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無為而治
懂退讓能保全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委屈反能保全;
彎曲反能伸直;
低下反能盈滿;
破舊反能更新;
少了反能得到;
多了反會變少。
所以聖人守道,以此作為天下的法則。
不自我表現,反而凸顯;
不自以為是,反而顯著;
不自誇邀功,反而長久。
正因為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古時候所謂的「委屈求全」難道只是空談,人們應該遵守並以此為方向才對。(老子 第二十二章)
*
韓信胯下之辱
韓信是漢代開國的軍事統帥,他出身貧賤,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建立軍功之前的韓信,過著窮困而備受歧視的生活,常三餐不繼。
為了糊口,韓信只好到當地的淮水釣魚,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見他沒飯吃,便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這樣一連幾十天,韓信很受感動,便對老太太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老婆婆聽了很生氣,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韓信聽了很慚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由於家徒四壁,又無所事事,韓信常常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眼看待。一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又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單影隻,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便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稱「胯下之辱」。
自此韓信發憤圖強,日後輔佐劉邦取得天下,官拜大將軍,由市井小民一躍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而名傳千古。
*
老子講堂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意孤行,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老子說:一個物體容易彎曲就能保全,低窪之地則能被水充盈,當生物腐朽了反能生出新生命;能夠把握這個原則的人,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質,瞭解「道」之所在。反之,人就會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因迷失方向而產生迷惑。
曲則全,做人最難是委曲自己
因此,長壽的人往往以「道」作為養生的原則,同時注重精神上的修養。具體的做法是:不固執己見,才能全面明察;不自以為是,才能明白是非;不自我誇耀,才能顯現功績;不自高自大,才能有所長進。正因為他不隨意與人抗爭,所以天下無人能和他爭。
人也是這樣,做人最難的就是委屈自己。大多數人認為,做人就是一種自我表現,如果無法得到多方肯定,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生。
人的精神固然可以剛強如磐石,但是往往最先繳械投降的是我們的肉體。如果我們的身體失去了彈性,那麼身體的死亡,就能使我們的精神戛然而止。所以,保持身體的柔軟是養生所必需。老人的身體大多僵硬,而養生的前提,則是使身體保持像嬰兒一般柔軟。
瑜珈與老子天人合一觀不謀而合
談到使身體柔軟,最好的方法就是練習瑜伽。
瑜伽在印度已經流傳了五千年甚至更久,是印度悠久智慧的結晶。瑜伽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時期,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三千年以前。五千年來,它一直是體現印度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時代多次變遷,在各階層流傳,甚至於在十二世紀末徹底滅亡。在七世紀開始傳入我國西藏後,自十二世紀開始,西藏成為瑜伽新的搖籃,練習者秘而不宣,自十九世紀以來陸續輸入世界各地。
瑜伽的出現和發展,一直與印度的生活方式和認識密切相連,是一種基於一些行為準則的生活禮儀,它的目的是使身體和精神之間完美平衡發展,以使身體內外間完全和諧。它是一種超世俗的探求。瑜伽也可以稱作是一種與宇宙和諧共處的藝術,這與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謀而合。
身心柔和有助恢復健康
「瑜伽」在梵語中意義為「結合」。對於腳步匆匆的現代人來說,如果不能學會放鬆心境與柔軟身體,就會引發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病變,像心血管病、高血壓病等。不僅如此,人體在腦部疲勞的時候,很多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使人陷入疲憊、無精打采的亞健康狀態。
而瑜伽正是一種有意識地調整呼吸,以身體姿勢達到全身平衡,並恢復身體自癒能力的訓練。無論是老子還是古印度的聖人,他們所闡述的身心柔和的道理十分相似。可見,老子所謂的「曲則全」不是一句空話,是可以被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去實踐的方法,委曲求全才能在為人處事上出於至誠,對待身體才能圓滿周全,其結果自然是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讀後語
一般人對於事物的追求,往往急功近利,只貪求眼前的喜好。老子則告訴人們,要伸展視野,既觀賞枝葉的繁茂,同時還應注意根底的牢固;有結實的根,才能長出茂盛的葉來。(亞歌)
常人總喜歡追求事物的顯相,芸芸眾生莫不汲汲營營於求「全」求「盈」,往往因此引起無數紛爭。老子認為求全之道,在於「不爭」,不爭之道在於「不自現」。(有鳳來朝)
老子智慧果
一個物體容易彎曲就能保全,低窪之地則能被水充盈,當生物腐朽了反能生出新生命。
清心寡欲,靜以養生
-------老子認為只有虛靜可以養心、可以避禍、可以胸懷大志、可以高瞻遠矚,可以瀟灑人生。
虛無,就是萬物的盡頭;
靜止,就不會偏離萬物的根本;
萬物生長由繁入簡,最後又回到本源,這稱做「靜」。
「靜」就是回歸到生命的起點,
回到生命的起點,是永恆不變的規律。
智者了解自然法則並遵行它,
不智者背離道,則易遭致災禍。
遵循正道,就能包容一切;
能包容一切,就能大公無私;
能大公無私,行事可合乎天道;
能合乎天道,則順應自然法則;
順應自然法則,才能確保終身長治久安。(老子 第十六章)
*
神秀與慧能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翹首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
弘忍漸漸地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反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
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透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這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裏的和尚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裏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裏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到真諦啊。
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就可以看出慧能是個大智慧的人,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傳承慧能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裏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
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一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
老子講堂
「致虛」必「守靜」,因為「虛」是本體,而「靜」則在於運用。任繼愈說:「老子主張要虛心,靜觀萬物發展和變化,他認為萬物的變化是循環的,變來變去,又回到它原來的出發點(歸根),等於不變,所以叫做靜。既然靜是萬物變化的總原則,所以是不變(常)。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
虛靜,老子養生重要原則
萬物演化儘管繁雜,但最後還是回歸到其賴以生存之「道」。人的壽命有限,人如果善於順應這個規律,懂得養生,就可以延年益壽。這好比蠟燭有長有短,即使一樣長的蠟燭,如果把一個放在大風之中,一個放在燈籠之內,可想而知,放在大風之中的蠟燭應先熄滅,所以,要想健康長壽,就不能不懂得養生之道。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乃萬物之本。虛靜,自然也就成了老子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
維持清淨不亂的態度,保持旺盛的生機。口吐濁氣,鼻引清氣,四肢臟腑皆受其潤。如山之納雲,地之受澤。若練得氣通,則百病不生。
禪定,如暗室放光
什麼叫靜慮?
靜慮又叫禪定,是佛、道兩家在閉關時常用的方法。禪定是指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禪定必須先由「入靜」開始,到了「寂靜」則達到忘我的境界。然而,坐禪要進入禪定的境界,則必須身心靈合一,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潛意識的障礙。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記載:「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讀後語
必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否則就會自損身體健康。而人之神有如濁水,靜之徐清,妄耗精神,自身的壽命就會縮短。當然,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求人們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少一些私欲,這樣就可以「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水之源)
虛靜自然是老子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老子認為,人應以虛靜之道來養生。養生應清除心中的各種欲念妄想,使心神安守於內,當欲念妄起致心神不寧,人的健康就會受損。 (黃德)
靜以養生。有人說,老子可能是由於做靜功時深得其中的奧妙,才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哲學的觀點,並希望用以治國安民。例如,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論述,成為後世養生家們經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經典的練功訣竅。(靜心)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老子之所以能夠活到一百六十餘歲,得力於他十分重視「長生久視之道」,甚至把養生治身置於治國平天下之上。老子所倡導的養生原則,在先秦以前的兩千多年氣功養生史上,曾經產生過極其重大的影響。(子玄)
老子智慧果
老子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乃萬物之本。因此虛靜成為老子養生的重要原則。
無為則是大用
-----高以下為基礎,貴以賤為根本,有以無為用
車輪必需用三十支直的木頭,插入中間軸心,車輪才有作用。
製造盛物的器具,要留個中空的地方,器具才能盛物。
建造房屋,開鑿門窗,要留空間才能住人。
所以,有形的東西是給人使用的;
無形的空間,才是活動的地方。
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可是中空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通行無礙。
所以「有」帶給人很多的便利,
正是因為「無」發揮了「有」的作用。(老子 第十一章)
*
馮諼客孟嘗君
齊國有位名叫馮諼的人,生活貧困,養活不了自己,他讓人轉告孟嘗君,說願意到孟嘗君門下作食客。孟嘗君問:「馮諼有何愛好?」回答說:「沒有什麼愛好。」又問:「他有何才幹?」回答說:「沒什麼才能。」孟嘗君笑了笑,說道:「好吧。」就收留了馮諼。
那些手下的人眼看馮諼看似沒有才能,所以只給粗茶談飯他吃。過了沒多久,馮諼靠著柱子,用手指彈著他的佩劍唱道:「長鋏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沒有魚吃啊!」手下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就照一般食客那樣給他吃吧。」又過了沒多久,馮諼又靠著柱子,彈著劍唱道:「長鋏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出門連車也沒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這話告訴了孟嘗君。
歌長鋏歸來,抒發心志
孟嘗君說:「就照別的門客那樣給他備車吧。」於是馮諼坐著車子,舉起寶劍去拜訪他的朋友,並且說道:「孟嘗君把我當客人一樣哩!」後來又過了些時,馮諼又彈起他的劍唱道:「長鋏啊,咱們還是回去吧,在這兒無法養家。」左右的人都很討厭他,認為這人貪心不足。孟嘗君知道後就問:「馮先生有家人嗎?」回答說:「有位老母。」孟嘗君就派人供給馮諼母親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
此後,馮諼就不再唱了。
為君散財買義
後來,孟嘗君拿出記事的本子來詢問他的門客:「誰熟習會計的事?」馮諼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並簽上一個「能」字。孟嘗君見了名字感到很驚奇,問:「這是誰呀?」左右的人說:「就是唱那‘長鋏歸來’的人。」孟嘗君笑道:「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虧待了他,還沒見過面呢!」
立即派人請馮諼來相見,當面賠禮道:「我被瑣事搞得精疲力竭,被憂慮攪得心煩意亂;加之我懦弱無能,整天埋在國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卻並不見怪,倒願意往薛地去為我收債,是嗎?」馮諼回答道:「願意去。」
於是套好車馬,整治行裝,載上契約票據動身了。辭行的時候馮諼問:「債收完了,買什麼回來?」嘗君說:「您就看我家裏缺什麼吧。」
馮諼趕著車到薛,派官吏把該還債務的百姓找來核驗契據。核驗完畢後,他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債款賞賜給欠債人,並當場把債券燒掉。百姓都高呼「萬歲」。
馮諼趕著車,馬不停蹄,直奔齊都,清晨就求見孟嘗君。馮諼回得如此迅速,孟嘗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見他,問道:「債都收完了嗎?怎麼回得這麼快?」馮諼說:「都收了。」「買什麼回來了?」孟嘗君問。馮諼回答道:「您曾說,看我家缺什麼」,我私下考慮您宮中積滿珍珠寶貝,外面馬房多的是獵狗、駿馬,後庭多的是美女,您家裏所缺的只不過是『仁義』罷了,所以我用債款為您買了『仁義』。
孟嘗君道:「買仁義是怎麼回事?」馮諼道:「現在您不過有塊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撫愛百姓,視民如子,而用商賈之道向人民圖利,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債款賞賜給百姓,順便燒掉了契據,以至百姓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用來為您買義的方式啊。」孟嘗君聽後很不快地說:「嗯,先生,算了吧。」
運籌帷幄報君恩
過了一年,齊閔王對孟嘗君說:「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當作我的臣子。」於是孟嘗君遭放逐,他只好回到領地薛去。還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攜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嘗君到來。孟嘗君見此情景,回頭看著馮諼道:「您為我買的‘義’,今天才見到作用了。」
日後在馮諼巧妙借力使力計謀下,終使得齊閔王盡棄前嫌,親派太傅以千兩黃金迎回孟嘗君擔任齊相。
孟嘗君在齊當了幾十年相國,沒有遭到絲毫禍患,馮諼運籌帷幄功不可沒。
*
老子講堂
在「馮諼客孟嘗君」故事中,看似無用的馮諼,客居人才濟濟、滿座貴客的孟府,看似無一用而遭人恥笑。不過在高朋滿座,擁有食客三千的孟府,當面臨關鍵時刻,使孟嘗君自危難中得以脫身的貴人,竟是當初看似百無一用的卑微門客。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不能為虛無的表象所迷惑,外表華麗的,可能一無是用;而看似無用的,卻充實飽滿。
「有」的表相是「虛無」
人們都喜歡擁有,而不願意失去。其實,擁有和失去只是一種現象而已,並不是事物的本質。人世間一切現象都只是一種功用,前提就是「虛無」。
老子們舉例說明「虛無」的作用。老子說:「三十根輻條共繞聚一輪轂,有了轂中的空虛處,才有了車的作用。揉合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其間的空虛處,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其間的空虛處,才有了房屋的作用。」老子的結論是:「實有」之有效,是因為「虛無」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