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條長河,承載著我們的記憶,傳唱著生命的歌。那些曾經從我們歲月裡走過的點點滴滴,一直在時間的流裡,靜靜閃耀著粼粼的波光。
「大陸來台」的背景,使我們家族,有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遭遇。這份特殊性,影響著我們家,影響著我。
一九四九年來台的大陸人,被稱為「外省人」,有人說「外省人」就像蒲公英,被風一吹就吹得很遠、很遠,然後,在新的地方延續新的生命,蒲公英隨風飄散,不懂尋根,但我們不同。
我們對祖鄉懷抱情感,對父親失散的大陸親人念念不忘,表現在我們的中國情懷上。但在本土意識高漲的現今臺灣,原住民、客家、閩南鄉土文化、語言,都受到不同程度、制度性保護與提倡時,卻有一個族群,在臺灣社會裡受到壓抑,日漸隱沒特徵,甚至不敢大方暢談自己的原鄉,自己的文化,這個族群,就是「外省人」。這本書,是有關一個家族的兩岸故事,主軸描寫我父親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從抗戰到國共內戰,大陸一路輾轉來台,以及後來在臺灣的發展。
這些人,那些事,錯過了,沒有重來的機會。但他們的記憶、我們的感動,都在歡喜和悲傷的淚光中,再度重逢。
這是塵封在我心底的微風往事,那維風的兩岸心情故事。
但故事結束了嗎?兩岸,正在你我的身上,繼續述說著。
本書特色
平時我們都避談省籍、族群與認同,但既然決定寫作,就該真實、完整的呈現。雖然我有國際政治學術背景,但本書畢竟不是學術書籍,只是心情故事,所以閱讀本書,需要的只是:體會。
本書可以視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各篇獨立的散文,而這些故事性的散文,都是作者父親和作者一生中,關於兩岸、省籍、族群的真實故事。
書寫的內容是涉及親族滄桑史與逝去的父愛,每每令寫作中的我,陷於難以言喻的感傷,甚至多次讓淚水滴在自己的字裡行間,難以承受。
父親和老家親人終身未能重逢的遺憾,為這則大時代故事,譜出了傷痕的歲月基調。於是,在掇拾父子生命記憶過程裡,時而重溫父愛,時而嚐盡離苦。但這個長達一個世紀、跨越兩岸的心情故事,需要爬梳的資料與盤點的記憶實在太多,大大增加了寫作的難度。只好重啟塵封的記憶,輔以母親口述的往事,以及後來我們的親身經歷。
但願這本書的問世,能讓更多臺灣人包容、理解我們,這種具特殊兩岸背景的人和事。
儘管拼湊記憶無比艱難,但對於自己能夠肩負此使命,我深感榮幸。因為,藉著寫作,我不僅重溫兒時父親和我們共度的美好,同時也體悟到,這分付出,原來也是一分榮耀,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