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成書於兩千多年前,世稱《李聃道德經》、《老子道德經》、《老子五千文》等。
《道德經》是東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國哲學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卻似一迷宮,玄達數千年,被視為稀世珍寶。研習《道德經》的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計其數。至理乎?邪說乎?科學乎?戲言乎?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矣。
究竟何為道,何為德呢?
道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恍惚狀態,先天地萬物而生,乃天下萬物之母也。
道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神祕能量,滋養天地萬物。
道是天地萬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支配主宰天地萬物,卻從來都是順其自然而不加干預。
德是大道在天地萬物中的自然表現和流露。
德是人人可以修而得的幸福人生的真正保障。
由此可見,道是自然和宇宙的規律,德是人生和社會的規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快感時,卻同時不得不忍受著快感背後的負面痛苦。環境汙染,水土流失,生態失衡,氣候惡化……人與自然的矛盾日漸嚴重;精神空虛,缺乏信仰,道德淪喪,惡習流行……人與社會的矛盾與日俱增。此時,人們想到了《道德經》,希望從中找到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醫治人類身心疾病的良方。
《道德經》是善人的哲學,可以淨化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道德經》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教人如何為人處世;《道德經》有助於我們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另外,《道德經》可以引導廣大年輕讀者深入思考自然、社會和人生,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和為人處世能力,對於提高素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本書以漢代河上公的註解為準,大量參照了後代數以百計的註解,分八十一章,與現代社會的實際情況和新問題緊密結合,活學活用,共享其中的玄妙!
作者簡介:
歐陽翰,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著有《當孫子兵法成為必修課》、《當菜根譚成為必修課》等。
章節試閱
第27章 借鑑別人的成功祕訣
■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譯文
善於行動的人,其行為無跡可尋,善於言語的人,其言語無懈可擊,善於計算的人,其計算不用籌碼,而能正確無誤;善於關閉的人,其關閉不用門閂別人卻不能開,善於捆綁的人,其捆綁不用繩索而固不可解。
因此,聖人善於救助人民,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善於利用萬物,所以沒有被廢棄之物。這就叫做暗中之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而不善之人是善人借鑑的對象(反面教材)。
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珍惜自己的借鑑,即使是個有智慧的人,但也只能算是不明真理的糊塗之人,這就是奧妙之所在。
■ 活學活用:借鑑別人成功的祕訣
本章,老子沿著「道」的理論,進一步提出了人們應該怎樣展開自己的行動。
老子共提出了五善,就是講要順其自然;無行之行,自然沒有轍跡,無言之言,自然沒有瑕疵,無數之數,自然不可籌策,無閉之閉,自然不用關鍵而不可開,無繩之繩,自然不用約束而不可解。這五種行為,正是由於行動之人,本身已沒了分別心,所以才能順其自然而遊刃有餘。這一思想是老子一貫的主張,不過此處老子又深化了一層,提出了另一指導人們得「道」、善行的途徑——不善之人應以善人為師,善人應以不善之人為借鑑。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老子教我們,要想得「道」,讓自己行善,則必須做到:離「道」之人向得「道」之人學習,而得「道」之人則以離「道」之人為戒,以防止自己遠離大道,如此方能達到同「道」的目的。
老子在這裡是提倡一種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學習別人的長處,以別人的短處為戒,此點對於任何一個追求成功的人來說,很是重要。
學習別人的長處,是成功的重要祕訣。
有些人之所以能達到目標,乃是窮多年之功,歷經無數的失敗,才找出一套特別之道。你只要走進使他們成功的經驗中,也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達到像他們那樣的成就。
拿破崙•希爾在成功之前,曾利用二十年的時間幫助鋼鐵大王卡內基工作,這期間他一分錢的報酬也沒有,在幫助卡內基的同時,也幫助了他自己——他本人在成功學研究上獲得巨大的成功。
但也要注意的是,沒有自己的東西,只能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亦步亦趨,始終無法趕上別人,更不用說超越了。這就需要從別人的短處去取得成功,不但要警惕別人的短處,以防自己深陷其中,更高明的,就是利用別人的短處來成全自己。
斷章取義:
一說起借鑑,有人就會援引「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典故,把借鑑貶得一無是處,他們說:「為什麼要借鑑、模仿別人呢?要成功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來!」這話聽起來很豪壯、殊不知,若沒有「東施效顰」的勇氣,沒有「邯鄲學步」的追求,連模仿也沒有,更談不上借鑑,而離開了模仿和借鑑,又何來創造呢?
第27章 借鑑別人的成功祕訣
■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譯文
善於行動的人,其行為無跡可尋,善於言語的人,其言語無懈可擊,善於計算的人,其計算不用籌碼,而能正確無誤;善於關閉的人,其關閉不用門閂別人卻不能開,善於捆綁的人,其捆綁不用繩索而固不可解。
因此,聖人善於救助人民,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
目錄
序言
第1章 遵循自然規律,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第2章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3章 解除貪婪的枷鎖
第4章 如何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和紛爭
第5章 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第6章 立身應以孝為先
第7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
第8章 讓自己具備水一樣的德行
第9章 急流勇退是自然之道
第10章 保持身心平衡,才能無憂無慮
第11章 擁有的時候,保持虛無的態度
第12章 追求享受要適可而止
第13章 寵辱不驚才是真賢士
第14章 做大事要像「道」一樣不見首尾
第15章 欲成功者的七種行為準則
第16章 做一個心境開闊的人
第17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18章 做人安守本分,才無大礙
第19章 遠離小聰明
第20章 節操是做人的根本
第21章 以德立身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第22章 委曲才能求全
第23章 人無信不立
第24章 戒除虛榮之心
第25章 師法自然,可以成「道」
第26章 做事切忌輕浮、狂躁
第27章 借鑑別人的成功祕訣
第28章 職場中以退為進的策略
第29章 道德經教你如何面對選擇
第30章 得意之時莫忘回頭
第31章 不以武力來解決問題
第32章 做人不要太執著於自己的認知
第33章 從道德經中學習高明的生存理念
第34章 平淡之中成就偉大
第35章 是真理就要堅持
第36章 欲取先予的策略
第37章 遵循自然,放棄人為束縛
第38章 真風流出自真內涵
第39章 做人應像頑石一樣厚道而真實
第40章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第41章 容忍別人的小錯誤
第42章 和氣會帶來吉祥
第43章 學習以柔克剛的為人處世之道
第44章 用智慧戰勝貪欲
第45章 在「遲鈍」中掌握主動
第46章 知足者常樂
第47章 切記「南轅北轍」只能適得其反
第48章 向外追求永遠也沒有一個終點
第49章 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第50章 生死應順其自然
第51章 付出,不要奢求回報
第52章 學會從另外的立場來觀看自己
第53章 成功沒有捷徑可尋
第54章 善於將自己和別人比較
第55章 物極必反
第56章 聰明人懂得如何將自己混同於世俗之中
第57章 讓下屬自由發揮
第58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59章 做人應對自己「吝嗇」一點
第60章 把道德置於心靈之中
第61章 遇弱示強、遇強示弱的生存策略
第62章 沒有「扶不起的阿斗」
第63章 防微杜漸
第64章 事業成於慎敗於縱
第65章 做人應該純樸厚道一些
第66章 從道德經中學習管理的智慧
第67章 三樣持身處世的寶貝
第68章 有勇有謀才能成就大事業
第69章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輕敵
第70章 儀表美和心靈美哪一個更重要
第71章 自以為是是大病
第72章 珍惜自己卻不貴重自己
第73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第74章 殺一儆百的領導智慧
第75章 自然生存勝於雕琢
第76章 善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柔弱」的位置
第77章 學會貶損和減損自己
第78章 剛而不柔是大惡
第79章 用積極的心態去看世界
第80章 懷著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生活
第81章 處處以人為先,以己為後
序言
第1章 遵循自然規律,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第2章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3章 解除貪婪的枷鎖
第4章 如何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和紛爭
第5章 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第6章 立身應以孝為先
第7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
第8章 讓自己具備水一樣的德行
第9章 急流勇退是自然之道
第10章 保持身心平衡,才能無憂無慮
第11章 擁有的時候,保持虛無的態度
第12章 追求享受要適可而止
第13章 寵辱不驚才是真賢士
第14章 做大事要像「道」一樣不見首尾
第15章 欲成功者的七種行為準則
第16章 做一個心境開闊的人
第17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