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從新舊、舊約、神學、人學、靈修與中國文化等不同角度,系統地闡述基督信仰的共融理念及其實踐之道。
在一個撕裂日劇、隔閡日深的社會中,基督信仰是否還能堅持發出和好與共融的呼喚?
來自公教與新教、中國與海外、學界與教會的九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了共融的神學涵義及其實踐視野,重新激發人心中對理解與認同的渴望,穿越重重藩籬而邁向共同的未來。
▋聖經之源 ▋
「猶太團體從未停止現代與傳統的對話、自身與世界的對話,以及自己內部不同視角的對話。對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正是恆常不息的對話讓以色列在危機中的重建成為可能。」──戎利娜
▋神學之思 ▋
「教會作為共融,是出自其本質的奧祕性的共融。教會是為了共融、參與和使命而同道偕行的天主子民,『同道偕行』正是教會在世界中活出其生命與使命的風格與路徑。」──劉晉平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扎根於天主內在的事實。藉著基督,在基督內,共同體的建設找到了方向。基督人類學最終要回到人的最高參照──天主自身的存在,以尋找人類共同命運的淵源。」──賈雲
▋靈修之悟 ▋
「一個人能在世上活出共融的程度,在於他因愛感動的程度,在於他與上主的親密程度。對於每一個受造之人而言,走向普世共融的旅途,也是一條與上主合一的道路。」──何斯美琪
▋跨界之觀 ▋
「『和諧神學』力求闡明天主如何居住在我們心中和我們的團體中。天主居於我們中間,這一事實已使我們邁入了祂的終極奧祕。這樣的洞察既來自古老傳統的經驗,也來自在各地扎根的基督徒團體的見證。」──魏明德
作者簡介:
謝華
復旦大學哲學院宗教學博士、巴黎耶穌會神學院(Centre Sèvres)神學碩士,現任教於華東神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靈修神學及靈修思想史。著有《聖愛的形象──天主教靈修傳統擷英》(臺北:光啟文化,2020)。
作者序
主編序
「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毀了中間阻隔的牆壁,就是雙方的仇恨……為把雙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個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誅滅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雙方合成一體,與天主和好。」(弗二14~16)
「漢思書系」第二輯將十篇圍繞「和好與共融」的文章呈現在讀者面前。在當下談論和好與共融,絕非易事。自本書系第一輯《當痛遇上愛》問世一年以來,世界的苦難並未絲毫減輕,而愛所經受的考驗更加嚴峻。對愛的挑戰,不僅關乎在痛苦中能否堅持美德與信念,且關乎在一個隔閡與分裂甚囂塵上的現實中,能否仍然對人類的共同未來懷抱希望,並為之付出不懈努力,因為愛是「凡事包容」也是「凡事盼望」(格前十三7)。
今日世界的創傷,不僅來自對立各方之間的衝突,也來自曾經團結一致的事物之中的分裂。僅就中文世界而言,圍繞俄烏戰爭、疫情防控、國際關係、政治經濟政策等各方面的不同觀點的爭論,早已不受理性與善意的駕馭,徑直引發一系列關係的撕裂。即使在教會內,關於傳統與革新的爭議從未平息,在具體的倫理和社會議題引發的討論中,「立場」常被置於信仰之前,本應從共同的信仰出發去反思自身立場的時候,卻從自身立場出發去彼此論斷信仰。「信息繭房」導致交流難以生效,差異不斷被極化,對一體性的追求又常常落入話語霸權的陷阱。面對這一切,「和好」與「共融」似乎是在現實中難以履足的使命。
然而,正因如此,我們更應將共融視為一個來自終末的持續召喚,呼喚我們在僵硬的現實中始終保持溫柔的信心,堅持理性言說的價值和交流的可能,始終向著終極現實開放。這本並不完備的文集,也正是為此姿態作出見證,雖則我們遠不能一勞永逸地規劃出一個解決方案,但只要還有人決意攜手同行,和好共融之路及其通向的未來就絕不會落空。
敏銳的讀者可能會看出,在本期主題的關鍵詞中,和好(reconciliation)與共融(communion)兩個詞的內涵與指向不盡相同。和好,意味著承認既已存在的撕裂與創傷,尋求治療與寬恕,恢復原有的親密同在的關係;共融,意味著面對所遭遇的多元現實,不是用獨斷的「一」去消弭差異,而是在彼此的獨特性中攜手,走出一條通往共同未來的道路。
不過,正如保祿所說,「基督是我們的和平,他使雙方合而為一」(弗二14),他是初,也是終;他是和好,也是共融。雖然保祿在《致厄弗所人書》中談的是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內的和解,但橫亙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是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的相異性、歷史的創傷、彼此貶抑及敵視的態度,凡此種種,而致使今日世界分裂隔閡的原因並無更多新異之處。保祿期待的是,藉著基督、在聖神內「一同被建築」成為天主的住所(參見弗二11~22)。這是人與人的和好,也是人與天主的和好,而天主是歷史的天主,也是未來的天主,是恆常與人同在的親密的天主,也是永遠超越於人的未知的天主。
因此,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去探尋實現和好與締造共融的思想資源。其一,是深入我們自己的歷史,包括《聖經》及其所述的以色列人及初期教會的故事,從《聖經》中發源的教會學、人類學、靈修學等一切神學傳統,重新去詢問那些我們自以為熟悉但卻無意識地忽略的東西。其二,是跨入他者陌生的疆界,關注當代世界的呻吟與渴望,與基督信仰傳統之外的聲音交談,傾聽聖神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我們講述那位並不陌生但卻永遠新奇的主。由此,本文集擬以「聖經之源」、「神學之思」、「靈修之悟」和「跨界之觀」幾個類目,將來自九位不同作者的十篇文章歸入其中,以期為讀者的閱讀旅程提供定位。
戎利娜聚焦於巴比倫流亡後期的以色列民族,依據《聖經》文本與相關歷史研究,考察他們從流離到返鄉、從崩裂到重建的過程,思考團體的重建與身分認同的恢復是如何可能的,且能提供何種借鑒,使今天的世界也能「在創傷與撕裂中讓生命扎根,在衝突與分歧中尋找和好共融之道」。經歷了與故土的疏離、傳統的崩壞、內部的分裂,屢遭掠奪與屠殺,長久流離四散,而又一再重聚為一,以色列的歷史不僅有如人類歷史的微縮景觀,也向人類發出某種先知般的召喚。然而,重建不意味著復古,分裂後的共融必須通過對傳統的重審與革新才能達至。
作者從神學的重建、聖殿的重建、族群身分的重建這三方面展示了以色列的艱辛重建之路,同時強調重建需要以「對話」為態度和方法。可以說,《聖經》本身連同以色列民族正是誕生於天主與人之間的對話,而以色列的災難在根本上源於人拒絕去傾聽,不再去維護和拓展本該生生不息的對話關係。因此,重建要求人努力開啓各種向度的對話,包括「現代與傳統的對話、自身與世界的對話,以及自身內部不同視角與看法之間的對話」。對話是一種「生命的態度」,是不斷走進更真實和更深入的關係的必經之途。對話的過程也可能揭示新的衝突,這正是因為重建與共融的過程不會在此世終止,唯有在恆常不息的對話中,我們才能期許「一個不被當下的不堪所限定的未來」。
接下來的文章從舊約轉向新約,從以色列轉向初期教會的團體。劉晉平發掘《若望福音》中蘊含的教會論,為今日基督徒團體的建設尋求典範。作者基於當代新約學者的研究,討論《若望福音》中的「門徒身分」與「愛徒團體」這兩個核心觀念及其相互關係,展現其教會論的共融內涵。耶穌以「彼此相愛」的行為作為門徒身分的設定,引導門徒不斷結合於他的逾越光榮,使「潛在的門徒」在信、望、愛的幅度不斷轉化,最終成長為「真正的門徒」。隨著門徒身分的陶成,「愛徒團體」也得到彰顯,因為「愛的傳承造就愛的團體」,在此團體中,「遵從愛的誡命,成就愛的生命」。如此,基督徒的個體身分、團體意識、與基督的親密共融關係,這三者得以交相闡明。
作者進而考察「愛徒團體」與其他不同群體──「世界」、猶太人、洗者若翰的團體、猶疑軟弱的信徒,以及更廣大的宗徒教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揭示出:愛徒團體雖也不能免於矛盾衝突,但在愛的意識中建立的共融合一經受得住來自內外的各種挑戰。讀者尤可注重作者在嚴肅的學術語言之下表達的對在中國的教會的深切關懷和思考:要治癒新傷舊痕,建設合一的團體,需要神恩與制度的互動,尤需「被正義與仁愛整合的慈悲所照亮」的勇敢見證,方能展現「合一與共融的曙光」。
承接此種關懷,劉晉平的第二篇文章進一步將「共融」作為大公教會的內在本質加以闡發。共融不是一種制度設計,而是教會「由其所出」的奧祕,也是教會「為其而活」的使命。作者從共融的垂直幅度(信友透過基督及其聖事而與天主的關係)與水平幅度(信友之間愛的聯繫)來探究教會作為「諸聖共融」的意義,繼而從六個方面絲分縷析,展現共融的不同幅度,包括共融概念的內涵、共融的教會學、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共融、感恩祭中的共融表達、有形層面與無形層面的共融,以及教宗方濟各正在著力推進的「同道偕行」或「共議精神」的教會願景。
「同道偕行的教會學」尤需我們今日多加關注,它是教會革新的方向,是共融的「動態表達」,正如作者引用方濟各教宗的話說,「同道偕行的教會是相互聆聽的教會,全體天主子民、主教團與羅馬主教彼此聆聽,也共同聆聽真理之神的教訓」。因著同道偕行,教會得以在現代世界活出其作為天主子民的生命與使命。基於這些對共融的本質要素與當代路徑的闡發,作者在最後再度瞻望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共融使命:以「『在真理內的對話』實現信理上的共融;以『在愛德中的修和』實踐倫理上的共融」,這是真理和愛的聖神向著這個正在艱辛跋涉的群體所發出的殷切召喚。
同樣關乎教會在當代世界的共融使命,潘少鐸獨闢蹊徑,探索天主教社會訓導的神學基礎,從中解析基督徒倫理與基督二性之間的關係,由此呈現社會訓導的「邁向共融的層級」。作者意謂的「層級」,並非權力的等級,而是不同層面事實之間的關係與秩序。共融不是無序的混雜或多樣性的羅列,從某種意義上說,「邁向共融」就是在「萬有總歸於基督元首」(弗一10)的救贖過程中重建天主創世所賦予萬物的和諧圓滿的秩序。這一層級秩序既有存在論上的意義,也有實踐操作的意義。
作者力圖陳明,將對社會現實的反思與對基督二性的默想相互印證,能使我們把握「人的受造本性及其社會生活原則的精神」,而社會訓導原則的不同幅度也得以在神學光照下顯明。從社會基本事實層面到人的尊嚴和人的受造本性,再上升到天主子的位格與基督君王的勝利,這些不同的層級相互聯繫,「在實現和滿全自身的同時,構成了共同朝向終極共融的歷史」。這一研究的動機與意義,如作者所說:通過揭示這些層次和結構,天主子民能夠「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回應共融的召叫;同時,「對社會抱有善心的人,不同的團體,天主教會之外的其他基督徒,都能找到在社會事務中修和的啓發和立足之地,獲得行動的道德基礎和勇氣,達到不同完滿程度的共融」。
從信仰的視域出發探討共融,其意義並不限於信仰團體自身的建構。喬卞雲在神學人類學的視角下審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首先將共融理解為人的存在本質所要求的一個不斷成長和開放的過程。在世的掙扎與孤獨的體驗,對依賴的需求和對統一的渴望,促使人向世界開放,向天主開放;反之,人在天主引導下投入在世的生活,逐漸認識到共融是人存在的使命,這要求他不僅去努力建設從家庭、社會到國家的各種團體,也不斷反思人類共融的超性基礎與終末歸屬。人會認識到,共同體的維繫並非僅靠基於效益增長和物質分配的契約,更需在互愛關係中扎根,並在天主對人的愛中不斷去領悟人受造為「愛的存在」的身分。
因此,借助「人類共同體」這一公共術語的表達,作者試圖揭示的是其隱含的「天人共同體」的維度:天主在基督內與人同在,這一事實決定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原則與方向。人類的共同命運不僅是特權者與優勢者的共同命運,而首先應關照被社會的飛速發展拋置到邊緣地帶的人,優先考慮如何將弱勢者納入共同體的建設中,使共善能真正及於每一成員。這正是基督所帶來的天國訊息能夠在當代社會付諸實踐的最重要方面。
共融的建設甚至不限於人類共同體,而是屬於整個「創造共同體」的呼聲。自人墮落以來,一切受造物都「被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一同嘆息,同受產痛」,都在「熱切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參見羅八19~22)。大自然期盼著能夠與人和好如初。潘蕾蕾的文章立足於莫爾特曼「生態神學」的視野,發掘當今人類所遭遇的生態危機在西方思想傳統中的意識形態根源。生態神學遠不止於從實用的角度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而是將「生態」作為人與一切受造物共在的基本視野,天主就奧祕地寓居於其中。生態的和諧是天主創世的計畫,這一和諧雖因人的破壞而暫時分崩離析,但天主的創造在基督內以救贖的方式持續展開,最終將整個受造界引入與天主的共融,使萬物都豐盈地分享祂神聖永恆的生命。
人從罪與死中得到解放,意味著共融的生命戰勝了否定和分裂的力量,意味著靈魂與肉身、精神與物質、人與自然的和好。神學尤其是神學人類學,在闡發人作為「天主肖像」之獨特地位的同時,不應加劇人與自然之間異化或對立的關係,而應著眼於天主聖三之間的「彼此寓居」和「愛的團契」,以此為典範,指導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交往互動,使人對世界的態度從支配的慾望改換為對生態共同體的意識,如此,天主才真正「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十五28)。
主編序
「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毀了中間阻隔的牆壁,就是雙方的仇恨……為把雙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個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誅滅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雙方合成一體,與天主和好。」(弗二14~16)
「漢思書系」第二輯將十篇圍繞「和好與共融」的文章呈現在讀者面前。在當下談論和好與共融,絕非易事。自本書系第一輯《當痛遇上愛》問世一年以來,世界的苦難並未絲毫減輕,而愛所經受的考驗更加嚴峻。對愛的挑戰,不僅關乎在痛苦中能否堅持美德與信念,且關乎在一個隔閡與分裂甚囂塵上的現實中,能否仍然對人類的共同未來懷抱希望,並為...
目錄
漢思書系總序
主編序
聖經之源
戎利娜/以色列民族在巴比倫流亡後期於創傷與撕裂中的重建
第一節 流亡後期以色列民族經驗到的創傷與撕裂
第二節 以色列民族返鄉後的重建之路
第三節 以對話促進生命的扎根與共融
劉晉平/門徒身分在若望教會論中的共融內涵
第一節 若望神學脈絡中的教會論
第二節 若望教會論的主題
第三節 愛徒團體與其他六個團體之間的關係
神學之思
劉晉平/從共融到共議的教會──共融教會學
前 言
第一節 「教會是共融」的內涵
第二節 共融的教會學
第三節 共融的核心──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共融
第四節 教會共融的卓越表達──感恩祭
第五節 有形與圓滿的共融──聖統的共融
第六節 從集體領導到同道偕行
結 語 教會在中國的共融使命
潘少鐸/天主教社會訓導原則中邁向共融的層級
第一節 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倫理與神學研究
第二節 從社會事實到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三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四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人性基礎及其層級
第五節 天主子二性結合中的對稱與非對稱
第六節 基督君王揭示出的共融的層級
賈 雲/從神學人類學探析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共融的建設
第一節 人的存在狀態──向世界開放
第二節 人在開放中走向共融
潘蕾蕾/在莫爾特曼的生態神學視野下展望創造物共同體的未來
第一節 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第二節 生態神學的根基
靈修之悟
徐曉燕/神學與靈修、理性與信仰的統一?──論湯瑪斯.默頓的早期思想特徵
第一節 《攀登真理》的寫作背景
第二節 批判神祕主義的迷思:確立理性與信仰的正確關係
第三節 靈修過程中的克修生活與神祕默觀
何斯美琪/親近聖言,感動世界──《雅歌》、神婚及合一共融
第一節 婚喻與《雅歌》詮釋
第二節 《雅歌》與神婚典範
第三節 愛之感動與合一共融
跨界之觀
趙維雅/儒家的「仁」與「天人合一」
第一節 仁: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
第二節 天:中國文化的特殊蘊涵
第三節 天人合一的三個面向
魏明德/和諧、和平重建與共融:來自亞洲神學的洞見
第一節 共融與和諧
第二節 處境中的和諧:航行於充滿反差的海洋
第三節 一種神學風格:心靈的樂觀
第四節 如何定義「和諧」?
第五節 外在世界與內在經驗:邁向一種「和諧的基督論」
第六節 問題與展望
作者簡介
漢思書系總序
主編序
聖經之源
戎利娜/以色列民族在巴比倫流亡後期於創傷與撕裂中的重建
第一節 流亡後期以色列民族經驗到的創傷與撕裂
第二節 以色列民族返鄉後的重建之路
第三節 以對話促進生命的扎根與共融
劉晉平/門徒身分在若望教會論中的共融內涵
第一節 若望神學脈絡中的教會論
第二節 若望教會論的主題
第三節 愛徒團體與其他六個團體之間的關係
神學之思
劉晉平/從共融到共議的教會──共融教會學
前 言
第一節 「教會是共融」的內涵
第二節 共融的教會學
第三節 共融的核心──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共融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