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序
老友克華先生與我相識十多年,也是常一起評鑑古蹟,一起開會而結下的緣。在言談間,他表現得極為熟識而有自信,對台灣古蹟及文史的興趣極高,且有獨到之見解,令我感到欽佩。1999年我受台北縣政府之委託,主持淡水理學堂大書院及馬偕墓兩 古蹟之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特別商請克華先生相助,為這兩本報告書撰寫歷史沿革之研究,替報告書增輝許多。第二年他不幸意外中風,雖然身體行動略受影響,但仍不減學術研究熱誠,我們還是常在古蹟評鑑會議上碰頭,深深為他能漸趨康復而感到安慰。
克華先生受過嚴謹的歷史學訓練,由他以輕鬆的筆調,深入淺出地對台北縣的古蹟娓娓道來,我讀了這本《古蹟探源》文稿,為其內容的多樣與文字的生動描述所吸引,一口氣讀完它。事實上數年前在專欄連載時,我只有斷斷續續看過。這次,克服困難將它結集成書,令人對克華先生的學術涵養與性情中人氣質更加了解。
「古蹟」無所不在,時間上的「古」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蹟」字則指可觸可摸之物質文化,高大的寺廟與低矮的草房,如果能鑑定出來代表某個時代之特色,則其價值無分軒輊。古蹟後總有一些故事,可能攸關國際事件,如淡水紅毛城。也可能事關外國人,如馬偕墓。當然也可能只是匹夫小民的故事,無論如何,「故事」仍需要人來講。克華先生這本書就抓到了說書人的韻味,對台北縣的古蹟老街舊地名與晚近之發展,來龍去脈,述之甚詳。我是淡水忠寮人,特別對書中所述淡水燕樓祠堂、古厝及古街感到親切。克華先生頗為念舊,在五股的林熊祥墓側有一座福州式涼亭,出自台灣古蹟仙林衡道教授之設計,克華這本書亦語帶尊敬鄭重地介紹它。而面對近年都市急速發展,古蹟遭到破壞,令人有無力之感,克華亦擲筆長嘆。顯露出他對本土文化用真性情關心的胸懷。在書出版之際,希望我寫篇序,拜讀之餘,我樂於向讀者推荐。
2007年11月李乾朗
林序:從那最初的起源開始說起
克華兄終於要出書了!而且邀我為序。
《古蹟探源》中收錄的文章是他多年應邀,在我主編的台北縣救國團刊物《青年世紀》(北縣青年)同名專欄中的文章,每期一篇,多年累積下來,數量可觀,但就是未見集結出版,今天終於有機會付梓,這不但是克華兄個人心願的完成,就我個人而言,既可以憶往,同時可以藉由本書之出版「溫故知新」─一溫當時主編及設計這個專欄的盛況,一溫我和克華兄認識之最初,這也是另一種「探源」。
人際交往說來奇妙,我和克華兄「認識」幾達二十五年,但真正見面只有二次。我自72年開始主編《青年世紀》,並偶而替救國團籌辦「文藝營」或「編輯研習營」,在一次籌辦「文藝營」中,克華兄應邀授課,並導覽林家花園,因而有幸認識,這也是我們見面的第一次,並因此開啟多年來的文緣,奇妙的是,後來大家都忙碌,雖然常在電話中邀稿、討論專欄內容及賡續問題,但卻是分淺緣慳,見面機會少之又少。後來我由新泰國中轉到板橋高中,再到武陵高中服務;而克華兄亦經歷人生許多起伏,身體抱恙,彼此中間有一段好長時間很少聯絡,一直到最近此書要出版,克華兄素念舊情,囑我作序,並得知克華兄身體硬朗,教職穩定,桃李遍布,真乃三幸同存,故敢不揣淺陋為本書之出版簡單說幾句慶賀的話,並回憶這一段特殊的邀稿過程及認識「佳話」。
近來社會開放,民智日盛,選舉造勢不斷,「愛台灣」及「本土」成為朝野攻防的重點,甚至超過政見,這絕非人民之福,既模糊選舉主軸,更是對真正「本土」的褻瀆。個人以為,要瞭解真正的「本土」,要真正的「愛台灣」,不如從「古蹟探源」開始,探索古蹟的起源及其時代背景,並瞭解古蹟對家鄉人民的意義或影響力,進而能欣賞古蹟之美,培養尊重及愛護古蹟的態度,不只介紹其年代、流派與物件的裝飾意義,更進一步體會古蹟與社會之對應關係或是古蹟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換言之,保存古蹟,品味古蹟之美,需兼顧社會文化價值性、物件藝術性、時間性,能如此才表示一個地方真正尊重歷史,重視古蹟,也才是真正愛台灣。
克華兄大作以淡水河為經,以古蹟本身的實體之美、建造的歷史溯源,及古蹟對當地庶民文化的影響與對應為緯,穿插各地軼聞妙事,並旁及地名來源、老街風華,蒐羅耙梳詳贍,內容淺顯易懂,是一本值得也是適合所有「愛台灣」的人閱讀,以另一種方式瞭解台灣之美,表達真正「愛台灣」情操的書。
本書文章在《青年世紀》發表時採由淡水河口溯流而上的撰寫方式,有「追本溯源」,不忘所從來之意,希望青年學子在追求文明及科技迷眩同時,亦能不忘本,知道自己歷史淵源,瞭解生活周遭蘊涵的文化資產,進而培養愛鄉土與自己安身立命所在的「文物」及「文化」的情操。
遺憾的是本書光只台北縣一地,內容就已如此浩繁,無法再容納其他縣市古蹟,個人相信以克華兄之學養,將來更應該續及他縣,將全省古蹟「探源」殆盡,如此不但對古蹟維護及介紹可以竟其全功,亦可以在「愛台灣」議題不斷延燒之今日,提供較中庸及正確的思考方向,而避免口水大戰。
古蹟雖久而彌新,同樣的,本書的出版雖延宕多時,但「好酒沉甕底」,祝福克華兄一切如意,也願本書之出版,能喚起大家對古蹟維護的重視及欣賞古蹟之美。
林繼生
(序者為武陵高中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