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以來,中華民族一直是熱愛詩歌的民族。人們以詩歌歌頌自然的美景,描寫生活的苦樂和內心的悲歡;人們也以詩歌歌詠宗教、講故事、說道理,甚至用它來描繪夢想中的世界。因此,我們不但要讀現代的童詩、寫現代的童詩,還應該了解古人的詩歌美在哪裡、妙在何處。我們將從古人的詩歌裡,得到新的啟示和靈感,創作現代的詩歌,也因此培養出更好的寫作能力。
本書共分十六章,介紹從孔子之前的歌謠、《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漢樂府,到曹植、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詩歌,並根據下面的原則,每章選出幾首美妙的詩歌,和小朋友一起欣賞:一、文字淺白,讀起來很動聽的。二、內容活潑、有趣的。三、只用少許的文字,就能表達很豐富的意思,使人回味無窮的。四、背後含有感人故事的。
【本書特色】
美妙的詩歌‧好看的故事
本書以說故事的方式,從孔子之前的歌謠、《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漢樂府,到曹植、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詩歌,生動有趣又有條理的介紹了美妙的古典詩歌。讓我們一邊看詩人的精彩故事,一邊欣賞詩歌裡動人的情感,你會發現詩歌的世界是如此迷人,不但可以從古人的詩歌裡,得到新的啟示和靈感,也能因此培養出更好的寫作能力。
【選書緣起】
三千多年以來,中華民族一直是熱愛詩歌的民族。人們以詩歌歌頌自然的美景,描寫生活的苦樂和內心的悲歡;人們也以詩歌歌詠宗教、講故事、說道理,甚至描繪夢想中的世界。
根據研究,小朋友喜歡的詩歌是:一、文字淺白,讀起來很動聽的。二、內容活潑、有趣的。三、只用少許的文字,就能表達很豐富的意思,使人回味無窮的。四、背後含有感人故事的。
因此,本書精選六十首美妙的詩歌,和小朋友、大朋友一起欣賞。
作者簡介:
張水金
己丑年生,美國喬治城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小學教師、分校主任、教育部科長、專門委員,並代表教育部在美國波士頓、華盛頓、紐約、洛杉磯等地從事文化交流工作。
民國五十七年開始「信奉兒童教」。除了童話、圖畫書和兒歌創作外,他主編過《中國時報‧快樂兒童》,為該刊寫過「攝影作文」,也為《時報周刊》寫過「頭腦的遊戲」。曾以《少年詩詞欣賞》獲教育部獎狀,童話《無花城的春天》獲中山文藝獎,並入選文建會《兒童文學100》,童詩〈小窗的思念〉獲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第一名。他策劃撰稿的中視《小小臉譜》曾獲廣播金鐘獎。
張水金曾擔任文建會文學獎、新聞局金鼎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及好書大家讀等評審工作。目前退休,專事寫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詩與雲一起飛揚
蕭 蕭
「美妙的古詩歌」,張水金老師這樣認為,和我一樣喜歡詩歌的朋友、小朋友,應該也都有這種想法。
早年張老師就以說故事的方式,努力帶領少年朋友進入詩歌的世界,出版《美妙的古詩歌》。詩人和詩人的故事,原本就令人好奇,詩的語言和情境,更是容易讓人著迷,因此,當張老師以詩人的故事為主軸,好奇的小朋友就自動靠近來了,再以詩作的賞析為輔助線,喜歡大地之美、人性之善的少年更是聚攏過來了,兩相交織而成的世界,當然更是美妙而迷人,令人嚮往而期待。
根據研究,少年朋友喜歡的詩歌是:文字要淺顯,讀起來悅耳動聽,內容要活潑有趣,文字少而含意無限,可以令人回味不已,最好背後還有動人的故事,更能協助孩子進入美妙的想像樂園。張老師所寫的書一向符合這樣的原則。
最近,他重新思考如何將美妙的古典詩歌,可以更有條理的介紹給少年朋友,首先,他從詩歌最初的面貌,孔子以前的歌謠,最早的詩歌寶藏《詩經》,開始觀察,一路而下,屈原所代表的愛國情操,楚地的風土人情,樂府、古詩所代表的平民與貴族的文學流派特色,一直到漢高祖的〈大風歌〉,曹植、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的田園心境,彷彿是一部簡易的魏晉之前的詩歌發展史,一部「古詩」的完整論述具現在眼前,他將此書定名為《大風起兮雲飛揚——古詩歌的故事》。最基本的「注解」和「翻譯」的爬梳工作,他做得相當仔細,最特殊、最引人的是,他以詩人的生平背景為主線,逐步串連他的詩作,有時讚歎,有時評析,有時分享,可以概略了解詩人、詩作和他所處的時代,可以深入品味詩作的體裁特質與情趣,可以掌握詩美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大風起兮雲飛揚」,漢高祖以帝王之尊這樣高聲吟誦,我們隨著張水金老師的妙筆看見詩與雲一起飛揚,詩心與雲一起飛揚!
「美妙的古詩歌」,張水金老師這樣認為,和我一樣喜歡詩歌的朋友、小朋友,應該也都有這種想法。不過,美妙的豈僅是古詩歌,唐詩呢?宋詞、元曲呢?我們共同期待:重新思考如何將美妙的古典詩歌更有條理的介紹給少年朋友的張老師,在「大風起兮雲飛揚」之後,繼續說那說不完的唐詩和唐詩人的故事。
——寫於彰化明道大學
(本文作者為作家、文學評論家)
名人推薦:推薦序
詩與雲一起飛揚
蕭 蕭
「美妙的古詩歌」,張水金老師這樣認為,和我一樣喜歡詩歌的朋友、小朋友,應該也都有這種想法。
早年張老師就以說故事的方式,努力帶領少年朋友進入詩歌的世界,出版《美妙的古詩歌》。詩人和詩人的故事,原本就令人好奇,詩的語言和情境,更是容易讓人著迷,因此,當張老師以詩人的故事為主軸,好奇的小朋友就自動靠近來了,再以詩作的賞析為輔助線,喜歡大地之美、人性之善的少年更是聚攏過來了,兩相交織而成的世界,當然更是美妙而迷人,令人嚮往而期待。
根據研究,少年朋友喜歡的詩...
章節試閱
有感人故事的詩歌
《詩經》和「楚辭」
讀過屈原的故事以後,是不是覺得屈原的「楚辭」好像讀起來和大部分的詩歌不太一樣?別的詩歌句子長短比較一致,排列比較整齊,唸起來雖然有韻味,總覺得平淡、含蓄些。屈原的「楚辭」就不同了,有的句子長,有的句子短,而且感情濃烈,讀起來令人覺得熱情奔放。還有,屈原的「楚辭」中,句尾常常加一個「兮」字,想唸多長就唸多長,這是為什麼呢?是只有屈原的「楚辭」跟別的詩歌不一樣呢?還是所有的「楚辭」都跟別的詩歌不一樣?
這個問題要分成兩方面來回答。首先,屈原的生平特別曲折,受的委屈特別多,感受當然比別人強烈,寫出來的詩,自然就跟別人不一樣。
至於「兮」字,在別的詩歌裡也有,不過,它是「楚辭」裡共有的特色,並不是屈原的作品裡才有。如果把眼光放遠,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原來「楚辭」就是楚國地方的詩歌。
從戰國時代的地圖上可以發現,楚國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一帶,占有很大的土地,但這裡和北方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回想一下產生《詩經》的時代,那時周朝的文化重心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除了近海地區以外,還有廣大的黃土平原。但黃土並不富庶,加上冬季寒風大,夏季雨少,人們為了生活,不得不講究實際,勤勞工作,或許這就是中國人勤儉刻苦精神的根源。北方人勤勞重實際的個性表現在詩歌上,最傑出的代表就是《詩經》的作品,孔子曾經讚美《詩經》:「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南方,地理環境就不同了。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水豐足,土地肥沃,到處山明水秀。生活南方的人們在豐衣足食的餘暇,面對層疊的山、曲折多變的水,內心自然充滿幻想,感情豐富,於是在詩歌上表現出較北方人更奔放的熱情。所以,以《詩經》為代表的北方詩歌,和以「楚辭」為代表的南方詩歌,的確不同。周朝以後的詩歌,都或多或少受到這兩大系統的詩歌影響。
本篇要介紹兩首風格和「楚辭」相近的秦末漢初詩歌,以及一首漢朝詩歌,這些詩的共同點就是,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
楚漢相爭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英雄都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其中勢力最強大的是項羽和劉邦。項羽原名項籍,他身材高、力氣大,勇氣超乎常人,跟隨叔父項梁起兵抗秦。項梁為了號召民心,扶持戰國時楚懷王的孫子當楚懷王,當了名義上的首領。
懷王和將領們約定,誰先攻入秦國首都關中,誰就當王。項羽雖然勇猛非凡,到處打勝仗,但他有勇無謀,反而讓劉邦先入了關中。項羽很不服氣,差點兒把劉邦殺掉。劉邦的兵少,只能任由項羽殺秦王,燒秦宮。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把天下土地分封給許多有功的諸侯。他尊稱楚懷王為「義帝」,卻又暗中派人去刺殺他,同時由於分封王位、土地不公平,很多人都不服氣;最不服氣的當然是劉邦。
劉邦最先入關,本來應該稱王,做大家的領袖,實際上卻只分得偏遠狹小的巴蜀,稱為「漢王」。當劉邦攻占關中向東進攻時,趙、齊也起來反抗,於是演變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在相爭的五年中,項羽喜歡武鬥,常常把劉邦打得落花流水,但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等名相、名將幫忙,又有彭越扯項羽的後腿,項羽愈來愈失利,最後在西元二○二年,反被重重圍在垓下。
項羽眼看大勢已去,就在夜裡和他心愛的虞姬一起飲酒,並且慷慨悲歌,這裡選出的〈垓下歌〉就是當時唱出來的。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
氣蓋世,
時不利兮,
騅不逝。
騅不逝兮,
可奈何!
虞兮,虞兮,
奈若何!
我的力量可以拔動山頭啊,
我的豪氣蓋過整個世界,
可是時機都不利於我啊,
連寶馬都不再奔馳。
寶馬不再奔馳啊,
又有什麼辦法!
虞姬啊虞姬,
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注釋:1垓下:地名,現在的安徽靈璧東南。2騅:項羽所騎乘的駿馬名。3逝:本義是離去,引申為奔跑。4虞:人名,她是項羽的情人。
從詩裡可以看出,即使到這個時侯,項羽仍然很自負,口口聲聲誇耀自己的力氣可以拔動一座山,氣魄可以蓋過全世界,把失敗的原因說是老天要他滅亡,不是自己作戰失利。一個末路的英雄,這時面對心愛的美人也只好歎氣了。有人說,這首詩乃是生命將盡時刻的情感噴發,終漢之世,再也沒有人能寫出這樣的語句了。
據說,虞姬當場還作了〈和項王歌〉:
和項王歌 (傳)虞姬
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由於這首詩未見於《史記》,很多人懷疑是後人代擬的。如果真的是虞姬作的,那可能就是最早的五言詩呢!
後來,項羽衝出重圍,逃到烏江(現在的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鎮)。《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潰圍至烏江亭,亭長把船靠到岸邊,要載他渡過長江,並勸他說:「江東(指江蘇蘇州一帶,是項羽最初起兵的的方)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也可以自成王國。現在這裡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趕到,也沒有船可以追殺大王!」項羽笑說:「老天既然要亡我,我為何還要渡江!江東有子弟八千人隨我渡江到西邊作戰,如今卻沒有一個生還。縱使江東父兄憐惜我,再讓我為王,我也沒臉再見故鄉的父老!」於是,項羽就自刎了。
項羽在烏江亭自殺以後,劉邦統一了天下。
楚漢相爭的結果,為什麼兵多力強的西楚霸王項羽反而敗給漢王劉邦呢?這和兩人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
項羽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硬碰硬的結果,輸贏都要損兵折將;他又嫉妒賢能的人,立功的反而加以殺害,所以項羽最後因太過「霸道」而失敗。
劉邦卻不是這個樣子,他是沛縣(現在的江蘇徐州西北)人,從小有點懶散,但為人慷慨,器量大。長大後當了泗水亭長(秦時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到處廣交朋友。有一次,他押送一群役夫到酈山做工,到了半路,已經有一半的役夫逃走,劉邦認為到了目的地也交不了差,乾脆就把役夫都放走,自己也逃到山中去。
後來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劉邦也起來響應,沛地父老公推他出來領導,稱他為「沛公」,他的得力助手蕭何、曹參就是在這時候開始跟隨他,替他出計謀,後來又有張良、韓信等人為他出力。
劉邦知人善任,有功則賞,有過就罰,又因他不隨便動兵侵擾百姓,天下民心漸漸的都冀望他出來領導。因此,他雖然常常打敗仗,卻是愈挫愈強,終於在漢五年時平定天下,定都長安。他論功行賞,努力使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漢十二年,他親自征討黥布等叛將,把敵人打跑。回長安時,經過家鄉,就留在沛縣,召集老朋友和父老子弟一起飲酒,又集合一百二十位沛地的小朋友,教他們唱歌。宴飲間,劉邦喝醉了,拿起一種叫做「筑」的樂器,一邊敲打,一邊唱歌,並且要小朋友一起學,一起唱。這首歌就是下面介紹的〈大風歌〉。唱完歌,劉邦又起來跳舞,很感慨的對地方父老說:「離開故鄉的遊子,最思念的還是故鄉。雖然我現在住在首都關中,但我死後,靈魂還是想念沛縣的。」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
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
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
強勁的大風颳起來了,
美麗的雲彩到處飛揚,
大漢的聲威遍布天下,
我在這時光榮的回到故鄉。
如何才能得到勇猛的將士啊,
來為國家守衛四方邊境。
註釋:1威加海內:威,威力。海內,四海之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大漢的聲威傳遍海內,也就是統一天下的意思。2安得:怎樣才可以得到。3四方:東、西、南、北合稱四方,故四方可以代表全國的邊境。
我們從〈大風歌〉裡,也可以看出這位平民皇帝凱旋榮歸故鄉時,雖然很得意,心情卻並不輕鬆,畢竟他還要為整個國家民族的安危幸福操心!
〈大風歌〉雖然是脫口而出,也沒什麼修飾,卻唱得風起雲湧,氣慨非凡,如果沒有高祖偉大的襟懷,很難表現這麼大的視野和胸襟。它對後來的曹操以及整個漢朝詩歌都有很大的影響。
有感人故事的詩歌
《詩經》和「楚辭」
讀過屈原的故事以後,是不是覺得屈原的「楚辭」好像讀起來和大部分的詩歌不太一樣?別的詩歌句子長短比較一致,排列比較整齊,唸起來雖然有韻味,總覺得平淡、含蓄些。屈原的「楚辭」就不同了,有的句子長,有的句子短,而且感情濃烈,讀起來令人覺得熱情奔放。還有,屈原的「楚辭」中,句尾常常加一個「兮」字,想唸多長就唸多長,這是為什麼呢?是只有屈原的「楚辭」跟別的詩歌不一樣呢?還是所有的「楚辭」都跟別的詩歌不一樣?
這個問題要分成兩方面來回答。首先,屈原的生平特別曲折,受的...
作者序
後記
一個心願的完成
張水金
那年,《小讀者》主編謝蜀芬要我幫該刊寫專欄時,我說:故事有趣,詩歌美妙,我樂意為少年朋友寫一些詩人與詩歌的故事。
我會這樣動念,起因於一個幸運的故事童年。
小學二年級時,林經夫老師和我們約法兩章:只要完成教學進度,全班同學都學會了,剩餘的時間就講故事;如果月考全班有二十個人以上考一百分,他也說故事。為了多聽故事,全班同學都互相鼓勵,免得變成了害群之馬。
到了四年級以後,我又遇到王木田老師。他常給我額外的功課,要求我背誦《小學生雜誌》裡面的文章給他聽。有時候,我偷懶沒背好,就依照閱讀記憶瞎掰故事,居然也能矇混過關。
後來我自己為人師表,也把林老師的「說故事教學法」當法寶,居然靈驗無比。有時候,我也接受挑戰,讓學生出題,即時說故事,接不下去時,就引導學生參與,「大家說故事」,結果總有意外的樂趣和驚喜。其中有一篇〈大帽子、小帽子和龜兔賽跑〉收入《無花城的春天》,還幫我獲得中山文藝獎。
「美妙的古詩歌」專欄從《詩經》開始,三年後寫到盛唐的岑參,我因為獲得教育部公費到美國進修,不得不暫時停筆。已完成的二十多篇,就由國語日報社出版《美妙的古詩歌》一書。這本書隨即獲得「好書大家讀」一九九四年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為此書撰寫〈推薦的話〉的文學評論家蕭蕭目光如炬,他不但指出本書的優點,也點出「盛唐以後,則一無消息,令人著急」的缺憾。
我也想繼續寫下去,但是由於後來出國工作多年,無人逼稿,後續的寫作工作竟然一擱多年。直到我回國退休以後,由於小天下編輯部總監李黨的督促,才有機會將舊缺憾彌補,讓此書有了新的生命。
鑑於唐代以後的古典詩,已經以講究格律的近體詩為主流,與唐以前的古體詩有別,所以我在增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五篇以後,認為唐詩部分已經可以自成體系,有鮮明獨特的風格,就決定讓這部分獨立成書,並順理成章的更名為《大風起兮雲飛揚──古詩歌的故事》。
本書除了對原有篇章細心校閱修改,注釋更加詳盡並全部注音,另外又增添了〈五言詩的冠冕──古詩十九首〉、〈美麗機智的採桑女──陌上桑〉、〈代父從軍的花木蘭〉等三篇。有關《詩經》部分,除了增加〈伐木〉一篇,鑑於古典詩中單寫母愛的篇章較多,而類如〈蓼莪〉中「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感人詩句卻少,所以特別加寫一節「孝子的心聲」仔細解說。此外,與「才高八斗」、「舉案齊眉」等相關的典故,也有適當的增添。所以,本書事實上已非舊酒新瓶,而是用心加工的新瓶新酒,除了古早味,還有新的芬芳。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啟發我走向文學之路的林經夫老師與王木田老師。
後記
一個心願的完成
張水金
那年,《小讀者》主編謝蜀芬要我幫該刊寫專欄時,我說:故事有趣,詩歌美妙,我樂意為少年朋友寫一些詩人與詩歌的故事。
我會這樣動念,起因於一個幸運的故事童年。
小學二年級時,林經夫老師和我們約法兩章:只要完成教學進度,全班同學都學會了,剩餘的時間就講故事;如果月考全班有二十個人以上考一百分,他也說故事。為了多聽故事,全班同學都互相鼓勵,免得變成了害群之馬。
到了四年級以後,我又遇到王木田老師。他常給我額外的功課,要求我背誦《小學生雜誌》裡面的文章給他聽。有時候,我偷懶沒...
目錄
大風起兮雲飛揚──古詩歌的故事
推薦序 詩與雲一起飛揚 蕭蕭
孔子以前的歌謠
最早的詩歌寶藏──詩經
愛國的大詩人──屈原
有感人故事的詩歌
漢武帝的開拓
漢朝的民歌
美麗機智的採桑女──陌上桑
五言古詩的冠冕──古詩十九首
孔雀東南飛
奸雄.皇帝.大詩人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
建安七子的故事
竹林七賢的故事
田園詩人──陶淵明
狂傲的詩人──謝靈運
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後記 一個心願的完成 張水金
大風起兮雲飛揚──古詩歌的故事
推薦序 詩與雲一起飛揚 蕭蕭
孔子以前的歌謠
最早的詩歌寶藏──詩經
愛國的大詩人──屈原
有感人故事的詩歌
漢武帝的開拓
漢朝的民歌
美麗機智的採桑女──陌上桑
五言古詩的冠冕──古詩十九首
孔雀東南飛
奸雄.皇帝.大詩人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
建安七子的故事
竹林七賢的故事
田園詩人──陶淵明
狂傲的詩人──謝靈運
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後記 一個心願的完成 張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