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
一、嚴 復(1854-1921)
二、康有為(1858-1927)
三、譚嗣同(1865-1898)
四、章炳麟(1868-1936)
五、歐陽漸(1871-1943)
六、馬一浮(1883-1967)
七、梁漱溟(1893-1988)
八、林宰平(1878-1960)
第二節 參稽西哲新說
一、西學激盪下的省思
二、西哲開廣後的取捨
第三節 擷取宋明諸子
一、周濂溪(1017-1073)
二、程明道(1032-1085)
三、程伊川(1033-1107)
四、朱 熹(1130-1200)
五、陸象山(1139-1192)
六、陳獻章(1428-1500)
第四節 融攝佛釋老莊
一、佛家思想的浸潤
二、道家哲學的濡化
結 語
第二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本心所繫:餘姚陽明
第一節 陽明角色的歸屬暨定位
一、心學脈絡的遞嬗
二、心學生面的敞開
第二節 陽明思想的闡述與推擴
一、疏決《大學》,朱王並納
二、保任本心,以智主識
三、立志責志,務名為戒
第三節 陽明末學的歧出與迷塗
一、由體用賅備至明體遺用
二、由深達治本至流於狂禪
結 語
第三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千古同參:衡陽船山
第一節 船山生命的遙契與冥會
一、人生際遇的若干雷同
二、生命精神的全幅踵效
第二節 船山思想的闡揚及推擴
一、援引船山之說以注《易》
二、闡揚船山之四大思想樞要
三、推擴船山之民族、民主、民治等思想
第三節 船山立論的質疑及商榷
一、有關乾坤並建落入二元論的質疑
二、有關陰陽十二位嚮背說的質疑
三、有關道大性小等的質疑
結 語
第四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理想歸嚮:洙泗孔聖
第一節 儒學學統的尋繹與釐定
一、述作於孔子的經學觀
二、淵本於儒家的諸子學派觀
三、樹立於孔子的學統觀
四、薈萃於孔子的內聖外王觀
第二節 內聖思想的萃煉和豁顯
一、寓托於孔子的易學體用觀
二、定位於孔子的天人觀
三、根柢於孔子的仁學思想
第三節 外王理想的勾勒及繪製
一、植基於孔子的科學格物觀
二、推原於孔子的社會、經濟觀
三、完備於孔子的民主政治觀
結 語
第五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傳承開展
第一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衣缽傳人──新儒家第二代53
一、徐復觀(1903-1982)
二、唐君毅(1909-1978)
三、牟宗三(1909-1995)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後起俊彥──新儒家第三代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熊十力一聖二王思想的綜結
一、蘊憂患、述心跡於一聖二王
二、立體要、植根荄於一聖二王
三、寓理想、賦新曲於一聖二王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反省
後記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