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義編行旨趣及研究簡例
本講義係由本社同人本研究的心得,以淺顯扼要之文筆,就佛教全般之教史、教義、修行之道、研學方法、佛學常識等項而講述之;取材精確,要而不繁,在使學者藉少分之時間、精力,獲多量之佛教學識,增長研學之興趣,廣得參考之資料。苟能潜究而進趣焉,則由是而泛濫教海,深入法藏,亦可得也。
本講義計分八部份,一曰〈佛傳〉,二曰〈佛教弘傳史〉,三曰〈佛教概述》,四曰《小乘佛教概述〉,五曰〈大乘佛教概述〉,六曰〈出家學佛道與在家學佛道〉,七曰〈中國佛教文學與美術〉,八曰〈佛書答問〉。佛教之基本學識,備於是矣。
凡研究一種學術,應以史學為先著,而況佛教教法出自佛陀,人格典型,捨佛無外,故本講義之第一,即述〈佛傳〉。佛祖應世,教網便張,上下數千年,縱横五大洲,無不有佛教之弘佈,經典之傳譯、法義之敷揚,皆是吾人研學參考之極好資料。根本如印度中土,枝流如西藏、韓、日、南洋、歐、美,其佛教之史的傳播,均不可以忽視。故第二,述〈佛教弘傳史〉。佛教之史傳既明,即當詳明佛教信、解、行、證各方面之義理,故第三即明此旨,名〈佛教概述〉。復次,後世法流既暢,宗派形成,由是佛教教理行果於大、小乘各宗派中,各各具備,隨學一宗,皆可成就。是以學者對於大、小乘各宗之教史與教義,不可不深切研究之。故第四即為〈小乘佛教概說〉,第五即為〈大乘佛教概述〉,並述性相、華、天、真言、禪、淨各宗。復次,佛教行持有出家、在家二眾之分焉,就出家之地位,有出家學佛道;就在家之地位,有在家學佛道,此不可以不辨也。故第六,論〈出家學佛道與在家學佛道〉。至如關於佛教之文藝,為吾佛教文獻與價值趣味之所在,亦學者之所宜注重研究而考察者也。故第七,述〈中國佛教文學與美術〉。由上可明佛教解行文質之大綱。然而更進而精究廣求之,則對於佛教全部經律論藏、各宗要籍各種佛典,均有研考參學讀之必要。故學者若能於一切佛書之性質、内容、概念,了了於懷,乃可以知所取材,可以言乎學也。故第八為〈佛書答問〉,而述《藏經》、三藏要典及各宗要籍、各種佛典,備研學之參考,為學者之南針也。
本講義之編著方法與其他書籍不同。蓋導示為學之方法,指明參考之典籍,標列要義之所在,增進學者之興趣,為本講義編輯之要旨與特點。至條理明晰,意簡言賅,尤其餘事也。
講義足供全年兩期讀習之用。第一期六個月内,讀前半部,兼以溫習。第二期六個月内,讀後半部,兼以溫習。
本講義各部各章,均附有問題多則,學者當於每一部每一章讀畢後,答三題或五題,以期溫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