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
《論語》自產生以來,一直在培養、教導國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思想領域就佔據著支配地位。由於《論語》語句精煉、較難理解,《論語》的注疏應運而生。《論語》及其注疏構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
三國兩晉之後,儒家思想漸衰,佛教傳入、道教興起。朱熹等人將佛教、道教的理念引入儒家思想,對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經典作了新的注釋,賦予儒家思想以新的時代內涵,儒家思想得以重生。此時,距儒家思想的產生已經一千餘年。重生的儒家思想再次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歷經宋元明清,直到近代。
一八四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的大炮打開,以基督教文明為代表的西方文明開始進入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受到強烈衝擊。封建專制制度滅亡之後,中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新文化運動,儒家思想作為近代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源,受到了猛烈批判。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統地位,被中國的志士仁人所拋棄。
此時,距朱熹等人重新注釋儒家思想已過去近千年。又是一個千年,儒家思想再次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這次的外來文明,是以基督教文明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儒家思想能否再次吐故納新,將西方文明的新理念吸收進來,實現再次重生?
自新文化運動開始至今,經過一個世紀的激蕩、碰撞與融合,西方文明的許多內容,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理念,已為人們所廣泛接受、認可。這些新價值、新理念已經遠遠超越了儒家思想的原有範疇。儒家思想再抱著那些舊內容、拒不改變已經不行了。只有吐故納新,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恢復生機與活力。本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我盡己所能,努力做一個嘗試,即效仿朱熹等人,將佛教、道教的新理念引入儒家思想的方法,透過對《論語》作重新解釋的方式,嘗試著將西方文明中,那些被實踐證明適合中國國情,並為人們所廣泛接受、認可的新理念融入儒家思想,賦予儒家思想新的時代內涵,從而為推動儒家思想的改革、實現儒家思想的重生,盡一份微薄之力。如果讀者覺得哪些方面我做得不夠,我希望可以與讀者共同探討。
最後提一句,如果本書能為社會道德體系的重建發揮一點作用,我將備感欣慰。
(二)
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是論語注釋的重點。重新解釋論語,必須對這些基本概念作出全新的定義。一是仁(詳見﹤學而﹥第一篇第三章)。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一提到仁,令人產生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其實,仁並不神秘。孔子所說的「仁」,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愛」。孔子那個時候不用「愛」這個字,而是用了「仁」這個字。仁是人的一種基本情感,是最基本的人性。孔子思想體系圍繞著「仁」而構建。孔子主張仁,就是主張人要愛他人。二是德(詳見﹤為政﹥第二篇第一章)。德是仁的外在表現。德的本質是指維護他人的權利,給他人帶來幸福、快樂,通俗一點,就是對他人好。忠孝悌義等是德的具體形態。從維護他人的權利、利益角度來看,德就是人權,人權就是德,德與人權是一致的。人權是德在法律上的表現,德是人權的精神實質。三是禮(詳見﹤學而﹥第一篇第十二章)。孔子所講的「禮」與現在所講的禮不是一個概念。孔子所講的禮,主要指法律,其內容包括法律、道德和禮儀。今天所講的禮只指禮儀。孔子時代很少用「法」這個字,而是用「禮」這個字來統一概括。四是中庸(詳見﹤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九章)。朱熹認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即中庸是指待人接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但是,從中庸全文來看,其主要內容是人性的調整與控制,可以稱為中國版的《人性論》。中庸一詞應該是「情感調控法」之意。五是天人感應(詳見﹤鄉黨﹥第十篇第十四章)。從無神論的角度來看,天人感應學說是不科學的。天是物,不是人,沒有精神現象。如果天有精神現象,就不是物,而是神了。天人感應學說實質是有神論。
(三)
二O一六年七月,《論語之重新解釋——儒教改革的嘗試》一書出版,收錄的是《論語》前十篇的注釋。現在,時間又過去了近四年,《論語》後十篇的注釋也已經完成。我將《論語》全文二十篇的注釋統在一起,並對前十篇的部分內容作了修改完善,以《儒教思想改革新探》之名交付出版。不足之處,請讀者多加批評指正。
2020年1月1日
於北京大紅門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