谷美智子
「卡尼運用小說家的目光,翔實描繪人物與細節,並秉持著記者揭發黑幕的天賦,針對多數人迴避了解的事物,提出麻煩棘手的問題。」——BoingBoing.net 編輯科瑞‧達克柯洛
「《人體交易》提醒著人們,有些問題光靠科學是解決不了的。」——英國《自然》雜誌
「《人體交易》要是拍成電影,可能會贏得奧斯卡獎。」——印度 CNN-IBN 電視台書評傑曼‧約瑟夫
媒體推薦:馬西屏 / 文化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
梁文道 / 香港知名評論家
劉必榮 /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謝哲青 / 文史工作者
——讚賞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讚譽------
「一本清晰且令人震驚的書,史考特‧卡尼知道如何深刻地去說一個故事。」——《華爾街日報》
「史考特‧卡尼以充滿故事性的神來之筆,痛快淋漓地直陳他所親眼目睹的悲劇,字裡行間滿溢熱忱,盡是發自肺腑之言。」 ——《紐約時報》
「《人體交易》是一場扣人心弦的冒險經歷,帶領讀者一探全球人體產業,並以機智的洞察力,探討背後的經濟因素。史考特‧卡...
章節試閱
第一章:人體煉金術
有那麼短暫的一瞬間,艾蜜莉*似乎毫無重量地懸在空中,她四肢的向上衝力即將屈服於地心引力。在她登上的最高點,物理現象會決定她的命運,不過她的身體仍是屬於她自己的。不一會兒,這次的撞擊就會立即引發一連串的事件,艾蜜莉這個人停止存在,她身體的命運將會落在別人的肩頭上。不過,此時此刻,在向上與向下之間的關鍵點,她是永恆不變的,或許甚至可以說是美麗的。她墜落之際,把她的頭髮向後吹的風,力道開始強了起來。
* 在此處以及本書的許多其他章節,名字已做更改,以因應消息來源的要求或保護人們,以免遭受不良後果。
她撞擊在混凝土上,寺院的天井傳出回聲,不過,當時在凌晨三點仍清醒的少數幾位學生,並沒有做出做出反應。當晚早些時候,艾蜜莉還跟大家坐在一起,她說的話不多,接著就悄悄離開了。也沒人想到艾蜜莉不在場會跟天井的撞擊聲有關。在印度,這類的吵鬧聲響很平常,所以他們沒去查看,而她的屍體靜靜躺在潮濕的青色月光裡。這裡是佛陀將近三千年前的悟道之地,這些學生都覺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在此處冥想。為了向佛陀表達敬意,這座城市取名叫「菩提伽耶」,意思是「佛陀成道處」。過去十天以來,這些學生施行禁語,在金色佛陀像的前方靜坐冥想。嚴格禁止說話,令他們心煩意亂。最後,當他們終於可以再度使用自己的舌頭時,便興奮地熬夜聊天,像是夏令營最後一天的孩子們。
艾蜜莉死亡後,離她不過十英尺遠的我已經熟睡了一小時之久,我被白色蚊帳覆蓋著,安然夢見回到家鄉妻子那裡。接著,某個人推了我的肩膀,我睜開眼睛,看見一位蓄鬍的學生,紐約人。他驚慌失措地說:「艾蜜莉躺在地上,她沒呼吸了。」我憑直覺做做出反應,馬上起身,穿上藍色牛仔褲和褪色的襯衫,衝到天井。
史蒂芬妮——本課程的另一位負責人——把艾蜜莉的屍體滾到橙色的露營用睡墊上。艾蜜莉的右眼部分淤青,血液濡濕了她的頭髮。因為驚嚇過度,史蒂芬妮連我出現了都沒能招呼,她正摸黑努力想要讓艾蜜莉起死回生。她透過艾蜜莉的紅色亞麻襯衫,進行胸部按壓急救。醫療用品袋的內容物散落在露水沾濕的草地上,滿地凌亂散置著注射器和繃帶。史蒂芬妮每按一次艾蜜莉的胸骨,艾蜜莉嘴裡的血就隨之溢出。史蒂芬妮見這情景,嘴唇向上噘,表情扭曲。艾蜜莉仍舊沒有脈搏。
現在,寺院裡的每一個人都趕了過來,聚集在現場。某位棕色長髮、帶有澳洲腔的女人,一見血就跟著昏倒。同時我打了電話給人在美國的課程創辦人,告知壞消息。
掛斷電話後,我寫著筆記,打算打電話給艾蜜莉抬的家人,此時三名學生把她進生鏽的救護車。那是寺院的救護車,用來提供醫療服務給鄉間村民,今晚卻用來載送她的屍體,穿越乾燥的農田和熙攘的軍事營地,駛向唯一的一家醫院。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凌晨四點二十六分,艾蜜莉抵達了伽耶醫學院,到院已經死亡。
上午十點二十六分,我有如老了一歲。她遺留在房外陽台上的日記,寫滿了比喻文字,那些文字讓我懷疑她是自殺的。十天的靜心冥想,加上造訪半個地球外的國家所帶來的一般文化衝擊,顯然並不適合她。不過,這跟接下來所要面對的艱難任務相比,她的死因就顯得更無足輕重了。她家位於八千五百英里外的紐奧良,返家的頭幾段路程就是要穿越印度鄉間乾燥不毛的荒原。前一天晚上,聖城瓦拉納西裡的鐵路樞紐附近,恰巧發生火車意外,通往伽耶(Gaya)的鐵路中斷,而當地機場也似乎沒興趣幫忙安排載運屍體。
紅色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之際,兩名警察出現了。他們穿著綠色卡其制服,髖部配戴半自動手槍,蓄著翹八字鬍。他們已經在醫院看過屍體了,現在是過來問話的。
「她有仇家嗎?有沒有人嫉妒她?」警長米斯拉問道。他超過六英尺高,高大的體型引人注目,肩章上有兩顆銀星。他懷疑是謀殺。
「就我所知,沒有。」我回答。他那懷疑的語氣讓我全身僵硬。
「她的傷勢……」他停了一下,不確定自己的英文用語是否正確。「範圍很大。」
我帶他去看她墜樓的地點,那裡有一堆醫療用品,還有急救用品殘餘碎片,那些是我們努力救她卻不成後所剩下的碎片。他在筆記本上寫了一些東西,沒有再繼續提問,反倒請我去醫院,他要我做一件事。
數分鐘內,我坐在警用越野車的後座,同行的還有米斯拉和三位年輕警衛。那些警衛不超過十九歲,泰然自若地握著二戰時代的衝鋒槍。我們在路上顛簸行進之際,一支銀色槍管的老舊衝鋒槍就指著我的肚子,我擔心那把槍隨時有可能會走火,但是我什麼話也沒說。
坐在副駕駛座的米斯拉轉過身來,露出微笑。他似乎很高興能幫助美國人,這件新鮮事打破了他那平淡無奇的警察工作。他問:「美國的警察是怎麼工作的?跟電視上一樣嗎?」
我聳肩,我真的不知道。
我看見另一台越野車在對向車道高速飛馳。我隔著滿是塵土的擋風玻璃,看到了一位棕髮的白種女性身影,是史蒂芬妮。當兩輛越野車經過彼此時,我和史蒂芬妮對望,她看起來很累。
數分鐘後,我們抵達了人潮擁擠且道路坑坑洞洞的伽耶市區。雖然伽耶是比哈邦(Bihar)的大城,但是開發二字仍是遙遠的夢境。儘管中央政府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封建制度仍是此地的治理原則。當今控管此城者,乃是大君時代治理此地的後裔。布滿黑泥的大豬在街上漫步,在垃圾裡嗅聞翻找食物,還發出呼嚕聲,要行人別擋牠們的路。有的大豬還在肉店旁邊,等人餵食。我們快速駛過時,屠夫把剝皮的羊頭切成兩半,把不要的碎片丟給店外的豬吃。一頭豬吸起一條丟出的腸子,像在吸一條義大利麵。
越野車轉了三個彎之後,進入伽耶醫學院區(Gaya medical college),停在一棟混凝土建物的前方。遮陽篷上漆了亮紅色的粗體字:「CASULATY(急診)」。在印度醫療機構的分類裡,這家醫學院連個補記都稱不上,這個脫離常軌之處,只能吸引印度最平庸的人才。伽耶醫學院興建於殖民時期,當時是由戴著遮陽帽、身上滿是曬斑的英國官僚治理這片土地。如今,伽耶醫學院卻連一丁點兒帝國建築的風格都蕩然無存,校區點綴了幾棟形狀矮寬的混凝土建物,以拮据的政府預算興建而成。印度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騎乘在資訊技術的火箭上,突飛猛進,但比哈邦仍坐在發射台旁的大看台上。
我跳出車外,米斯拉帶我進入病房。一名身穿南丁格爾白色制服和帽子的護士,向我投以麻木的眼神,她對悲劇已經習以為常。她的對面是混凝土製的屍體放置台,上面就是艾蜜莉的屍體,艾蜜莉在破舊的毛毯底下冷卻。護士晚上拿來幾片薄紙板做為隔間,擋住好奇的眼光。瑞克——在寺院診所擔任志工的美國人——從入夜後就一直守在她的屍體旁邊。
米斯拉把那塊避免艾蜜莉受蒼蠅侵擾的裹屍布給拉開,她那飽受重創的遺體露了出來。她撞擊地面後幾小時,身體溫度下降了十幾度,降溫後,她的傷口更為明顯了。她眼睛下方的皮膚有深色的血漬,脖子根部鼓脹,看起來像是在墜落時弄斷的。她手臂上的痕跡在史蒂芬妮施行心肺復甦術時是隱而不顯的,現在卻是明顯清晰得有如軍隊的迷彩。
米斯拉要我跟他說,我看到了哪些東西,他好把她的私人物品登記在警方檔案裡。警方合法羈留她的屍體,要是有東西不見了,米斯拉就要負責。她穿著亞麻襯衫和長裙,長裙是她在德里觀光市場買的,右手腕則戴著一串木珠手鍊。
「什麼顏色?」他問,而且再度注意自己的英文是否正確。
「襯衫是 lal,紅色的。裙子是 neela,藍色的。」我說。他用原子筆在本子上寫了寫。傷口跟服裝上的符合。
就算他當時正想著這兩種顏色是很怪異的搭配,也沒能想多久。他的思緒被輪胎壓到碎石子的聲音給打斷了,有人來了。
外頭,新聞記者已經停好了兩輛小型的 Maruti Omni 箱型車,他們像馬戲團小丑那樣從車內湧到停車場,一堆的人、音響器材、B級攝影機。記者的存在,有如這所醫學院,證明了邊緣化的現象。在印度的其他地方,新聞頻道相互競爭,搶先報導新聞;不過,在這裡,新聞報導有如團隊運動,以今天的新聞報導為例,他們還一起搭車前來。十六個人尷尬站在空蕩蕩的箱型車旁邊,此時兩位製作人根據攝影機和麥克風上的單色標誌,分配設備。
米斯拉走了出去,阻擋他們前進,或者是在跟老友打招呼也說不定。我站在病房裡,幾乎聽不到他們提高嗓門的聲音,但是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我透過鍛鐵大門偷看外頭,想要看到製片把藏在掌心的黃色盧比紙鈔塞到警長米斯拉手裡。但我沒看見交易過程,但是我知道,只剩下幾秒鐘的時間準備,他們要過來採訪了。
我把醫院床單拉回去,蓋住她的臉孔,走到病房的前頭。相機閃光燈閃了六次之多,我一時之間什麼也看不見。攝影小組把熱燙的黃色燈光投射在我的額頭上。接著,新聞記者把一堆麥克風放在我的面前,對我發射出一連串的問題。
「她是怎麼死的?」
「她是被殺的嗎?」
「是自殺嗎?」
然後,來了一句回馬槍:「你是誰?」
這些問題都很合理,但我不予回應。過去六小時以來,我的美國老闆一直嘗試連繫艾蜜莉的父母,我還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已經聽到消息了。也有可能在還沒聯絡上他們以前,美國新聞頻道就已經搶先報導了也說不一定。
現在,艾蜜莉這個人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屍體所代表的問題。我們努力拯救她的生命時所存在的迫切感已經過去了,現在留下的是死亡所帶來的一連串必然。她留下的肉身脆弱、易腐,而且不知怎的,許多人開始關注起她的遺體來。
「不予置評。」我一面說,一面瞇眼望向攝影機無情刺眼的燈光。問題持續湧來,不過記者們的聲音漸漸沒那麼急迫了。某位攝影師的眼睛閃爍了一下,他們想要找角度拍她的屍體。我舉起手臂擋住他的鏡頭,但是穿著紅色 Polo 衫的男人抓住我的手臂,準備將我推開。我拉著他,但失敗了,他放了手,我的身體轉了向。一瞬間,他們已經經過我的身邊,把蓋住她臉龐的裹屍布給拉了開來。
在刺眼的燈光下,她眼睛下方的血液變成暗紫色。那道傷口穿過顱骨裂縫,進入腦袋裡。在印度的電視上,死亡這個要角僅次於珠光寶氣的寶萊塢名人。覆蓋住的屍體與腳趾標籤的高雅畫面是用在美國報紙上的,然而在印度的新聞裡,會先以無休止的個人悲劇蒙太奇手法,拍攝荒謬醜陋的情景,繼之拍攝死者的臉孔,頭舌下垂的駭人畫面。印度的死者可不會害怕上鏡頭。如果我的責任就是保護艾蜜莉,那麼我的任務失敗了。
第一章:人體煉金術
有那麼短暫的一瞬間,艾蜜莉*似乎毫無重量地懸在空中,她四肢的向上衝力即將屈服於地心引力。在她登上的最高點,物理現象會決定她的命運,不過她的身體仍是屬於她自己的。不一會兒,這次的撞擊就會立即引發一連串的事件,艾蜜莉這個人停止存在,她身體的命運將會落在別人的肩頭上。不過,此時此刻,在向上與向下之間的關鍵點,她是永恆不變的,或許甚至可以說是美麗的。她墜落之際,把她的頭髮向後吹的風,力道開始強了起來。
* 在此處以及本書的許多其他章節,名字已做更改,以因應消息來源的要求或保護人們,以免遭...
目錄
前言:死路
簡介:人與肉
第一章:人體煉金術
第二章:人骨工廠
第三章:腎臟探勘
第四章:家長會面
第五章:聖母懷胎
第六章:嬰到付現
第七章:血錢
第八章:臨床勞工白老鼠
第九章:長生不老的承諾
第十章:黑金
後記:羅莉塔‧哈代斯蒂之頌
誌謝
參考書目
索引
前言:死路
簡介:人與肉
第一章:人體煉金術
第二章:人骨工廠
第三章:腎臟探勘
第四章:家長會面
第五章:聖母懷胎
第六章:嬰到付現
第七章:血錢
第八章:臨床勞工白老鼠
第九章:長生不老的承諾
第十章:黑金
後記:羅莉塔‧哈代斯蒂之頌
誌謝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