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2010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2011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得主
2011年英國衛報新人獎得主
名人推薦: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黃達夫 專文推薦
奧克蘭大學生物系及護理學院兼任教授 潘震澤 審訂/導讀
台北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從一 推薦
媒體推薦:
「這本不可不讀的醫學報導作品,在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客觀冷靜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
──《時代雜誌》(Time)
「穆克吉的敘述之所以精彩,就在於他在數十年殫精竭慮的實驗研究之外,加上了神祕小說的懸疑和驚悚作品的迫切性……他擁有驚人的才華,把科學最抽象的觀念刻畫為如兒童積木般清楚明白的形體。」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穆克吉讓科學不只明白易懂,而且精彩有趣。……這是個教人不忍釋手、充滿希望,且生動活潑的故事。」
──《歐普拉雜誌》(O,The Oprah Magazine)
「堅強有力且雄心萬丈……堪稱醫界最傑出的故事之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豐富、有趣、精彩、博學、文筆流暢的癌症史,讓穆克吉一舉成名,足以與偉大的醫生作家路易士.湯姆斯(Lewis Thomas)和史蒂芬.傑.顧爾德(Stephen Jay Gould)相媲美。」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此書能促使社會大眾更廣泛地討論,該如何明智地分配我們的醫療資源。」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穆克吉以真正科學家的視野和耐心,把這些個別的絲縷編織成和諧而令人欲罷不能的故事。」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穆克吉有說書人的才華,也有把複雜醫學觀念化為簡單言語的天賦。」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許多醫師作家嘗試以病人反映他們的人性,穆克吉正好相反,他的書並非描述好醫師如何作出艱難的決定,作決定的是我們自己。」
──約翰.傅里曼(John Freeman),美國國家公共電視網(NPR)
「本書讀來像小說……但它描述的卻是有血有肉的人和真正的成功,以及虛偽的觀念和錯誤的希望。本書不只讓一般人也看得懂癌症研究和癌症的生物學,也能吸引年輕研究者進入既有趣又打動人心……而且重要的領域。」
──唐納.貝瑞(Donald Berry)博士,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
「疾病的科學與詩意很少能如此優雅地交織在一本博學多聞、引人入勝、而平易近人的書裡。穆克吉以精準清澄而深刻的同理心,覓得埋藏在癌症蹂躪中的美麗希望。」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作者
「未來想要寫這個疾病的作家和歷史學者,都必然會在穆克吉這本傑作的陰影之下,必須以加倍的努力才能有所表現。……生動而引人入勝的作品。」
──BookPage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