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組織天台宗
深入圓頓的力量《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貳》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建議讀者從《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開始讀起,更能深入探討。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進入《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作者簡介:
永本法師
一九八三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曾與慧嶽長老學習天台思想。長年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禪堂、人間大學等任教。
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
現任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藝文藏主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從事於法華經、天台止觀、禪、佛教經典之研究。
章節試閱
發真正菩提心
在觀陰入界境中,以十乘觀法來解釋,之前已介紹不思議境,現介紹第二項發真正菩提心。
解釋陰入界境中的不思議境內容,已能體會眾生有陰入界境的由來與悲苦,不但自知其苦,也悲愍眾生的苦而發菩提心,雖然知道法門寂靜的不可思議,更誓願要修這種永遠脫離煩惱寂靜的境界,是名真正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智慧與慈悲心的內容,在這裡是從智慧的角度,重視慈悲心的生起。慈悲的心是超越思議三諦與三觀的心的當下生起的,與前面五略的發大心文中,說明因思惟四諦理而發廣度眾生四弘誓願的主旨是一樣的。
慈悲是智慧的顯現,智慧是慈悲的根本,從空的立場來說,有智慧才不會在拔苦與樂中,沉迷於眾生的情執。慈悲心的生起,是前述的三諦與一心三觀超越思議正當性的保證。既然深深認知不可思議境的內涵,就能了知一苦與一切苦的實相是相同的,因為一念中具足三千諸法,三千諸法也不出吾人的一念之間,所以眾生才有苦因與苦果的產生。
如何發真正的菩提心呢?從三惡道生起的緣由來思惟,自己過去因為無明而對六塵的外相起染著,放縱身口意造諸惡業,因此在惡趣中輪轉、受諸苦惱,不但身苦心也苦,身心俱傷,現在還以愛染自己纏身,為癡的燈火所害,歷經百千萬劫也不能解脫,真是悲哉!痛哉!
假使要捨離三途苦,歡喜受持五戒十善,用有相的心來修福,不能從根本上超越、根除痛苦,反而增加人天果報,福報享盡又會換得三惡道苦。這就如同市場的交易一般,丟了此苦來了那般苦;又好像魚從水中入魚簍中,只是暫時存生;也如飛蛾撲燈般的迷茫。若人所想所作皆非出世間的智慧就會愈迷愈遠了,如口渴更飲鹹水一樣。
有相的福德如同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於體上,日久越堅韌;如盲人進入棘林中,只有墮落沉溺!又如把持刀刃、抱著炬火,豈有不痛之理呢?生死苦集煩惱如踏到虎尾、蛇頭一般,讓人驚慌恐懼,自己思惟如此,眾生也是一樣,雖獲得人天的利益,終免要墮入三途受苦。
既然生起大悲心也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兩大誓願,今從空、假、中三觀的角度來思惟:
(一) 空觀的誓願相:眾生雖如虛空,要誓度如空的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
所有之煩惱。
(二)假觀的誓願相:雖知眾生數甚多,而去度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量無邊,而斷無盡之煩惱。
(三)中道觀的誓願相:雖知眾生的實相也如同佛一樣的真實,而度如佛般真實的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
以下從破執的角度說明三藏教、通教鈍根菩薩、別教菩薩(含通教中假觀的菩薩)之偏差。三藏教只是偏觀空,拔除眾生的苦因,不能拔除眾生的苦果,此誓願中夾雜煩惱,不見眾生可度,是為著空。而鈍根菩薩、別教菩薩偏於有眾生可度,隨所見生起大悲心,也不是真正的解脫道。
遠離空、有、煩惱、有相菩提之邊執才是真正的廣度眾生。如鳥飛空,但不會止於虛空中,雖然不住空,仍然有跡相可尋。所以,廣度眾生要「雖度而空、雖空而度」,依此觀念是名真正發菩提心。
今再從境界上,談兩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今從空、假、中三觀的角度來思惟:
(一)空觀的誓願相: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雖知菩提無所有,但在無所有之中仍然要求道。
(二)假觀的誓願相: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誓願畫物,莊嚴虛空;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虛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
(三)中觀的誓願相:雖知法門及佛果非著相修或不著相修,而如實修;非證非得,以無所得證以無所得獲得,但如實證如實得。
如此慈悲誓願,與不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生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
簡言之,真求解脫道、真正發菩提心就是無所緣、無所念,但普覆一切眾生;任運拔除眾生的苦,自然給與眾生樂,這是不同於有煩惱、觀空、有愛見來度化眾生的。此是名真正發心菩提的意義。
發真正菩提心
在觀陰入界境中,以十乘觀法來解釋,之前已介紹不思議境,現介紹第二項發真正菩提心。
解釋陰入界境中的不思議境內容,已能體會眾生有陰入界境的由來與悲苦,不但自知其苦,也悲愍眾生的苦而發菩提心,雖然知道法門寂靜的不可思議,更誓願要修這種永遠脫離煩惱寂靜的境界,是名真正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智慧與慈悲心的內容,在這裡是從智慧的角度,重視慈悲心的生起。慈悲的心是超越思議三諦與三觀的心的當下生起的,與前面五略的發大心文中,說明因思惟四諦理而發廣度眾生四弘誓願的主旨是一樣的。
慈悲是智慧的顯現,智...
作者序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十乘的修證法則,開創出「教觀雙美、乘戒俱急」的新天地。天台大師的教學思想,是將教相門之教理組織與實踐之觀心門融合而成一個體系,此種性格最鮮明的莫過於《摩訶止觀》,其宗教實踐的目的,則在究盡「諸法實相」。
《摩訶止觀》所教導「行」,即宗教的實踐,稱為「止觀」。「止」即「心的平靜狀態,去除情念」的禪定行;「觀」即「正確的認識」。即在禪定的基礎下,詳細的觀察世間的真實相。智者大師站在此種立場,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此書將「止觀」作為禪定的行法,整理出一種有系統的修行體系。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預備的行(二十五方便),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
菩提心、方便行
天台教學要得知「諸法實相」,為達成此目標的宗教實踐,則是「正修行」的修習。所以,第一步即是「菩提心的發起」,若不具備菩提心,佛道便無法展開。
但「菩提心」是什麼?書中,有多方面的論及。
僅有菩提心,也不能作為正修行的基本條件。為了追求菩提,更要對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的把握方法等等,作為接近佛道生活方式之確立,此即「二十五方便」。「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具五緣」,是對於修道生活方式的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呵五欲」,是對感官生活所現起的內心動搖的克服,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棄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第五「行五法」,是為了追求菩提的自我要求。
如果依循上述生活方式,即是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正修行
《摩訶止觀》究極的教學目標,是要了知諸法實相,其中不可欠缺的宗教實踐就是「正修行」。將心制於一處(止),把對象以如實的態度來把捉(觀)。但是將所觀察的「諸法」與能觀察的「止觀」之關係加以整理,就成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即智者大師所立的「十乘觀、十境」。
一切諸法的觀察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者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陰入界境」特別受重視,其餘的九境是將我們眾生現有的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而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這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九境的。
第一境的「陰入界境」是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五陰是指「包含我們在內的現象界的所有存在」,其構成要素為色(一般物質)、受(感覺作用)、想(表象作用)、行(心的意志作用)、識(識別作用)。十二入,指「一切的存在是由主觀的感覺器官(六根)與客觀的知覺對象(六境)組成」。十八界,指「六根、六境,加上以六根六境為條件而產生的六識」。簡單的說,這三者是人們內在的一切存在要素,因此陰入界境即指「一切諸法」。
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再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地究盡其實相。其中,最重要的是觀察識陰,智者大師認為「識陰即心,即一切諸法」,故而「觀心」即是「觀一切諸法」;將觀心予以徹底的發展,即能把握一切諸法的實相。
觀心的方法
觀心的方法,即四種三昧、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四種三昧,指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從外在形式的規定,進而把握內心的方法。就形式來看,即是坐禪、行道。透過三昧的修持,引發內在的自覺心,即是「觀心」。所謂觀心,即不依特定的形式,自在的隨意觀察自心。面對所觀境時,如何能觀心?智者大師的解答是「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對治助道、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最初的「觀不思議境」,是教學思想上為了理解諸法實相,所作的最直接的實踐態度,其具體方法為「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
「一心三觀」是逐漸達到體悟諸法實相的一種實踐態度。首先為了得知實相,煩惱的對治是不可缺少的,天台宗將此煩惱分類為「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其對治方法,即「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目的是要破除「對有的取著、對空無的偏執、墮於極端的智慧」。因此為了破除煩惱所作的「三觀」,實際上就是智慧的內容。修習三觀時,能得到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了達諸法實相時,也就對治了三惑。因此修三觀、破三惑、開發三智,如實知諸法的「空、假、中」之相狀,即是掌握諸法實相的三個階段。
在智者大師的教學思想根源中,諸法的實相是無法以思維來表現的。因此正修止觀還有更深一層的實踐,引導行者悟入實相的境界;與此相對應的教說,即是「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指我們眾生的一念心中包含一切法(即三千諸法)。它的主題是在探究一切法的真實相,方法則是提出「心與一切法的關係」。
要了解「一切法」究竟是什麼,首先將「心生一切法」這個命題,用「四句推檢」來探究能生的心與所生的一切法之關係。這個方法是將一切存在的生起關係,以龍樹菩薩的四句「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檢索。「一念三千說」透過四句推檢的方式,解說一切法的究極相。這裡要注意的是,以「不可得」、「不二」來表達一切法的究極相(實相)。
因此,所謂「正修止觀」若以四句推檢來表示的話,即是要觀察除了「不二、不可得」以外,無法再用其他言說來表示的「絕諸言說、思議」境界。對智者大師來說,正修行的方法並不只是「一心三觀」,還包括解說用的「四句推檢」。
本書的四種三昧中的「非行非坐三昧」,及五略中的「歸大處」,亦有關於一念三千的說明。前者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探究心的實相,後者則說實相的極至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體悟。這幾點是第七章正修章的主要論題。
一般人以為所謂的「一念三千」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諸法」,這其實並不正確。如前所說,作為一法的本身並不能稱為「有」,而是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證明一切都是「不二、相即」的關係。因此「一念三千」的骨幹,即是「四句推檢」與諸法「不二、相即」的關係。
後語
一九八一年因為恩師星雲大師及長老慈惠法師的引薦,向慧嶽長老(一九一七─二○一六)學習天台學。之後,因自身的資質愚鈍、懈怠放逸,致使對天台宗教義無有所成。為了顧念長老對我的期許,自二○○七年開始,連續四年在《人間福報》以單篇、料簡的方式,依次解說《摩訶止觀》的內容。寫作過程,主要參考湛然注釋智顗《摩訶止觀》之《止觀輔行傳弘決》來說明,同時參閱湛然之《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之《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一來自我督促學習,二來希望藉此止觀的修行方法與觀念,提供給現代禪修者參考。敬請 教界大德,不吝指教!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十乘...
目錄
第七章 正修行
諸境互發
觀陰入界境
發真正菩提心
善巧安心
破法遍
識通塞
道品調適
助道對治
第七章 正修行
諸境互發
觀陰入界境
發真正菩提心
善巧安心
破法遍
識通塞
道品調適
助道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