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曾被Amazon資深書評家考菲德(John Cofield)評為:「如果外星人來訪,最好就拿這本書讓他們讀,他們很快就能了解人類」的人類文明簡史。作者是擁有「世界史宗師」(dean of world history)美譽,同時也是暢銷書《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的作者威廉‧麥克內爾(William Mcneil),以及他的公子,同樣身為史學家的J. R.麥克內爾(著有《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這本由父子檔史學家連袂傾力完成的世界史著作,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原來網際網路並不是連結全球人類的第一個網絡。人類透過親緣、友誼、信仰、競爭、敵對、生態依存、政治合作、貿易和征服等互動模式與技術的演進,藉由資訊、物流甚至病害的交換和散佈,擴張跨區域與族群的傳播網絡,織就我們熟悉的當代文明之網。
中文版由清華大學資訊系教授張俊盛、林翠芬擔任譯者,更獲得PC 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專文推薦。全書洞鑑古今,深入淺出,以豐富實例與清晰論證為經緯,比較各區域文明特色,反思科技革新與全球化等人類共同面對的新興議題,勾勒出精采的世界文明史地圖。
作者簡介:
William H. McNeill
芝加哥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194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四十年,對世界史研究與歷史理論影響深遠。麥克尼爾教授史學著作豐富,包括《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1963)、《世界史》(A World History, 1971)、《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1976)、《生態學與歷史觀點下的人類處境》(The Human Condition: An Ecological and Historical View, 1980)、《權力的追逐:紀元1000年後的科技、武力與社會》(The Pursuit of Power: Technology, Armed Force, and Society since a.d. 1000, 1982)等。代表作《西方的興起》曾獲196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最新著作為《追求真相:一個歷史學家的回憶錄》(The Pursuit of truth: A Historian’s memoir, 2005)。
Robert McNeill
喬治城大學環境史教授,威廉麥克尼爾之子。著有《太陽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世界的環境史》(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譯者簡介:
張俊盛
美國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院計算機科學博士。曾任計算語言學學會理事長、教育部國語會常委。目前任教於清大資訊工程系、中研院國際研究生院。主要研究興趣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電腦輔助語言學習。所開發的雙語辭彙索引典 TotalRecall、搭配詞檢查工具TANGO、論文檢索工具CARE,持續在網路上提供語言參考服務,頗獲好評。張教授關注網路發展,並在《科學人》雜誌上撰寫「與機器對話」與「網路不打烊」專欄,介紹網路科技與文化。部落格:www.machinetalks.com
林翠芬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教於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及參與清華大學網路翻譯搜尋工具TermMine的研究開發計劃。
章節試閱
§內文1
第九章 結語:大趨勢與前景
約翰.麥克尼爾:
我家有數以千計的物件,包括許多書籍和拼圖,分布在九個房間中。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東西傾向於隨機分布──包括冰棒棍插入硬碟機中,填充動物塞在烤箱中,都不無可能。但在億萬種可能的排列中,我和內人只能接受少數的幾種排列,所以我們經常努力地試圖達成某種秩序與結構,並費勁地維持這種秩序。我們被捲入了一場與脫序力量的對抗(不管混亂有多可愛)。只要我們精力充沛,就能佔上風,但是無法長久維持,而且代價也不低:我們大可把整理東西的精力花在別的地方。這個想法大概也可以拿來述說宇宙、生命、人類歷史的故事吧。
大約十二億年前,在大霹靂(Big Bang)中宇宙誕生了,開始局部地形成有秩序、結構、複雜度的孤立空間,像是星系、恆星、行星。這些是由重力能量之流所造成,而進一步的能量流也繼續維持其結構與複雜系統。例如,星星就是萬有引力聚集塵埃和氣體的產物。星系的不均勻物質與能量分布,也造成結構和梯度,使得粒子和熱量沿著梯度呈現規律性的移動。但最終星星會散發太多能量(透過發射熱能)而崩解死亡。他們靠吸收與使用能量來建立秩序,維持秩序,但是這種情況無法長久維繫。
生物體,無論單細胞生命或長頸鹿,都是照著同一套劇本演出他們的存亡史。生物的軀體也是孤立的複雜系統(比星星還要複雜),也需要能量來建立秩序,維持秩序。他們攝取結構性、可資利用的能源(食品),於利用能源的過程中,將之轉為較無結構,較難利用的形式。生物愈複雜,則需要愈多能源。在過去五十萬年中,地球生命愈來愈精細繁複,造成愈來愈多貪婪吞噬能量的結構體。目前所知,人腦對能量最為貪婪饑渴:每單位的人腦質量消耗最多能源,而人腦也是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物體。生命的故事就是複雜系統演化的故事,也是生物成功競逐利基空間的故事:競逐養分,競逐生存,競逐複製後代的機會,為此生物試圖由環境中奪取更多的能量,並進行有效率的利用。
大致上,文化演進的故事也無不同,只有些微差異。人類社會與時俱進,演化出愈來愈複雜的結構,對能源的需求也愈來愈大。過往和現今(還倖存)的狩獵採集社會有相對簡單的結構。接著出現的農村則較複雜,人口規模較大,具備較高程度的階級分化和社會分工。因此就需要較多能量才能夠建立和維護農業社會,以及所支撐的局部網路。有些能量用於建造和維修住房、工具、鍋盆,還有些用於飼養牲畜,並保持村莊間的聯繫。緊接著出現的早期文明更複雜,因而吞噬更多能源。文明有賴專業化分工、交流,甚至脅迫,而且支撐文明的都會網也需要更大量的能源,以建設基礎設施,促成人與牲畜的流動。就是因為我們日復一日投資於種植、運輸、儲糧、長程貨運、客運,今天的都會網才得以運作;當然接著發展下來,傳輸資料與儲存電力也很重要。所以人類歷史,就像宇宙歷史和生物歷史,也是朝向複雜系統而演化,而透過能量的流動才能建立複雜系統,才能維繫複雜系統;隨著複雜化與結構化的程度,系統規模也有所不同。雖說如此,但人類歷史也不是那麼簡單。
§內文1
第九章 結語:大趨勢與前景
約翰.麥克尼爾:
我家有數以千計的物件,包括許多書籍和拼圖,分布在九個房間中。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東西傾向於隨機分布──包括冰棒棍插入硬碟機中,填充動物塞在烤箱中,都不無可能。但在億萬種可能的排列中,我和內人只能接受少數的幾種排列,所以我們經常努力地試圖達成某種秩序與結構,並費勁地維持這種秩序。我們被捲入了一場與脫序力量的對抗(不管混亂有多可愛)。只要我們精力充沛,就能佔上風,但是無法長久維持,而且代價也不低:我們大可把整理東西的精力花在別的地方。這個想法大概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