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文化到科學中醫VS西醫
作者:汪海升
出版社:蘭臺網路
出版日期:2016-04-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從文化到科學中醫VS西醫 內容簡介
什麼是中西醫的本質?
中西醫的源頭?
想徹底瞭解中西醫區別,必溯源到東西方文化根源。
思維方式、哲學思想、東西方文化差異。
追溯中西文化之根源,析縷中西醫學之異同。全書6篇簡述中西醫發展歷程,尋覓交流借鑒蹤跡,分析中西醫臨床、藥物、保差別。同中求異,追溯東西思維之不同;異中尋同,尋人類文化之普適根源。無論中西醫其精華皆予盛讚,其糟粕皆予批評。此書圖文並茂,敘事說理並重,將嚴謹的科學態度寓於通俗的文字之中,是一本極具可讀性的中西醫比較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汪海升
遼寧阜新人,1961出生于彰武,1981年入阜新衛校中藥班學習四年。畢業後先後從事中藥調劑,藥品生產管理,新藥研發工作。2008年拜中醫大家趙洪鈞為師,從事中醫臨床與中西醫比較研究。曾在《中國醫藥報》《健康報》、《東方藥膳》等報刊發表各類文章數十篇,與夫人合著《從古至今:圖說中西醫》。
目錄
第 1 篇 文化溯源
一、思維的差異 17
二、認識自然 29
三、改造自然 40
四、哲學的影響 43
五、類比思維 51
六、天人合一 54
第 2 篇 發展歷史鉤沉
一、醫學起源 61
二、五行與四元素 65
三、中西方醫學的「聖經」 74
四、中西醫聖 84
五、漸行漸遠的發展歷程 94
第 3 篇 交流借鑒覓蹤
一、早期的交流 124
二、漢唐時代的交流 126
三、宋元時代的中西醫交流 131
四、明朝後的中西醫交流 134
五、近百年的學習與借鑒 143
附:是她讓中醫走出國門 156
第 4 篇 基礎臨床析縷
一、臟腑學說和解剖理論 165
二、臨床異同 171
第 5 篇 藥物應用對比
一、本草與草藥 194
二、藥物排列組合與分子積木 204
三、藥效的悖論 219
第 6 篇 養生梳理
一、防病原則 240
二、飲食保健 243
三、體育健身 248
四、性愛保健 250
序
推薦序
趙洪鈞
趙洪鈞,海內外知名中醫學家,1969年畢業于原第七軍醫大學,1978年考取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屆中西醫結合研究生。畢業後在河北中醫學院任教數年。96年辭去教職,赴英國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現在家鄉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海升與我相識在網路,進而成為我的弟子,學習中醫臨床與中西醫比較。2009年他來信說欲寫一本中西醫比較的書,立意為:「讓中醫多瞭解西醫,西醫多瞭解中醫,世人多瞭解中西醫。」隨信附有寫作大綱。我很欣賞這一立意。很快回信對他進行鼓勵,並談了我的看法。
2009年6月中旬,他專程從遼寧阜新到河北白伏,在我家住10餘日。在白伏期間,我們就中醫理論,歷史、臨床諸多問題進行了多角度討論。
海升回阜新後,數次寄來此書的一些章節。2010年10月他再次來白伏,帶來完整書稿。我指出了書中的缺點與不足,希望他繼續補充內容。又曆5個春秋,他翻閱各種資料,不斷修改書稿。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已是第六稿,此書基本達到了他的三個初衷。四元素學說,十二宮放血,即使今天的西醫也是知之甚少。蘇合香丸,金針撥障源於西域中醫知者不多。醫學不像數理化那樣的純科學,它是以科學為基礎,並帶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正是由於醫學的文化特色才導致中西諸多不同。二十年多年前我曾經說過「在世界古代史上,也許再沒有別的自然科學能像中醫這樣,把一個民族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中國傳統醫學只能在中國這個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環境中形成。不可想像,一個草原或沙漠遊牧民族,或一個較小的島國民族,能夠認識如此多樣的、以植物藥為主的生藥。古代歐洲、阿拉伯世界和印度次大陸,大體上都具備類似中國的自然地理條件,但不具備類似中國的人文環境。簡言之,明代之前,李時珍不可能出現在其他國家。海升從地緣哲學開始,追溯中西醫學不同的文化根源,析縷史料探究不同發展及交流歷程,比較臨床用藥乃至預防保健之異同。
近百年來,每當國家變革之時,即將中醫置於風口浪尖。激進者以西醫馬首是瞻對中醫大加伐撻,視璣珠如草芥,全面否定;守舊者全面讚揚,敝帚自珍,把裹腳布當錦繡視於眾人。眾多有失公允的評價者中不乏文化精英,社會名流。正因如此,公證客觀比較評價中西醫,不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都極有必要。海升持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史料事實為依據,理性分析不偏不倚,六易其稿完成此書,無疑是在中西醫比較方面做了一項有益的工作。
書中介紹諸多源自異域的方藥,其中不乏今日中醫之常見方藥,讀此內容,應該讓那些宣導純中醫的先生們反思。
海升學中藥出身,從事過西藥研發工作,對中西藥物都有一定瞭解。因此,書中關於中藥方劑嬗變,西藥藥物結構演變一節寫得尤其可圈可點,他將方劑變化稱之為排列組合,將西藥結構演變喻之為分子積木。西醫常以新藥層出不窮為榮,反諷中醫藥食古不化千年不變。讀此一節你將知道千年不變的古方每天都在新意迭出,新上市的西藥仍可尋到老藥的痕跡。中醫知此理,不必面對西醫的諷刺而無言以對,西醫瞭解這些也不必為一個個新藥而沾沾自喜。
海升用幾年時間完成此書,並非十全十美,但一個沒有研究經費,遠離學術中心,全憑業餘時間,能夠完成這樣一本書實屬不易。此書與一些專家著作相比毫不遜色。
2015年7月于白伏故居
序
面對新一輪中西醫論爭,一日突發奇想,欲從事中西醫對比的研究。自己當時也覺得這個想法有些可笑,從事中西醫比較應該是對中西醫都有深入研究者,自己對中醫略知一二,對西醫知之有限。如何研究,從何處著手,一片茫然。
經過幾天的思考,漸漸有一點思路,欲比較中西醫必須從源頭開始。於是一頭栽到書堆裡惡補相關知識,從古希臘哲學讀起,西方哲學史,世界歷史,醫學史,只要能找到與此相關的書籍,統統拿來,或泛讀或精讀。一日覓得趙洪鈞著《回眸與展望:中西醫結合二十講》,感覺甚好,諸多問題豁然冰釋。後借助中醫藥論壇結識了趙先生並拜其為師。在拜師信中我談到欲寫一本中西醫比較的書,目的讓中醫多瞭解西醫,西醫多瞭解中醫,世人進一步瞭解中西醫。趙老師得知我的想法後,頗為高興,欣然答應將鼎力幫我完成這項工作。2009年夏我專程去邢臺白伏拜見趙老師,就中醫臨床、中西醫比較等問題當面向他進行請教。2010年10月帶初稿再去向老師請教。老師對書中內容逐字逐句的推敲,一個標點都不放過。提出諸多寶貴意見,建議暫不要急於出版,應該繼續補充內容。從趙老師家回阜新後進一步查找資料,六易其稿,完成這本小書。
本書在寫作上力求不偏不倚的原則,同中求異,異中尋同。見同則力尋人類文化之普適根源,遇異則追溯東西思維之不同。書中對西醫唯實驗室結論為是,中醫食古不化都進行了批評。這樣做或許兩面都不討好,中醫會批評我是數典忘祖,西醫會批評我對現代科技瞭解不夠。他們的批評或許是對的,因為自己對中西醫知識掌握得都很有限,因此書中瑕疵將隨處可見。還望中西醫學者及讀者不吝賜教。
本書在寫作最困難時,聶廣教授寄來了他的兩本新著,受益匪淺。 范德堡大學(Vandy)易亞軍教授不辭辛勞為我找到英文電子版《De Materia medica》,使我對2000年前西方用藥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著名性學家馬曉年教授寄来性學資料,在此對他們的幫助深表謝意。
對提供免費圖片的美國醫學圖書館(NLM),董少新博士致以誠摯的謝意。尚有些圖片未能與版權人取得聯繫,在此深表歉意,望版權人與我們聯繫,經確認版權後,按法律支付費用。
作者電子郵箱 whs1961@126.com
個人博客 blog.sina.com.cn/greathai
2015年5月5日 於煤城阜新家中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33202
- 叢書系列: 中西醫理論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段張取藝 出版社:任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66折: $ 257 | | 作者:石本哲郎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2-26 66折: $ 263 | | 66折: $ 1353 | | 66折: $ 693 | |
|
|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作者:小西明日翔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19 $ 126 | |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24-10-16 $ 236 | |
|
|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 | 作者:荒井啟 出版社:暮想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4 $ 320 | | 作者:Harusari、Hodot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30 $ 352 | | $ 23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