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後記
大地震後關於「死亡」與「時間」的沉思
在「穿越」題材正夯的現在,白石一文在《幻影之星》中,也讓一件Burberry雨衣和一隻手機跨越時空而來,看似為了牽起一段忘卻已久的淡淡情緣,展開一場趨吉避凶的人生喜劇。其實,他是想讓我們擺脫「鐘錶時間」的束縛,以另類的時間觀看待生死問題。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及福島電廠核災,對日本社會人心的衝擊太大,無人能置身事外,整個日本陷入白石形容的「地面晃動,人心飄搖,社會動盪,時間也飄忽不定」的狀態中。在突然發生的大量死亡災難之後,人們如何看待生命,面對生活,自然是感觸敏銳的作家所關心、也最想探討的問題。
本來,白石已計畫要寫一本以大自然為主題的小說。他過去對大自然毫無興趣,但年紀愈大,愈發感到綠的可貴,感到自己與大自然的親和性比以前高。於是設定了主角是「懷念大自然親和性」的人,相關題材也已蒐集完畢,就在要動筆時,311大地震發生了。看著電視畫面不停播出大自然發威的駭人景象,覺得實在不是談大自然親和性的時候,也迫切地想去災區看看。因為,他覺得以小說形式記下「在彼時彼地,我感受到的是什麼?」非常重要。
4月,白石帶著救援物資,前後走訪東北災區兩趟,親眼目睹地震海嘯肆虐後的殘破景象。當時,他腦中所想的,是能把當下的感受變換成何種形式的小說?他不想直接描述災情,因為那是新聞記者的工作。之後,在申請探訪福島第一核電廠未獲許可的無奈下,轉往神戶。
十七年前,白石還是「文藝春秋」的編輯時,在阪神大地震的三、四天後,即進入災區採訪,看到攔腰折斷的阪神高速公路、焚毀一空的長田地區…。他很想知道,現在那些變成什麼樣了?去了一看,發現地震傷痕幾已不存,像是災難紀念碑的東西無人一顧,深刻感到隨著時間經過,災害便會被人們淡忘,人們也能再度安居在曾是災區的地方。只是311大地震還伴有複雜的核災問題。
5月,白石動筆寫《幻影之星》,最先思考的就是「死」與「死亡」。他說,看到311的光景,是窺見了死亡的永遠性。「實際感受到大量死去的事實時,才發現死亡是人生、社會以及地球這個星球的基本。」可是很少人有這層認知,不覺得「生之喜悅」必定伴隨著「死之悲傷」,而大肆排斥死亡。如果,「死的時候屍體絕不腐敗,反而回到他最美好時候的模樣,還帶著好幾倍如女人性高潮那樣一生絕無僅有的陶醉感,在極端暢快的高潮瞬間,肉體像煙霧般消失,大部分的人就會接受死亡吧!」
為了強調「死」的必然性,白石藉用虛擬作家梅枝母智夫的文章「終歸要滅絕的星球」說,一百年後,此時此刻生活在地球上的六十九億人幾乎全都會死,不管是死於何種形式,死都只是確實會來的自然現象。「死亡就像包圍我們的空氣,它確實存在,卻也是無需特別意識、即使意識也幾無意義的巨大無邊事物。」以百年為單位來看待死亡,這是採納火山學者、京都大學教授鎌田浩毅的觀點。鎌田從日本群島過去平均一萬年發生一次毀滅性的火山爆發頻度著眼,呼籲在311大地震後,人們應該改變生活方式和想法,以百年、千年為單位來看待事物不可。
然而,直接面對生死問題畢竟太沉重,如果把一切不如意事當作不曾發生,看作是幻影,是否比較輕鬆?書中人物堀江就抱著這種態度,她認為只有自己才是真實的,身外的一切,包括人類、物品、大自然等、甚至311海嘯,全都是幻影;人們只能看到所有事物及現象的過去形態,那是一種幻影,真實的就只有現在,只有自己。但這又產生一個疑問,如果一切都是「過去」的幻影,只有自己是唯一真實的「現在」,那麼,「未來」又是甚麼?
於是,白石提出「一切皆為複製」的概念。從東京聖瑪莉大教堂境內的複製版露德洞窟,聯想到在世界各地展示的太空探測機HAYABUSA、機動戰士鋼彈、哈伯太空望遠鏡、胖子(長崎型原子彈)等實物大模型,以及各式各樣的銅像、肖像畫等,發現這世界已被複製品填滿。不只是事物,甚至人的表情、語言、感受等都是複製,「藉由聲、光、生理學的電漿等一度轉換為某種信號,然後以複製品再生。人們所看到的、經驗的,不是過去,而是複製,所以真身一定確實存在。可以看作是幻影,也可以視為現實。就像光同時具有波的性質和粒子的性質一樣,一切事物也具有幻影和真實兩種性質。」
白石透過書中人物指出,在這個複製的世界裡,時間並不存在,但因為複製看起來井然有序,讓我們彷彿覺得「時間過去」一般。這個井然有序,「是以我們的意志做出秩序,讓這秩序看起來是時間性的。」所以,「不是時間支配我們,而是我們創造時間。時間河流本來就不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在這裡。」這一點,也解釋了書中雨衣和手機穿越時空的謎點。
或許,311的衝擊太強烈,白石想講的感受太多,內容扎實豐富,但這個帶點懸疑的小說並未因此顯得沉重。在性愛與死亡的深刻描述外,主角閒逛東京高級住商混合區的寫景,引述本川達雄的《大象時間 老鼠時間》及《世界和平與海參同在》兩書的精華部份,簡介日本葡萄酒市場之爭的眉角,以及呼應穿越情境的太宰府天滿宮「飛梅傳說」的討論等,讀來都頗有意思。
陳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