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學傳入與「中國哲學」的建構.
第一節 哲學初現:明清之際傳教士的引介
第二節 肇始於日本的「支那哲學」與「支那哲學史」
第三節 哲學再現:近代教育體制中哲學學科的成立
第四節 「中國哲學史」範式的建立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正當性.
第一節 哲學的特殊性與普遍性
第二節 愛智之學的名義
第三節 西方哲學傳統與哲學危機
第四節 西方哲學史中多變的哲學型態
第三章 思想史、學術史、哲學史的重疊與區別
第一節 哲學、思想、學術互為重疊的情形
第二節 思想史的定義及其範圍
第三節 思想史混淆的譯名與定義.
第四節 哲學史、思想史、學術史的區分及中國哲學論述的問題
第四章 經學與哲學——學術型態變遷中的易學定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經學的特質:政治性與致用性
第三節 《周易》的原始功能及經學地位的提升
第四節 經學流派與哲學詮釋的可能性
第五節 新知識體系下的經學解體
第六節 從經學到哲學的轉換
第七節 易學作為第一原理的建立
第八節 小結
第五章 儒家性善論的哲學詮釋及挑戰
第一節 性善的實效層面與哲學層面
第二節 性善在哲學層面的挑戰
第三節 論諍的原點
第四節 「性」與「善」概念的兩個層面
第五節 圓善(德福一致)達成可能之條件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介乎哲學史與思想史的漢代哲學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哲學」一詞的界說
第三節 哲學史、思想史與學術史
第四節 哲學史與思想史中的漢代學術定位
第五節 勞思光的哲學觀點與哲學史觀
第六節 牟宗三的哲學觀點與哲學史觀
第七節 小結
第七章 哲人與明君:《淮南子》中的老學開展及其哲學史地位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道家」概念之釐清
第二節 評騭漢代道家的複雜性.
第三節 《淮南子》的哲學地位.
第四節 「生生之生」與「不生之生」:《 淮南子》形上性格的傾向
第五節 「無為之為」與「為之無為」: 《淮南子》「無為」的轉折
第六節 小結
第八章 氣化宇宙論的哲學史定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宇宙論的哲學定位與哲學尺度的衡定
第三節 氣化和諧的陰陽世界:從自然現象到社會秩序的解析
第四節 動態平衡的自然秩序與世界結構:陰陽五行觀念的合流
第五節 陰陽之上的終極存在:本體的探求
第六節 氣化宇宙論的解釋界限
第九章 魏晉玄學的基源問題及本體論概念
第一節 哲學史對「玄學」的接受
第二節 「玄學」概念的釐定
第三節 玄學的主題與分期標準.
第四節 魏晉玄學的界定.
第五節 玄學、元學、形上學、本體論
第六節 本體論“Ontology”的性質
第七節 玄學的基源問題:從才性到玄理
第八節 小結
第十章 從哲學史論述與哲學架構論牟宗三先生的《大乘起信論》詮釋
第一節 知識體系轉型中的《起信論》之爭
第二節 哲學史中的《大乘起信論》
第三節 「一心開二門」或「一心有二門」?
第四節 《起信論》「真心」與「妄心」兩種詮釋進路
第五節 小結:化二門歸於一心
第十一章 儒學中心的哲學史觀與哲學化的儒學
第一節 傳統學術的基源問題:務為治者
第二節 儒家為中心的哲學史觀
第三節 失真的佛教論述
第四節 入世儒學中的出世情懷
第五節 轉出的基源問題與學術形象
第十二章 學術史型態與哲學史型態:論宋明理學分系
第一節 道學的起點:洛學
第二節 道學、心學與理學
第三節 學術史中的理學分系
第四節 哲學史以本體論為基源問題的三系說
第五節 牟宗三借康德以證孟子之三系說
第六節 「道德情感」與「自律道德」所引發的爭論
第七節 哲學型態分系的其他可能
結論:中國哲學的發展
一、回顧
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