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心法門中有一個美麗的比喻:
佛心只能夠在輪迴之心中找到。比方說蓮花,蓮花何等美麗,但卻生長於爛泥池沼中,從來不會長在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地方,通常我們只會在泥濘的池塘中見到它的蹤影。同樣的,佛心只能夠在情緒和我執的渾水中被發現,而不會見於阿羅漢純然明淨的心境中。
本書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大乘教法系列「無盡悲心」的第四冊,內容包括了「善知識」、「四念住」與「修心七要」三個主題,但前兩個主題屬於建議閱讀的性質,本書的重心,主要是根據蔣貢羅卓泰耶的教法所詳釋的修心七要。
本樂仁波切說:「在噶當派傳承中,沒有一句佛陀教言被排除在外,每一句佛語都是修持過程的教導。由此看來,我們可以說佛陀只教導了『一法』,也就是『調伏自心』之法。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修持所為何來,這修持(修心七要)就會真正的觸動我們的心。」本書可視為「無盡悲心」系列中最重要的一本書,值得特別攝心研讀。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除了本課程系列,還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普賢王如來祈願文》、《叛逆的佛陀》、《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從前有位阿羅漢》、《寂滅為樂二乘人》、《覺悟有情乘願來》等書。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已出版的有:
【佛法入門系列】:《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
【小乘教法系列】:《從前有位阿羅漢》《寂滅為樂二乘人》
【大乘教法系列】:《覺悟有情乘願來》《中間亦無中觀派》《讚佛先讚大悲心》《菩薩修心七要訣》
章節試閱
◎我們生活在一個否認一切的社會中。人們用盡各種方法,百般否認自己是深陷於痛苦和恐懼之中的。我們喝酒、用藥物,看電影等不同的娛樂,設法遺忘心中的恐懼。我們去看電影,但其實是努力想要遺忘恐懼和痛苦。如果這些作法能夠有所幫助,那也很好,沒有關係,沒有人會反對。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能夠克服我們的恐懼,我們都需要。
◎但是,這些用來逃避自身恐懼的方法,事實上卻更將我們拉進恐懼之中,更加把我們拖入痛苦的深淵。因為我們的身體也好、心理也好,不知怎麼地對這些逃避方法上了癮,於是,在本來已有的恐懼之上,又加上新一層的恐懼;我們害怕這些逃避的方法漸漸會失去功效,所以不斷加重劑量。對於從幾杯烈酒中所獲得小小的歡愉,即便它只能維持幾分鐘,或許一小時,我們害怕總有一天會失去它。實際上,這些用來否認自身恐懼的輪迴招數,反而引來更多的恐懼,製造了更深的痛苦。
◎在修心法門中有一個美麗的比喻:佛心只能夠在輪迴之心中找到。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在這個修心傳承中,能夠真實地修持這些教法的人,就是能夠在極其迷惑的輪迴情緒中發現佛心的人,他們將有能力在輪迴世界中發現證悟之心的美好。
◎對我們來說,要體驗到真正的慈悲心非常困難,因為我們所有的經驗都被概念所包裹著。但有一個比喻可以形容這種無概念的愛與慈悲:就像一位母親和她唯一的孩子在長久分離後,再次相逢時的感覺,當母親第一眼看到孩子、孩子第一眼看見母親時,彼此心中頓時出現一股強烈無比的力量,那就像是一個空隙,一種非常、非常難以言喻的感覺,那是什麼呢?那是個什麼樣的體驗呢?也許可以說,那是一種如電光石火般的經驗,彷彿在一瞬間碰觸到真正的愛與悲心。
◎現在當下的每一瞬間,不管發生什麼,都正一剎那一剎那的走入和昨日殊途同歸的歷史之中。這樣分析時,比較夢境、昨日,以及今天的當下經驗,也許就會更容易發現一切現象就像夢一樣。所有世間現象都是心的投射,諸法如夢,都是心的反影。
◎讓我們迴向功德:「我真心的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經驗到這心的本質,心的究竟本性,我要將這體驗獻給大家,我祈願一切眾生都能夠經驗到它。在我的禪修中如果累積了任何功德,我都將它獻給一切有情眾生,尤其是給那些最需要的眾生。」
◎修持「施受法」的過程,並不盡然真的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會帶走別人的痛苦、給予快樂,不然的話,這就與佛法的基本概念相牴觸,佛法的觀念是:每個人必須自己解脫自己,沒有別人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也沒有什麼外在的力量可以帶走我的痛苦,給予我證悟與自在,佛陀說,每個人都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心中發現證悟與自在。
◎我們彼此之間毫無不同,有共同的體驗,人類最原初的本性。我們具有相同的人性,以及人類本性中的相同渴望、煩惱、痛苦。「我要從痛苦、煩惱、苦因中解脫出來,我想要快樂,我想要最深刻且純粹的歡喜、喜樂、平靜。」我們的這些想望也都相同,對吧?
◎世俗菩提心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需要化為行動的。自他交換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禪修法門,它的核心,是學習「放下」。學習如何放下是最困難的;鬆開攀執,放開最貪愛的對境,放下最執著的經驗,例如快樂、歡喜、福德、婚姻等等。放下的修持是自他交換禪修的關鍵。
◎菩提心的態度,是看著他人的生命如同看著一面明鏡,反影中的那個人所承受的痛苦,正反映出我們自身的苦;我們有時候甚至無法看清自身的這些苦。從別人的痛苦中,讓我們對自己的痛苦有更深的了解,比我們自己所經歷到的痛苦,教導我們更多。這是多麼好的教導。
◎「放下」的修持,在修心法門中可以修到這樣的程度:「如果生病對我是好的,請加持讓我生病。如果活下去或痊癒對我是好的,請加持令我恢復健康。如果死亡對我是好的,請加持我死去。」
◎如果說有任何人可以給寬恕你,那個人就是自己。怎麼寬恕呢?就是培養出更高的覺性。寬恕就是覺性,不是別的,寬恕就是覺察力。當你更有覺性時,就會有一種超越了惡業、脫離了惡業的感覺,於是你就被寬恕了,不是嗎?脫離惡業不就是我們所希望的嗎?而脫離惡業的唯一方法,就是生起覺性。
◎根據法教中的教導,死亡時的最後一個念頭,最後的一口氣,那瞬間將會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體驗之一,那瞬間的念頭將會影響我們的來世。
◎我們不能從佛陀的話語中挑三撿四,說:「這不是開示,只是哲學,只是邏輯。」在噶當派傳承中,沒有一句佛陀教言被排除在外,每一句佛語都是修持過程的教導。由此看來,我們可以說佛陀只教導了「一法」,也就是「調伏自心」之法,這一法就是讓我們從苦和苦因中解脫出來的法,這一法就是引領眾生邁向完全證悟的道路。
◎將生命中發生的一切都轉為修道之用,這就是安忍的修持。將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物都當做修行,就是安忍。
◎一旦知道如何將困境與逆緣帶入證悟之道,讓一切轉為覺醒之道,困境就變成威力強大的安忍修持。
◎安忍就是在任何所在之處泰然處之,安忍就是了知如何感謝、欣賞每一個時刻,安忍就是懂得「做自己」,接受自己的原貌,而不是想要溜去別的地方。這就是菩薩的大安忍。沒有別的。安忍,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別的了。
◎那麼,就讓我們有生之年,都不失去因菩提心而歡喜的心吧,而在死亡之時,也不失去這一份感動與歡喜。為菩提心而喜悅吧!當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修持菩提心,那便是精進。
◎我們生活在一個否認一切的社會中。人們用盡各種方法,百般否認自己是深陷於痛苦和恐懼之中的。我們喝酒、用藥物,看電影等不同的娛樂,設法遺忘心中的恐懼。我們去看電影,但其實是努力想要遺忘恐懼和痛苦。如果這些作法能夠有所幫助,那也很好,沒有關係,沒有人會反對。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能夠克服我們的恐懼,我們都需要。
◎但是,這些用來逃避自身恐懼的方法,事實上卻更將我們拉進恐懼之中,更加把我們拖入痛苦的深淵。因為我們的身體也好、心理也好,不知怎麼地對這些逃避方法上了癮,於是,在本來已有的恐懼之上,又加上新一...
作者序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之人,這「三輪」正是關鍵要點。正如印度大師世親菩薩所說:
持守戒律,俱足聞思,此人即已準備妥當,已可進行禪修。
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了邁向覺醒之路的核心三步驟:聽聞(學習)、思維(反思)和禪修(讓自己熟悉、習慣)。對所有佛法修行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是金科玉律,至關緊要。
「聽聞」,或者說是「學習」,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正確的理解、無誤的見地,但若不透過「思維」將它化為體驗,這份理解的基礎也只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語彙。然而唯有當我們能夠藉由「禪修」將「理解」與「體驗」結合在一起,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覺醒的了悟,亦即證悟。當見地與禪修的體驗展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那時我們邁向證悟的旅程才算是圓滿。
既然如此,為了好好了解佛法,得到覺醒的體驗,現在我們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之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們連結上本來的智慧,令它生起。以此方式,我們釐清並掃除了各種程度的無明與謬見。有朝一日,當我們的智慧成熟時,它將成為我們這條道路的真正嚮導。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大師龍樹菩薩說道:
聽聞所得的智慧就像掃除黑暗的燈火,
它是最殊勝的財富,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的確如此,不是嗎?沒有任何佛法的知識或智慧,也就沒有任何修行或修行之道可言。佛教中有此一說:「沒有聽聞,我們能了解什麼?沒有了解,我們能禪修什麼?沒有禪修,我們能了悟什麼?」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投入佛法的學習。而投入這「學習之輪」最重要的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步步去認識那包羅萬象的八萬四千法門。
今天的我們真是無比的幸運,有數量、種類都如此之多的佛法教導可以學習。不過,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有時卻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因為它常令人難以下手,不知從何開始、下一步如何進行。因此,我和學生們彙編出這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從佛教的基本介紹開始,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過整趟佛法的旅程。這套教材的基礎,來自於傳統的佛教學習系統,以及我的上師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指導,並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讀者做了些許微調。
根據金剛乘佛教的看法,佛陀的教導之中包含了三類不同的教法,也就是所謂的「三乘」。第一類,同時也是最初的教法,稱為「基礎乘」,其中教導的是攸關自身存在以及輪迴(迷惑的存在)和涅槃(解脫)的重大課題,此乘的教法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痛苦,認出痛苦的來源,並進而去滅除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以此方式,我們找到了個人的解脫。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將無法完全了解和接受接下來其他二乘的修持。
第二種教法是「大乘」,它的重點不再只是要解救自己,讓自己脫離痛苦,而是要生起更大的利他之心。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
第三是金剛乘,或說是「佛陀的密續教法」,在金剛乘中,透過種種代表證悟智慧的象徵、符號與直指心性的教授,帶領我們認識心的真實本性:佛智。
事實上,佛陀只教導了一種佛法,只不過信眾聽聞的方式各自不同。聽聞方式各自不同的結果,就是各種佛法宗派於世間應運而生,傳承至今日。每一種獨一無二的佛法面向,都是我們的珍寶,若是能學習、思維、禪修這些教法,我們將會為自己「配備」好智慧與慈悲,用它們來轉化自己的迷惑,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
希望我們為此系列課程中文版所做的努力,能服務到所有讀者,為讀者帶來利益。
竹慶本樂仁波切
於西雅圖西方那瀾陀中心
2012年6月19日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
目錄
文殊菩薩祈請文
第一章 檀香木的芬芳:追隨善知識
第一節 前輩、導師和上師
第二節 觀察善知識
第三節 避開引入歧途的嚮導
第四節 追隨善知識的方法
第二章 正念修持:正念覺察的四大基座
第一節 身念住
第二節 受念住
第三節 心念住
第四節 法念住
第三章 修心七要:修持究竟菩提心
第一節 大乘修持的三根本要點
第二節 修心的目的與傳承
第三節 將心安住
第四節 先修究竟菩提心
第四章 修心七要:修持世俗菩提心
第一節 自他交換法
第二節 認識自他交換法的觀想練習
第三節 自他交換禪修教導
第四節 懂得如何放下(座下修)
第五章 修心七要:逆境轉為道
第一節 從兩種菩提心概說以逆境為師
第二節 以殊勝加行懺罪修福
第三節 下座後的方便法門
第六章 修心七要:在生死中圓滿修持
第一節 生時的五力修持
第二節 死亡時的五力修持
第三節 死亡時的身姿要點
第七章 修心七要:成果評估、戒律與學處
第一節 修心之後的評估
第二節 修心的三昧耶
第三節 修心的方針
第四節 修心七要與六度波羅蜜
第五節 結語
附錄1 修心七要根本教法(傳統偈頌)
附錄2 修心七要實修練習
文殊菩薩祈請文
第一章 檀香木的芬芳:追隨善知識
第一節 前輩、導師和上師
第二節 觀察善知識
第三節 避開引入歧途的嚮導
第四節 追隨善知識的方法
第二章 正念修持:正念覺察的四大基座
第一節 身念住
第二節 受念住
第三節 心念住
第四節 法念住
第三章 修心七要:修持究竟菩提心
第一節 大乘修持的三根本要點
第二節 修心的目的與傳承
第三節 將心安住
第四節 先修究竟菩提心
第四章 修心七要: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