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生命謳歌,為自由吶喊
清江先生囑余為其新作作序,有些惶恐,因為我對老子的生命觀研究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沒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了解,所以只能當作是一次新的學習過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子,這個老子,正如東坡先生說廬山風景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老子就是人們心中的那座「廬山」,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它,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心得。這也正是《老子》粉絲們的最大樂趣所在。正如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唾手可得。人們從這一寶藏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的出發點和體悟,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與人生實踐,有的述老子的本體論、認知論、科學論、邏輯論,有的寫老子的養生思想、教育思想、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寫出了千姿百態的老子智慧。
清江先生多年來從事政治學的研究,現在又把老子的研究引進到生命觀的研究領域中,也算是老子研究園地中綻放的又一朵新蕾吧,為老子研究園地增加了新的光彩。
通觀本書,作者將《老子》全書分為十幾個部分,試圖對老子的生命觀作系統的結構敘述,分別論述老子的天下生命系統、以聖人為中樞的人與天下生命系統的整合、人與道齊、社會秩序結構的轉變、政治生命系統、天下生命系統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等。
本書的特點,在於與一般解老的著作不同,作者試圖將《老子》八十一章按原書的結構建立一個生命觀的系統論述,主題十分突出,因為通常逐章解老的書,都會有不同的主題,或者雖然書名講是一個主題,但實際全書的安排缺乏比較完整的邏輯安排。而本書將全書分成幾個板塊,逐漸展開生命觀的論述,結構安排比較緊湊,讀者們會在這本書中體會到作者的新的解釋、新的觀點。劉清江先生認為,「老子的五千言就是生命規律的總括反應。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為什麼古代中國人會認為『天人合一』呢,這主要是因為人和天具有系統的一致性。系統的一致性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現」。
本書是作者對老子生命觀的系統和完整的思考與解讀,讀者閱讀此書,必定開卷有益,會進入一條了解老子的生命觀的通幽曲徑。
有所長必有所短,因為《老子》全書並不是專門論述生命觀的著作,涉及的主題也較多,如作者所言,「五千言實際上是老子思考歷史與現實中社會秩序狀態所提出的解決思路和方案,幾乎對社會中各方面都有思考」,既然如此,把《老子》全書理解為生命觀,肯定不能完全涵蓋現實社會中各方面的問題。把全書都理解為對生命觀的論述,有些內容就會比較勉強;同時,作者理解的生命觀,與作者專業偏好有關,顯然以論述政治生命觀為主,以政治人物(王公、侯王、君子、大丈夫、聖人等)治國理政的實踐過程來展開生命觀的論述,而對通常人所理解的自然生命觀的那些重要關注點,比如,一般讀者可能希望讀到老子如何論述善攝生、長生的養生觀,就缺乏出於對生命系統角度的集中和準確的關照。同時,對自然生命觀與政治生命觀的不同,也應有進一步思考。
比如,在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解讀上,現在出版的許多書裡解釋都很混亂,缺乏邏輯,幾乎都把莊子和黃老派的貴生來解釋老子,都不得要領。這本書也有自己的解釋。這裡的關鍵問題是,老子如何對待貴生?百姓的自然生命觀與有道者聖人的政治生命觀是否完全一樣?本書作者認為,「只有那些能夠保持長壽之身的人才是最有資格治理天下的」,「不懂得珍重身體,不會愛護身體的人是沒有能力治理好天下的」。這個觀點很值得進一步思考。按照這個邏輯推,只有七十至八十歲的人(長壽者)才有資格去掌權,治理國家的好壞與否,首先就變成了身體是否長壽,變成了當權者年齡越大的,國家治理越好。這很可能把老子的思想讀偏了,把老子思想讀成了莊子思想,或以儒家的修齊治平來解讀老子。但修身與治國只有應然關係,沒有必然關聯。長壽者未必能治國,能治國者未必長壽。
實際上,老子的生命觀至少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自然生命,一個是社會政治生命。兩者有連繫也有不同。對普羅眾生來講,老子的自然生命觀,認為生命是寶貴的,人不應為種種功名利祿所累,應守靜致虛,以達到長生的效果,同時,老子也告誡人們只有順勢自然的人能長生,因為「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五十章),過度養生貴身,會有生命危險,五十五章又警告說「益生曰祥」(過度益養生命會有凶殃); 而有道的當權者(聖人)必須無私、忘身,不能把自己的「貴生」放在首位,「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在位的人追求自己的貴生,會導致「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所以有道者不追求貴身,因為「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七十五章)。老子的有道者——聖人的政治生命觀,其實就是老子的玄德:忘身無私,作而弗始,生而不有,為而弗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為而弗爭。
又比如,作者不太關注版本問題,這對於普通讀者沒有問題,但對於解老的人會有所不足,比如有與無的問題,就涉及版本問題。《老子》今本、帛甲乙本均為「生於無,有生於無」,但簡甲本為「生於無,生於有」。而且從第一章的「有無」關係看,二者均出自道,是「同出而異名」,無名有名、恆無欲恆有欲,其實就是有無問題,皆同出於道,而不是有名出於無名,有欲出於無欲; 第二章說「有無相生」,可見「無」與「有」是並列共生關係,並不是遞進關係,「有」並非出自「無」。第十一章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無是並列關係。所以,從簡本的理解似乎應更合於老子的邏輯。
什麼是生命觀,什麼是老子的生命觀,老子的生命觀主要內容有什麼,作者應給讀者一個更明確的定義和主要內容的介紹,可能更有益於讀者更好理解本書的觀點。
我格外讚賞作者的一段話,就是「悟道在路上,人人皆可悟道,但悟道有先後,差異無尊卑。如若人人都在悟道的路上,社會從整體上在向好的方向扭轉」。對《老子》的解讀永遠沒有終結之時,學習《老子》,我們永遠在路上。《老子》,一部道不盡的思想鉅著,一部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豐碑,將永遠是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力量與智慧的源泉。
願有更多人研究、學習、踐行、傳播老子的思想。
是為序。
葉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