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政治大學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戰前臺灣文學相關史料典藏,長久以來也積極地推動史料的數位化。為了讓各界熟悉政大的圖書館典藏以及館藏特色,數位典藏組與臺灣文學研究所於2016 年10 月7 日聯手策畫,由本人擔任召集人,聯合舉辦「往返之間:戰前臺灣與東亞文學• 美術的傳播與流動」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正是本論文集的緣起。
當時擔任論壇的基調演講人的,是日本九州大學副教授波潟剛以及沖繩縣立美術大學副教授金惠信。波潟教授是目前東亞現代主義與前衛主義的知名研究者,金教授則是朝鮮美術、東亞美術與性╱別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者。另,經過公開徵稿,共有六篇論文, 參與此次論壇的發表。結合文學與美術主題的論壇也是學界罕見的主題,因此吸引了許多聽眾前來共襄盛舉。
論文集共分三部,第一部「現代主義在東亞的傳播」,收錄論壇講稿與論文。首先是波潟剛教授的〈東亞異國主義的變容──昭和摩登再考1930-1936〉,主要以被譽為日本現代主義成熟代表期的「昭和摩登」為主軸,探討現代主義在東亞的傳播與變遷。論文部分,徐禎苓的〈社群與書業──劉吶鷗的《新文藝日記》與東亞知識圈〉,以劉吶鷗的《新文藝日記》為例,指出此日記與當時出版界、藝文界的流行如何接軌以及劉吶鷗對日本文學接受的軌跡。張詩勤的〈日治時期象徵詩在臺灣的傳播與實踐〉則爬梳法國象徵詩傳播到日本,之後再到臺灣的途徑。指出象徵詩如何分別於1910 年代與1930 年代進入臺灣,以及如何在臺灣詩壇落地生根, 轉化為帶有臺灣色彩的象徵詩。吳宗佑的〈生活就是報國──中山侑的青年劇運動〉則以灣生劇作家中山侑的戲劇活動,初探皇民化時期的青年劇運動。
第二部「東亞的女性與民俗」同樣收錄講稿與論文。金惠信教授的演講〈官展的女性們敘述的另一個東亞近代〉,以戰前官方美術展覽會畫作的女性形象為例,探討宗主國男性畫家投射的性╱別視線與其政治性的結構。論文部分,蕭怡珊的〈從日治時期朝鮮美術展覽會看朝鮮女性群像〉整理了朝鮮美術展覽會中女性的形象, 基本上從金惠信教授研究的延長線上發展而出。陳雨柔的〈「沒有錢還要戀愛」:張文環小說〈落蕾〉、〈貞操〉與〈藝妲之家〉中的不守「貞」女人〉從當時流行的「戀愛至上主義」、「戀愛自由」之思潮來探討臺灣新文學初期張文環的作品,凸顯女性身處新舊思潮交界的夾縫中,兩難的境地。王婷儀的〈民間傳承的理論構築: 以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為例〉企圖探討柳田國男的「民間傳承論」與其民俗學理論建構二者的關係。
第三部的「文獻回顧」收錄本次論壇演講者其與本次論壇相關主題的前行論文。波潟剛教授的〈崔承喜與約瑟芬・貝克的表象──關於東亞「摩登」的文化翻譯1935-1936〉,探討朝鮮舞姬崔承喜與黑人舞姬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 如何做為文化記號, 如何透過文化脈絡在東亞的現代主義被「翻譯」的問題。金惠信教授的〈妓生──「解語花」的表象〉則聚焦於日治時期朝鮮「妓生」的形象以及其在朝鮮美術展入選畫作中的表象問題。第三部收錄的二篇論文將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文學、文化與美術在戰前東亞的傳播與流動的關係。最後收錄的是刊於1943 年12 月《民俗臺灣》的〈訪談柳田國男氏座談會〉。記錄1943 年10 月7 日,當時臺北帝國大學大教授金關丈夫、中村哲等人,拜訪柳田國男東京的自宅,就「大東亞民俗學建設與《民俗臺灣》的使命」之主題,所舉行的座談。民俗學學門在東亞建構與當時日本大東亞共榮圈論述,二者密不可分的共犯關係,一直以來被視為是為當時日本帝國在東亞擴張侵略的意識形態背書。然而,從不同的角度看來,這樣的論述同時也是當時臺灣民俗學方法建構的起點。
《民俗臺灣》是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電子化資料庫的重要館藏之一。此次論壇的重要目的之一,主要也在彰顯政大圖書館數位化的成果。「文獻回顧」最後放入此文,別具意義。
吳佩珍(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二○一七年中秋月夜 於指南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