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方仙道與古華山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雲笈七籤》卷105《清靈真人裴君傳》記載生於漢孝文帝二年(前177)的裴玄仁,來自西域的佛圖中道人支子元傳其道,後入華山西洞玄石室隱修。裴玄仁的弟子劉根在嵩山石室傳道,戴孟則在華山。《三皇文》與《五嶽真形圖》亦分別傳承於華山與嵩山。裴玄仁的道法後來影響了張道陵、左慈、葛玄、鄭隱、葛洪,甚至上清派。
長期以來,華山被忽略和研究力量相對薄弱,使得華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性,未得到應有的認識。同時學術界長期以來缺乏方仙道的基礎研究,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也認不清方仙道的本質。《方仙道與古華山》這本書釐清了一些問題,從新的視野來看道教的源起。
李顯光,江蘇武進人,1951年生於台北。祖父涵靜老人曾棲隱華山,自幼隨祖父修道,得其靜坐心法,理論經驗兼具。曾從事黃金珠寶買賣十五年,1994年攜13歲長子雲遊百日後,決定放棄對物質的追求,開始學術研究生涯。2004年在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訪問學者兩年,曾任臺灣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秘書長、天人修道學院院長,現為西北大學藍田文化中心研究員、華東師大涵靜書院副院長。2007年11月於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混元仙派研究》。2014年11月與胡孚琛先生共同編校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