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所有生命的價值
金恆鑣(前林業試驗所所長,現任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我深信植物、甚至微生物都是有感覺的生命,我也深信哺乳類動物是有感情的生命。但是,奇怪的是人類自以為是最有感覺與最有感情的有思想的動物,卻為什麼漠視其他生命的存在及它們的感覺與感情呢?莫非,人類其實是沒有敏銳的感覺與深層感情的動物,或者,人類的感覺與感情有極大的天生殘障?根本無能力知感其他生命的感覺或感情呢?也就是說人類只能感覺人類的生命,只將感情投射在近親與身旁的同類?
當我們談到感覺,也完全用人的五官收訊能力而作出的反為本體,來界定其他生命的感覺與感情的本質。問題在人類的任何感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器官,在動物界中都算是相當遲鈍的。遲鈍反應了無知,無知造就了自大。例如,人類的視覺難敵鵰眼、聽覺遠不如蝙蝠、嗅覺趕不上豬狗、觸覺不如水棲的魚類。綜合這些感官能力的表現,說人是感覺非常遲鈍的動物也不為過。然而,就是這些遲鈍的器官,影響了人類對其他生命現象的觀感與誤判。人類從自絕於自然,逐漸發酵出「唯我獨尊」的心理,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萬物是人類的私產,人類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大膽妄為,不受約束。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中,心身不但逐漸遠離其他生命與自然的環境,而且鄙視與不去了解其他一切生命的現象。人類長遠的歷史與文明內涵,都視其他生命為沒有感覺,沒有情緒的「物體」。它們缺乏喜、怒、哀、樂與愛的天性,它們不會使用工具,沒有想像力,不會做夢。這種傲慢與偏見、無知與殘暴的人性,我們卻視為當然之事,也從未質疑這種想法與作為的正當性。
然而,在你手上的這本《厭食狗與憂鬱貓:你不知道的生物感官世界》的作者,一一加以駁斥及嚴批這個人類的盲點。該書的作者布萊恩.福特採用許許多多的例子,就其他生命之有形的身體結構,器官功能,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及其生存、繁殖、社群等行為,闡述它們(動物、植物,甚至微生物)是有感覺,有許多更是有強烈感情的智慧型生命。
今年年初,美國麻州理工學院,馬修.威爾森教授有關腦與認知科學之研究指出,他分析鼠的腦波可以看出牠在睡眠中會「夢」到白天的行為。研究動物行為超過半個世紀的唐納.格里分博士,也是《動物的心智》(Animal Minds)的作者,他最近指出,河狸是有思想的動物。他認為動物是有好惡感的理論越來越受到許多學者的認同。有關其他生命的感覺,甚至是否具有人類特有的認知的研究,正在學界澎渤地發展中。
福特是一個涉獵廣泛、思想縝密,視界廣闊,聞名全球性的科學家,他撰寫極多的科普書,而且均膾炙人口,他的精闢立論更令人折服,因之極受科學界與大眾讀者的推崇,被譽為「才華橫的作家」。他在本書中呼籲人類不但要重新詮釋其他生命隱而不現的現象,並且要重新「對待」其他的生命。因為所有的生命對外界的訊息與承受的壓力均有劇烈的反應,只是人類忽略、感覺不到、甚至否認這些事實,造成今日的許多生命受苦受難,而我們的社會更缺乏高尚的生命倫理對待它們。
作者利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並從「其他生命」的觀點出發,詮釋那些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生命現象。他書中的例證皆取自大空間及長時間演化下多樣的生命與生態系的科學研究成果。他解答生命科學界爭議已久的許多問題,包括微小的花粉粒精細結構之目的,阿米巴原生動物的冬眠過程。各種生命不但有其自身的「語言」,也有用來溝通的精緻與精密的感覺器官。它們在同種之間做出求偶、繁殖、互信、共享食物、警戒與敵對的溝通方式與肢體行動。多樣生命存在於這個地球的歷史遠超過智人為非作歹的歷史。尊重它們的生存權,不受人類的干擾的權利,是人類對待它們的起碼倫理。
作者觀察南太平洋的鼯鼠,北太平洋的鯨,西非的白蟻,巴哈馬的珊瑚礁,印尼的蘭花與泰國的蝴蝶,及利用其他多得令人想不到的研究資料,加上他對準焦點物種深入詮釋這些科學資訊,佐證他對生命有感覺的看法,在在都令讀者折服。他認為所有的生命之間及生命與其環境之間的互動產生了複雜生態網路,人不能置身度外。
人類惟有增加見識面、拉長時間的尺度看多樣的生命,不去橫加干擾其他生命聯合組成的生命網系統,虛心地認真去了解全球生命系統的運作。這些實踐都要從人類認清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的無知、無能與不要漠視周遭存生在的生命做起。人類必需剪破自行密織的文明之繭,投身於其他生命的中間,了解它們的語言、感覺與反應,用尊重的心態與做法接近所有其他的生命,這樣才能提升人際的倫理到所有生命的倫理層次,為共同的地球創造繽紛生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