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具有良好的品格、出眾的成績、優秀的能力,長大以後能夠出人頭地,功成名就,集光環與榮耀於一身。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叛逆、說謊、自卑、敏感、任性、懶散、生活自理能力不足、花錢如流水、不懂禮貌……
該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又怎麼幫助孩子戒除壞的習慣?這是天下父母都關心的話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只把焦點聚集在孩子的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習慣的培養,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當然,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問題是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去培養。為了讓廣大家長朋友們了解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途徑,我們特意編寫這本《63個好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與父母分享。
這本書從生活中多數孩子的實際情況入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來闡述,內容廣泛而詳盡,相信會成為父母教養孩子必不可少的法寶。
「好習慣對兒童來說是命運的主宰,是成功的軌道,是終身的財富,是人生的格調。」這是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孫雲曉先生說過的話。是的,一個人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對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好習慣是成功者的朋友,壞習慣是失敗者的朋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得益於好習慣的鼎力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壞習慣責不可卸。因此,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在孩子的習慣培養上做足功課。
27喜愛閱讀的習慣
閱讀,讓學習變得妙趣橫生。但別以為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而然地重視閱讀,因為讀書是一種習慣,需要從小教養。如果家長不能讓孩子領會讀書的樂趣,他是不會喜歡閱讀的,但他一旦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自覺地不斷閱讀、盡情地暢遊知識的海洋。
孩子小時候往往特別喜歡纏著大人說故事,卻不願意獨立去「閱讀」書中的故事。這種時候,家長千萬別急著把書本「丟」給孩子,而要想辦法讓他快樂、輕鬆地愛上閱讀。如果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提高他的觀察力、想像力、知識轉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能提高他的整體素質,終身受益。
對孩子來說,身邊許多事物都是新奇的。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家長要順應他的探究欲望,為他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機會。依孩子的年紀和心理特點,把握閱讀時機,安排合宜的閱讀計畫,使孩子快樂閱讀、汲取書中的知識。
選擇孩子喜歡的書
許多家長不知該為孩子選擇什麼讀物,我們在此建議:挑選故事情節較簡單、畫面較清晰、重點較突出的書籍。有時可以講一些孩子一直以來都很感興趣的老故事,在這些熟悉的環節上多提出幾個問題讓他回答。這不僅能夠激發他想要再聽新故事、再圓滿回答問題的求知欲和成就感,還能夠在無形中調動他的閱讀積極性。
為孩子「大聲」讀書
為孩子「大聲」讀書,是教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這裡所說的「大聲」並不是發出很高分貝的聲音,而是讀出聲音來,讓孩子清楚聽見。為孩子「大聲」讀書,在西方是一種長期形成的傳統,許多電影、電視中都能見到這種場面。1979年,有一位升格為爸爸的美國畫家兼專欄作家崔利斯(Jim Trelease),有感美國兒童閱讀水準普遍下降,極力宣導「為孩子『大聲』讀」。其實,教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為孩子「大聲」讀書,有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中國人傳統的背誦經典就很有效。但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家長多是上班族,很難在孩子的閱讀方面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堅持每天為孩子「大聲」讀書,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了。這種習慣,至少要堅持到孩子小學畢業為止。
寓教於閱讀中
天生愛閱讀的孩子不多,卻沒有不愛玩的孩子。在觀念上,不少大人把閱讀或其他學習活動看得相當嚴肅,例如,常有人說:「玩有玩的樣子,讀書有讀書的樣子。」其實,在他們意識裡是把「教」與「樂」當作兩件對立的事情來看待,否則為何說「寓教於樂」而不說「教即是樂,樂即是教」呢?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本來就是一種遊戲,將文字、圖畫與相關的聲音、觸覺演化成有趣的故事和深入淺出的知識,特別是有些立體書,本身可以充當道具,邊講邊玩。因此,如果能夠讓孩子邊玩邊養成閱讀習慣,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好習慣備忘錄
孩子上學之後,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要及時抓住這個機會,盡可能提供適合的閱讀材料,例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或是淺顯的唐詩,也可以是上幼稚園時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優良的兒童作品等。開始時,盡量挑選篇幅短小、富有情趣的讀物,這樣,可以將「閱讀」變為「悅讀」,使孩子樂意為之。
閱讀非僅是人文素養的基礎,雜誌《科學人》更指出:閱讀、書寫與口語溝通能力是科學素養重要的一環。科學家必須「利用閱讀與書寫來探索科學現象」,因為所有的探索都奠基於先前的探索,而前人的研究與論證皆記錄在文章裡。因此由探索驅動的讀寫練習不是被動的吸取科學資訊而已,而是主動理解科學的過程。
親子共讀是現代教養的顯學,目前坊間有許多相關書籍,分享如何讓「閱讀」產生更有意義的運作、怎麼「讀書」、怎麼「與他人討論」所讀的書,甚至每個過來人都能列舉出不同的「私房書單」,希望給家長選書時多一些參考。
英國卡內基文學獎得主艾登.錢伯斯(Aidan Chambers)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強調家長要「做一個有協助能力的大人」,建議家長營造、規劃兒童的閱讀,教導孩子如何閱讀和分享,進而在閱讀之中尋找創意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