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陶冶品格需要時間
在這個階段是建立孩子品格的最佳時期,但在建立品格之前,要教養孩子先學會管理情緒,讓他們在穩定的情緒中,從軟弱成長為強壯,從膽怯成長為勇敢。有了穩定的情緒後,才能夠培養出良好的品格。不過,不論是學習情緒管理或陶冶品格,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到效果,因此父母們必須要有耐心教導孩子,不要孩子還沒有學會自我情緒管理,父母卻先情緒失控。
學習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是孩子生存的基本技巧
教導孩子如何管理情緒,是父母一項嚴苛的挑戰,也是很重要的職責。教導孩子情緒管理的兩個終極目標有二,一為孩子必須學會認清情緒和焦慮感,二為孩子有能力依照自己的性情撫平不悅的情緒反應。管理情緒是孩子生存的基本技巧,當學會了這項基本技巧後,他們不只可以與人融洽相處,同時也會樂於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建立良好的自尊與自我感覺。
人類性格研究人員均認為,孩子在肢體、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反應,與「性情」(temperament)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所謂的「性情」是指,打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持續出現的行為和情緒反應,當然,基因構造也是形成這些行為與情緒反應的部分原因。這裡所說的「性情」,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孩子的個性。通常,父母只要觀察孩子對事情的反應,態度是溫和或強硬;與人相處懂得尊重與自律,或容易與人同流合污,就能夠分辨出每一個孩子的不同個性。
在雙胞胎兒子出生以來,海茵和丈夫訝異的發現兩個兄弟在個性上的差異。他們的飲食習慣不同、興趣不同,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反應也不同。哥哥西亞平時雖然表現得個性溫和,但卻是個主是個主觀意識強又有攻擊力的孩子,情緒失控時就會亂發脾氣,或強迫別人順從他;但弟弟西維恰好相反,他個性異常敏感、感情容易受傷,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會以哭鬧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面對這兩個性格差異如此大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協助他們好好成長呢?每次看見孩子情緒失控的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時,海茵和丈夫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只希望能將所有控制情緒的技巧通通教給他們,好讓他們及早停止那些令人苦惱的舉止。他們向心理專家求助,專家建議他們,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教導他們學會「自制」能力
以遏止孩子情緒失控時所做出的不當行為,同時父母也和孩子建立互信的關係,並讓孩子最終學會管理自我的情緒。
針對不同性情的孩子,自然得應用不同的教養技巧!像西維這樣敏感到幾乎是退縮的個性,對他的教養方式自然與對西亞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說,對待西維必須要以溫柔但不失嚴格的方式,而對待西亞則必須以簡潔且強勢的方法,不能留給他討價還價的空間。只要用對的教養方法,假以時日,相信一定能見到這對雙胞胎兄弟開始有能力自制,並循序的學會情緒管理的技巧。
專業機構研究發現,「穩定的情緒」是提升孩子自尊的基礎。情緒容易起伏不定的人,最有可能沉迷無法自拔的負面處境中,經常出現焦慮、發脾氣、或遭遇挫折,不然就是覺得無聊與抑鬱寡歡的情緒。因此,父母最好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導他們如何冷靜卻又不失去對生命的熱忱。
懂得情緒管理才能自我認同
無數的個案證實,當教導方法是配合而非抵觸孩子的本性時,就能幫助孩子開創一條寬廣的路,並提升他們未來成功的機會。只要用對的方法,那麼不論是西亞、西維或其他正在學習管理情緒的孩子,你都可以確定,終有一天他們會發現自己真的可以不受情緒的擺佈,並對自我的感覺越來越好。而一個懂得自我情緒管理的孩子,將具有如下這些美好的能力:
․他們懂得如何表達自身的需求。
․他們知道如何緩和起伏的情緒。
․他們能夠改善自身的人際關係。
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情緒管理,等於協助他們對建立更良好的自我感覺,並了解、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懂得自我情緒管理的孩子,不會質疑自己的定位,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他們心中的想法會是:「我覺得我現在這個很好,沒有理由要討厭自己。」、「我有能力讓其他人瞭解我的需求,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幫助我。」、「我真的很愛爸媽,因為他們確實瞭解我的個性。」
想想看,孩子若能做到自我情緒管理,這將是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同時也可以讓父母在教養的工作上輕鬆許多。教導孩子情緒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他們認識真正的自己,並讓他們懂得依照自己的個性,運用健康的方法,減少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克服恐懼情緒
孩子到了六、七歲以後,可能開始會被許多幻想下的恐懼而感到痛苦,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缺乏應付現實生活中事物與危險的技巧,例如,他們不知道如何安全使用電器產品,不知道車輛與火災的危險。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躲在牆櫥裡的鬼魂,或躲在床底下的怪物等等,這類因想像而引發的恐懼。此外,他們的恐懼還有可能來自於缺乏自信,認為自已不夠好、不夠勇敢、或不夠強壯而起。
孩子到了八歲以後,自信心漸漸的建立,又得到所需的獨立感時,不再像七歲時期那麼內向、容易擔心,因此那些幻想下的恐懼感自然會漸漸的被克服。不過,這個時候他的恐懼感會轉向現實方面。例如,他們會開始害怕自己比不上別人,跟別人吵架時會吵輸對方,害怕功課不好、考試失敗,更在乎朋友或同儕對自己的看法。
這些現實方面的恐懼感會不斷的困擾孩子的情緒,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父母們最好不要刻意拿這方面的話題,來恐嚇孩子、製造孩子的不安,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傷。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於書籍或電視上那些可怕、恐怖的畫面感到恐懼,轉而開始喜歡一些比較刺激的故事,甚至有些孩童還很愛聽鬼故事,更有時候,他們會頑皮的把這些故事再講給朋友或兄弟姊妹聽,只為了想看到對方恐懼的表情,或者躲在隱蔽的地方惡作劇嚇人。
不過,這個時期的孩子也開始學習以實際行動去消除他們的恐懼感,例如,他們會提起勇氣一探令他們害怕的黑暗處,證實那裡真不可怕,一切只是自己的幻而已,等到他們得到證實之後,便會很大聲的說:「我去看過了,那是騙人的啦,那裡一點都不可怕!」。
也許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如果你覺得可怕,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但是這種教養方法似乎並不適合這個階段。相反的,父母應該要尊重孩子的心情,並利用這個機會培養小孩正確的判斷能力,一步一步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一旦克服了微小的恐懼後,便可以培養他們克服較大恐懼的勇氣。
幫助孩子思考如何自我排解
學習情緒管理對孩子而言是個長期抗戰。每天,甚至每個小時,他們都會面對各種不同的處境。由於沒有足夠的技巧因應多變的情緒,因此在面對處境之初,他們的父母必須陪在他們身邊隨時扶他們一把,給他們建議或提示。例如,父母可以建議孩子,「你可坐下來看幾分鐘報紙,也許你會覺得舒服一點。」或者「來幫我整理一下花園,也許能夠幫你忘掉和同學吵架的壞心情喔。」
這些在父母協助下學習情緒管理的孩子,就像一顆顆「希望種子」,日積月累後,他們自然會懂得舉一反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而這不正就是所有父母所期待的結果嗎?孩子並非天生懂得情緒管理的各種技巧,只有父母從旁協助,他們才會逐漸知道如何自我排解不悅的情緒。
八歲的小萍是個乖順溫和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個性有時候會遭到學校裡某些學生的欺負。幸好,小萍的父母很具備新的教養觀念,自從小萍六歲開始,便灌輸她如何自我排解不快樂的情緒。如今,每當情緒低落時,她很自然的會拿起書本閱讀,因為看書可以讓她的心情平靜。
生性害羞的米恩總愛黏著父母,他的爸媽為了改善兒子害羞、黏人的問題,每天暑假時都送他去參加夏令營。只是,隨著參加夏令營次數的增加,米恩思念父母親的情況不但沒有減緩,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在父母耐心的引導下,現在十一歲的米恩已經變得不一樣了,他不再逃避負面情緒,而是選擇坦然面對,並且提早做好準備。自從去年開始,當夏令營的日子快來臨時,他會提前要求媽媽為他準備好個人用品袋,裡面包括了文具、信封與信紙。他很感謝爸媽給他「寫家書」這個建議,不但可以幫助他排解情緒,又可以和父母保持聯繫,感覺好像沒有真正離開父母一樣。
孩子並非天生懂得管理情緒的各種技巧,唯有父母從旁協助,他們才會逐漸知道如何自我排解不悅的情緒。雖然過程中他們也許會遭遇一段難熬的過渡期,難免還是要嚐些苦頭,但是,他們最終會知道如何自制。父母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對他們而言可能是至寶,甚至還會努力的記住那些話,如此一點一滴的累積,漸漸的,他們越來越知道如何排解不悅的情緒。孩子的神情越愉悅、平和,代表他們對自己更有自信,而且正在逐步發揮本性的潛能。
品格陶冶
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對是非善惡的了解還不夠穩定,隨著與外界接觸範圍越來越寬廣,他們會發現外面的世界與他們自幼所尊守的規範不一樣,在外面的世界裡,有人會說謊、欺騙、偷竊,有人固執、偏見,有人講話粗魯,而且許多人對生命的看法也都不同。
隨著孩子離開最單純的家裡進入學校,他們的生命也開始進入較複雜的歷程,他們發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對事情與價值的判斷力也容易受影響。為了鞏固孩子的是非善惡之心,你必須更謹慎的教導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所面對的惡的誘惑往往勝過良知,使得他迷失或誤入歧途,所以你必須態度堅定的管教他們,從旁協助、指引他們方向,慢慢培養他們堅定的正向良知。在對孩子的指引之餘,父母的自我要求與規範也會對孩子深具影響力,父母的良知標準無形中會成為孩子的標準。當孩子在面對善惡是非的抉擇時,良知會發出信息,引導他們走自己的路,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也不致走錯路。
維持權威有助於孩子的美德教養
阻礙孩子學習尊敬長者的阻力有很多,有時那些阻力甚至是無法抗拒的,但是我們不該也不必放任孩子的無禮態度,應該積極的將孩子導回正軌,協助他們重新以正面的角度與長者應對。
現在的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再理所當然可以指使孩子的一切,再加上父母往往過於講求自由、民主與人權,最後卻變成了放任、縱容,導致孩子難以管教,有太多太多的社會因素使我們的地位一再下降。各種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超越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驅使孩子爬到父母的頭上。
為了教導孩子懂得尊敬長者,父母必須維持自己對孩子應有的權威,清楚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根據調查顯示,在美國,只有百分之十九的大人肯定父母會是孩子的好榜樣,或者有能力教導孩子明辨是非。簡言之,絕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清楚自己教養孩子的期望是什麼?就連教養專家中也少有人會想到這個問題。
所以,請你花點時間仔細想想,你認為有哪些美德是一定要灌輸給孩子的?想清楚你的教養期望後,不論孩子的年紀多大,從下一秒開始一點一滴灌輸給他們,而且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開以身作則,樹立他們學習的好榜樣!你必須以身作則、有耐心且長期教誨他們才行。倘若父母能夠言行一致,對孩子整體的人格成長將有很大的助益。因此,父母們現在就問一問自己「我的教養期望究竟是什麼?」。
期望什麼,就教什麼。維持父母對孩子應有的權威,並不表示父母必須得成為獨裁者。相反的,具有權威的父母會很清楚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能夠適時的指導孩子,還能隨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同時,具有權威的父母會盡力傳授給孩子有用的價值觀,藉此加強並保護孩子的本性,並維繫親子間的情感。《美國醫藥學會期刊》曾經提到,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清楚,孩子越知道哪些事必須格外小心謹慎。顯見,父母清楚的期望,能夠加強親子關係,也可以作為將來孩子是否學壞的指標。
雖然父母維持對孩子應有的權威,清楚知道教養的期望,但對孩子的態度卻要充滿溫情,讓孩子明白你們是非常明理卻不放縱他們的父母,而且會不時的鼓勵他們。想維持對孩子的權威,除了要有清楚的期望,你還必須有一套適合孩子的教養技巧,運用適合孩子性情的教養技巧,加強你對他們的期望,讓他們願意聆聽你的教導和你保持親密關係。專橫霸道的教養方式,或過度鬆散、放任的方式都無法得體的管教孩子,也會讓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毫無地位可言。教養孩子務必先考慮他們的性情,如此,才會找出與他們溝通、相處的方法。
教導孩子學習與長者相處
教導孩子學習與長者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孩子製造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從生活中去學習與體驗。父母可以和其他家長組成一個小聯盟,或者找幾位願意幫助孩子的親朋好友,透過團體一同集思廣義的力量,製造各種機會磨鍊孩子,讓他們逐漸學會如何和大人相處。
不再害怕和大人對話
想要縮小孩子和大人之間的 鴻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大人們認為親切的言行舉止,其實都不自覺的在剝奪孩子的隱私權。例如,大人們常常會冒冒失失的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得如何?」、「有個弟弟和你作伴,你感覺如何呢?」、「你喜歡上回我們送你的禮物?」
這些話對大人來說雖然理所當然,但其實對孩子而言並不容易回答,尤其當孩子所記得的只是前幾天小明尿褲子這類的事情時!通常,大人們一旦發覺孩子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或反應不友善,便會自圓其說的幫孩子編理由或找藉口,「哎呀,他還太小啦,不明白我的意思。」
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當孩子還不具備對話的能力時,勢必會和大人格格不入,尤其是那些非常害羞的小孩,更會視與大人對話為畏途。每一個年幼的孩子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引導與學習,才能懂得如何與大人對話。
孩子的確需要父母與長輩的協助,而父母、長輩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方法協助他們。例如,事先幫孩子想好他們接下來可能會面對的處境與問題,並幫他們想好回答的方式,接著與孩子練習一次角色扮演,便可以輕輕鬆鬆地幫助他們化解問題,讓他們不抗拒與大人對話。假如孩子面對的問題是父母事前沒有預想到的,而父母又發現孩子正被其他大人們的問題感到不知所措時,父母此時大可直接介入,代替孩子回答問題或者轉移話題。
事先幫孩子預想問題的答案,並與孩子演練一次,或許在一開始會令你覺得矯揉造作,但一段時日後,當你會驚訝的看到孩子的進步,並且隨著與你的演練次數越來越頻繁,他們學到的「技巧」越來越多時,孩子也就不會再畏懼與大人聚會、對話了。
相信值得信賴的大人
當孩子遭遇麻煩時,能不能夠突破困境的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能不受到「大人總是反對孩子」這類陳腐觀念的限制,勇敢於向大人求助。其實,現代的孩子不喜歡與大人互動,或覺得與大人相處令他們感到不自在,有極大的原因是他們不認為大人是值得信賴的夥伴。孩子需要不時的鼓勵,才能逐漸敞開心房,自在的與身邊的大人溝通。
協助孩子運用各種溝通技巧和大人溝通,是身為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做個令人賞識的孩子,他們要學的不只是懂得如何與大人溝通、互動而已,他們還要學習如何分辨哪些才是值得信賴和可親近的大人。父母們永遠要記住,你的教養目標之中有一項重要的挑戰是:讓孩子相信大人是友善和具同情心的,而要改變他們對大人的既定印象,或對與大人相處的抗拒,最好的方法就是,安排他們認識一些和善、願意伸出援手且隨時都聯絡得到的大人。
一旦孩子認定某個大人可以信賴,可以自在的與此人互動,父母便可以進一步幫孩子安排和這位大人更深的互動。例如,當孩子覺得班上的導師是一位值得信任的老師時,父母不妨建議孩子多利用早自習前或放學後的時間多與老師互動。國小時期的孩童,是第一次進入人生比較寬廣且複雜的人際環境,也是他們展開獨立交朋友的重要旅程,自然很害怕會被同儕排儕,這時,透過與大人交心這個小小的技巧,可以幫助孩子避開同儕異樣的眼光。
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定修,是毫無運動細胞、對運動也完全不感興趣的孩子,每次上體育課時他便感到意興闌珊,更討厭和同學玩遊戲,因此遭到某些男同學的排擠與嘲笑,導致他越來越不喜歡與同學互動。在父母的鼓勵與從旁協助下,定修才好不容易提起勇氣,經常私底下和老師溝通,如此,他就不必再面對同學們一再提出的難堪問題。
孩子需要透過學習才能明白如何與大人做最有效的溝通與互動,而人際關係專家們對此提出的建議,希望父母們在引導孩子時,對孩子做到以下幾點要求:
․鼓勵孩子說話時要直接坦白,就算難以啟口,也不要支支吾吾的兜圈子。
․即使對大人的感覺不好,仍必須要以禮待人。
․不要急著責怪同儕,應該先清楚陳述自己當下的感覺。
․要依據自己實際的需求提出請求,絕對不可以做無理的要求。
除了父母,也認同其他大人
學校老師、校長、家庭教師、安親班老師、關係親密且互動頻繁的鄰居,他們都是與孩子有密切接觸的人,自然與孩子也都會有感情。教導孩子經常向這些人致意,即便只是一張問候的卡片,也會讓這些大人感到溫暖與窩心。
小群已經讀國小五年級了,在父母的指導下,自從讀幼稚園開始,每到教師節,他一定會寄感謝卡給每一位教導過他的老師;每當對他們一家很照顧的鄰居阿姨生日時,他還會拿出自己的零用錢買一個迷你蛋糕送給阿姨。小群的這些貼心的小舉動,令他非常受到長輩們的喜歡與歡迎,也讓他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滿滿的愛,以及無數長輩的協助與照顧。
教導孩子溫文有禮
待人態度溫文有禮的孩子,不但可以得到大人友善的回應,而且也能縮短彼此的距離。針對不同年齡的幼童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被允許可以對大人無禮的時候,他們反而會對自己產生反感,不喜歡自己。在調查的過程中,孩童們清楚的表示,大人們「應該」期望孩子和善有禮才對。其實,就實際角度來看也是如此,當大人們看到孩子的表現過於輕率無禮時,大人通常也沒有興趣與那些孩子有更一進的互動。
禮貌不是教會的,而是薰陶而來。在父母有禮貌對待孩子的環境下,孩子因為長年的耳濡目染與薰陶,自然將禮貌內化成為人格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個人的表面行為而已。但是教導孩子待人溫文有禮,單賴身教是不夠的,父母還得時時提醒孩子禮貌的觀念。
不論孩子的年紀多小,父母都必須在一旁隨時隨地的提醒孩子,與人互動時要說「請」、「謝謝」、「對不起」,還要專心聆聽別人講話。當你的孩子把說「請」、「謝謝」、「對不起」變成一種習慣時,相信不用多久時間,他們也會主動向人們說「嗨」和「再見」這類打招呼的話,也一定會成為一個不論同儕或長輩都喜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