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怎麼解決問題的?
有哪些厲害好用的方法?
徹底解讀38種聞名中外的圖解思考法,讓你隨時接招不害怕,交出亮麗好成績!
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處境:
進行企畫提案時,要用什麼方法來彙整資訊與發展點子?
哪一種思考法能讓你寫出邏輯清楚、條理分明、容易理解的漂亮報告?
九宮格思考法是什麼?為什麼能讓人跳脫直線式思考,既可發散亦可收斂?
什麼樣的圖解思考法可以迅速判定問題的類型,並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80/20法則外,還有什麼思考法可以釐清工作的優先順序,規畫所需要的資源?
要想解構事務的因果關係、相對位置以及競爭態勢,有哪些方法?
………
釐清思緒、找出答案,圖解×思考=工作力大無限
據專家研究,人腦的運作流程,是先由右腦接收到圖像,再由左腦進行思考與行動,因此,圖形資料比單純文字容易讓人快速掌握全貌,了解其中的關聯性。
圖解力可以說是一種「運用圖形來思考,以理解事物或問題本質」的能力,能夠磨練人的思考力、展現邏輯力、增進解讀力、激發創造力、加速理解力以及強化溝通力,也因此成為現代人求學、工作必備的技能。
38種世界級的圖解思考法,從基本原理到實際運用
作者從事企畫廣告工作十餘年,擅長資料蒐集、圖解分析、提案簡報,為讀者搜羅解讀世界上重要的圖解思考法,包括:
◎一定要懂的基本概念:
陳述事情或撰寫文章/報告的「金字塔結構法」
放大視野的「水平思考法」與深入分析的「垂直思考法」
感性創造的「發散型思考法」與理性判斷的「收斂型思考法」
可進行歸納整合的「KJ法」與擴大類比聯想的「NM法」
解讀同類事物的「歸納法」與先提出論證的「演繹法」
◎學會圖解思考的應用工具:
與創意發想相關的思考法
用「心智圖」思考法彙整資訊與發展點子
拿「九宮格式」思考法來跳脫直線式思考
以「九項檢核表法」與「奔馳法」進行創意的發想與篩選
如何改變問題的問法,以找到解答
與規畫相關的思考法
運用「艾森豪矩陣」釐清工作的處理順序
用「GTD法則」管理工作清單
「EFFECT分析法」規畫工作所需要的資源
學會R.I.E.分析法來判定問題的類型
與問題的釐清相關的思考方法
運用5W2H的自我提問法釐清問題的本質
從問題的情境構思解決對策的思考法
直指問題成因的「魚骨圖」法
可了解工作順序、進度或整體結構的「流程圖」法
與問題的解決方案相關的思考法
構思解決對策或探求構成要素的「樹狀圖」法
將點子或概念具體化的「POWER思考法」
運用類推技巧提出解決方案的「綜攝法」
減少思考阻礙的「鄧克爾圖解法」
先發想結論再解決問題的「假說思考法」
以及看懂並掌握資訊分布狀態的「分佈圖」法
說明競爭分析的圖象化工具「十字定位圖法」等等。
學會這些圖解思考力,寫報告、提企畫案、開發新產品、解決問題都能一次搞定!
作者簡介:
王友龍
歷任企畫、廣告與行銷等工作職務,在十餘年的工作生涯中,對於資料蒐集與分析到簡報的整個提案流程都有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具獨特觀察力與理論建構力,擅長資料的比對分析與關聯圖式圖解的繪製,可從事物的關聯性當中摸索出一套理論,並撰寫成書,是台灣少數以powerpoint從事商業類書籍寫作的作家;平時喜歡閱讀、寫作、攝影、文具與研究事物等,並擁有豐富的藏書、參考資料與文具用品。目前是圖解書作家與《經理人月刊》圖解專欄作家,並兼提案與企畫講師。著有《圖解金字塔原理》、《圖解提案學》、《圖解資料學》等。
相關著作
《圖解資料學:超實用!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法,一次學會》
章節試閱
以「九項檢核表法」與「奔馳法」進行創意的發想與篩選
我們每天在職場上班,有時為了一個創意想破了頭,花了很多時間發想,還是無功而返;如果我們隨時可以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創意發想的清單進行核對,不用再到處漫無目標地發想,應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而世界上也真地有這件用來做創意發想的神奇工具: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奧斯本就是發明「腦力激盪術」(brain storming)的人,他也是美國知名廣告公司BBDO的老闆,他提出九個必須檢核的項目,來推演出新構想或新點子。
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
在檢查與發想九個項目之前,你必須先確定所要發想的主題,無論是具體或抽象的事物都可以,再針對以下的提示進行聯想:
(1)「轉用」(put to other uses) (use A for B purpose)
是否能夠將想法或事物做小幅度的改良或變動,轉而做其它用途使用呢?
例如:改變電燈的光波波長,就成為一具可以照護病人、具有溫熱效果的醫療器具紅外線照護燈。
(2)「調整」(adapt) (a+b+c→A’(轉化)→A)
是否能夠從其它地方獲得靈感或構想,轉而套用在自己的東西上,以進行改良或創作?
這是在進行創意開發上很重要的思考方法,類似「類推」的概念,以我而言,由於寫作商業企劃書,常常需要看很多的資料、書籍與雜誌,有時其中的一句話、一段話或一幅圖解,就能啟發我的靈感,將這些話或圖解轉換融入作品中。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想半天還想不出來解決方案,這時,我們可以找產業界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案例?有的話,別人是如何處理的?或是從一些中外企業家的傳記或回憶錄中尋找線索,這些都是屬於「應用」的例子。
(3)「修改」(modify) (A→A’)
將原有事物屬性的一部份加以修改,看結果會如何?
先運用「屬性列舉法」,將事物的顏色、材質、聲音、氣味、外觀、型態…..等屬性一一列出,再將其中的一些屬性做些改變,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例子是產品的「包裝設計」,目的可能是為了塑造華麗感的品牌形象或是為了消費者拿取方便而進行包裝上的修改。
(4)「擴大」(magnify) (a→A)
如果增加一些東西,結果會怎麼樣?
想像一下,如果增加事物的體積、大小、重量、密度、強度、頻率….等,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在未來客機的改良上,體積將比目前的客機還要大上許多,以容納更多的搭機乘客,提高載客量,而為因應這股趨勢,機體本身也大量採用複合材質,使強度增加,重量也跟著減輕。
(5)「縮小」(minify) (A→a)
如果減少一些東西,結果會怎麼樣?
想像一下,將事物的體積、大小、重量、密度、強度、頻率….等加以減少,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如果將住宿的飯店房間縮到最小,僅能讓一個人在狹小的密閉空間中休息或躺著睡,衛浴間則是在外面由房客共用,就變成日本東京的「膠囊旅館」,好處是價格可以大幅拉低,節省房客的荷包;另外,包括:筆電(NB)、數位相機(DC)….等的「輕薄化」設計,以及美國蘋果的觸控式平板電腦─iPad,從產品研發開始,就運用「減法」原則,將多餘的功能與零組件移除,只保留最核心的部份,售價也可以拉低,但也因此威脅到小筆電的市場。
(6)「替換」(substitute) (A→B,A≠B)
能用其他東西替代嗎?以B取代原事物的A,AB可以是不相干的東西。
前提是這樣東西(B)必須保有原事物(A)的優點,甚至還超越它,這樣的替代才有意義,例如:企業用租車的方式取代自己原本買車養車的做法,因為這樣在經營成本上更為划算。
(7)「重整」(rearrange) (A→B,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
如果換成其他東西,結果會怎麼樣?這是以B取代原事物的A,但AB之間仍存有某種程度的關係,置換的目的是要探究AB之間的關係,並了解置換之後的結果。
這種情形在數學或物理公式中常找得到,例如:數學函數中的f (x , y) = x+2y,如果x=1,y=2,那麼f (x , y) =5,如果 x與y換成其它數值,函數的數值也會跟著變動,因此,x與y可以置換成其它數值,而由函數來規範它們之間的關係;同理,宇宙與天文學家現在知道中子星與黑洞都起源於超新星爆炸,爆炸之後的產物如果質量夠大,就會向核心塌縮成為黑洞,反之,則成為中子星,因此,中子星與黑洞是一種可以相互置換的概念,而它們都來自一場超新星的爆炸。
「置換」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重組」與「重新配置」。
(8)「逆轉」(reverse) (AnB)
如果用相反的方向(對立面)來分析,結果會怎麼樣?
這是一種反向思考,為了提升速度,誰說飛機一定要用金屬打造,用輕便的木頭難道不可以嗎?正是這種逆轉思考,造就英國在二戰時最知名的戰鬥機─「蚊式」(mosquito)戰鬥機,時速超過650km/h,使當時的納粹德國聞「機」喪膽,不敢升空迎戰。
還有誰說旅遊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一定要速度快,好早點抵達目的地,「慢遊」不行嗎?於是我們看到豪華郵輪與以氦氣推動的飛艇出現在市場上,讓乘客可以享受旅遊途中的樂趣。
「逆轉」的原理與顧問專家史提凡‧葛洛斯曼(Stefan Grossman)所提出的「逆設定法」相同,就是強制性地挑戰現有的常識與思考架構,做出相反的假設,看看這樣會產生什麼結果?接著,再針對這個假設,思考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9)「結合」(combine) (A+B=C)
與其他事物相結合的話,結果會怎麼樣?
這是一種「矩陣式」思考法,將橫軸與縱軸的項目結合在一起(相加),就可產生新的事物,例如:自行車新產品─小型摺疊式自行車(小摺)就是「摺疊」概念與「20吋或以下的小輪徑尺寸」兩者的結合;軍艦當中,可對付潛艇的驅逐艦,它的發展概念就是速度與魚雷、深水炸彈的結合,而美軍所研發的V22「魚鷹」傾斜式旋翼機,就是一種將直昇機與螺旋槳飛機結合的兵員輸送工具,兼有兩者的優點。
總之,你在運用「九項檢核表法」進行聯想前,都要先消除所有「絕不可能」的先入為主的成見,試著放鬆、想像一下,也許會有一些驚奇的發現,請將「九項檢核表法」當成一種動腦遊戲的運動吧!
艾伯爾的「SCAMPER檢核表法」
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問世後,美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特‧艾伯爾(Robert Eberle)再加以簡化改良,於1971年提出內含七個問題的創意發想展開法─「SCAMPER檢核表法」,而scamper這個英文單字有「奔跑、蹦蹦跳跳」的意思,因此,這個檢核表法又被稱為「奔馳法」。
奔馳法的做法是先列出以下七大項目的一覽表,再依序檢視其中可以做為改良創意的思考方向,並針對每個項目提出問題,再思考問題的解答與可行性;如果某一項目提出的問題愈多,代表該項目愈能產生多元化的構想,進而找到創意的方向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實務上,SCAMPER檢核表法以用在事物改良的用途居多。
1.Substitute─替換 (A→B,A≠B)
2.Combine─結合 (A+B=C)
3.Adapt─調整 (a+b+c→A’(轉化)→A)
4.Modify─修改 (A→A’)
5.Put to other uses─轉用 (use A for B purpose)
6.Eliminate─消除 (1→0)
7.Rearrange─重整 (A→B,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
以上的項目除了第o項的Eliminate(消除)外,其餘的六項都與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相同,其實,Eliminate(消除)與九項檢核表法中的minify(縮小)的意義也頗為類似,因此,艾伯爾的SCAMPER檢核表法其實並無太多的新意,只是他會在一覽表中,除了原有的項目欄(切入點)外,另外還加入四欄的東西:「定義」、「問題」、「可能的答案」與「可行性評估」等,成為一張5´8的表格(一覽表),方便我們可以在同一張介面上決定最後的可行方案。
以「九項檢核表法」與「奔馳法」進行創意的發想與篩選
我們每天在職場上班,有時為了一個創意想破了頭,花了很多時間發想,還是無功而返;如果我們隨時可以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創意發想的清單進行核對,不用再到處漫無目標地發想,應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而世界上也真地有這件用來做創意發想的神奇工具: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奧斯本就是發明「腦力激盪術」(brain storming)的人,他也是美國知名廣告公司BBDO的老闆,他提出九個必須檢核的項目,來推演出新構想或新點子。
奧斯本的「九項檢核表法」
在檢查與發想九個項目之前,你...
目錄
Part1 認識圖解思考的世界
◎一、大腦的思考與圖解思考的優點
◎二、認識「圖表設計」的領域與分類
◎三、運用「視覺化思考對應表」訓練大腦並輸出圖像
Part2 一定要懂的基本概念
◎一、陳述事情或撰寫文章/報告的「金字塔結構法」
◎二、放大視野的「水平思考法」與深入分析的「垂直思考法」
◎三、感性創造的「發散型思考法」與理性判斷的「收斂型思考法」
◎四、可進行歸納整合的「KJ法」與擴大類比聯想的「NM法」
◎五、解讀同類事物的「歸納法」與先提出論證的「演繹法」
Part3 圖解思考的工具應用篇
◎一、與創意發想相關的思考法
1.可彙整資訊與發展點子的「心智圖」思考法
2.跳脫直線式思考的「九宮格式」思考法
3.以「九項檢核表法」與「奔馳法」進行創意的發想與篩選
4.改變問題的問法,尋求解答
◎二、與規劃相關的思考法
1.運用「艾森豪矩陣」釐清工作的處理順序
2.運用「GTD法則」管理工作清單
3.運用「EFFECT分析法」規劃工作所需要的資源
4.判定問題類型的R.I.E.分析法
◎三、與問題的釐清相關的思考方法
1.運用5W2H的自我提問法釐清問題的本質
2.從問題的情境構思解決對策的思考法
3.直指問題成因的「魚骨圖」法
4.可了解工作順序、進度或整體結構的「流程圖」法
◎四、與問題的解決方案相關的思考法
1.構思解決對策或探求構成要素的「樹狀圖」法
2.將點子或概念具體化的「POWER思考法」
3.運用類推技巧提出解決方案的「綜攝法」
4.減少思考阻礙的「鄧克爾圖解法」
5.先發想結論再解決問題的「假說思考法」
Part4 運用「三圖一表」分析事物與解決問題
◎一、「關聯圖」的意義與製作技巧
◎二、「分佈圖」法─看懂並掌握資訊的分佈狀態
◎三、十字定位圖法─說明競爭分析的圖象化工具
◎四、「表格」的製作方法
Part1 認識圖解思考的世界
◎一、大腦的思考與圖解思考的優點
◎二、認識「圖表設計」的領域與分類
◎三、運用「視覺化思考對應表」訓練大腦並輸出圖像
Part2 一定要懂的基本概念
◎一、陳述事情或撰寫文章/報告的「金字塔結構法」
◎二、放大視野的「水平思考法」與深入分析的「垂直思考法」
◎三、感性創造的「發散型思考法」與理性判斷的「收斂型思考法」
◎四、可進行歸納整合的「KJ法」與擴大類比聯想的「NM法」
◎五、解讀同類事物的「歸納法」與先提出論證的「演繹法」
Part3 圖解思考的工具應用篇
◎一、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