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通書》為宋明理學開宗的重要著作,
融會《易經》與《中庸》哲理立說,
闡發儒家內聖之學與成德之教的心性精義,
前賢贊其為「千載不傳之秘固在是」!
本書作者廣角而周詳的深入析論《通書》義蘊,
破解並釐正了其內文中千年至今訓解上之疑難處,
深具學術與啟發心靈之價值,很值得有心探討之修學者參考。
作者簡介:
吳碧玲
1964年生,道號自在主人,法號清慧居士,網路名自在老師。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家中醫師考試及格。
學佛修禪與中醫、太極拳等身心靈研修將近二十年。
曾任中學國文老師、報社中醫養生專欄主筆、社區大學太極拳老師
古典詩詞曾三度榮獲國立成功大學鳳凰樹文學獎
古典詩曾五度榮獲全國大專青年詩人聯吟大會之獎(現場比賽),最高榮獲第二名。
長期從事寫作、國學指導、養生諮詢、與佛法、身心靈之隨緣指導等。
著有《通書思想研究》、《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雲水無心》、《浪漫禪風養生帖》
網站:
「雲水無心」身心靈網站:http://www.tztzai.url.tw/
「閒雲居─自在老師的國學書院」:http://blog.yam.com/tztzai
「閒來無事心靈禪境─自在老師的禪修道場」:http://tw.myblog.yahoo.com/tztzai
「閒雲書齋─自在老師的國學禪房」:http://blog.udn.com/TztzaiMaster
「全球華人藝術網─自在老師的部落格」:http://blog.artlib.net.tw/author_personal.php?ename=TztzaiMaster
◎電子信箱:tztzai@yahoo.com.tw
作者序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人生真理的探索,與心靈智慧的開拓成長,一直是我生命追尋的方向。
我自幼在「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父親之啟導影響下,即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濃厚的興趣,除了詩詞古文,四書之類的人生哲學也很喜歡閱讀。
中學時期,開始探索人生奧秘。當時就讀於位在東部花蓮,依山傍海的學校。我常在下課時,獨自一人,登上校舍樓頂,看山、看海、看澄藍的天空──天地的遼闊,盡在年少的胸懷中。一邊望著,一邊思索宇宙人生,做著哲學家的夢。
大學如願進入中文系,悠遊於古典文學與哲學的瀚海。我於民國七十五年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系,而後於民國八十一年,考進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攻讀碩士。先後在中文系所的學程裡,選修了不少思想課程,先哲們對於宇宙人生或政治社會的哲思,成為我汲取智慧的寶藏。
民國八十一年,因緣際會之下進入了佛門。自行開始修行之後,我首先讀的不是佛經,而是朱熹的《四書集注》。我把《大學》《中庸》重新來讀,竟覺得十分契心,讀之了然於胸,甚為歡喜。前後共花了一年的時間,把《四書集注》全部重新細細讀完,如飲甘露,對於儒家思想,也有了更深的體悟,尤其對《中庸》思想契悟很深。
在碩士班就讀之始,我選修了「宋明理學」這門課,開頭接觸周子的思想,我一讀老師給的講義《通書》,講道體,講儒家內聖之學、成德之教等義理,當下即會意契心。故而碩士論文以這個題目來研究。
我原先想研究的主題是《中庸》,因為自覺對《中庸》頗有心得。然而指導教授卻認為,連當代某位知名哲學大師都無法做《中庸》的研究,一個研究生又如何能為云云,建議我換題目,於是我選擇了《通書》。
因此,會選擇中國哲學領域,乃至宋明理學,乃至周子《通書》,作為研究對象,可說是因緣所至。我於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完成論文《通書思想研究》並通過審核,取得了碩士學位。
當初在作論文時,我先依自己的架構與理念完成了初稿,結果被指導教授刪去了大半,後來只得聽從教授的「指導」,重新用心完成五萬字的《通書思想研究》── 此可說是「官方版論文」。而我原先的格局內容,覺得仍有自己的心血智慧,遂保留至今,另整理出版為《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八萬餘字),可說是「私藏版論文」。
因此這本書即是我十幾年前所撰寫的碩士論文之原來的格局與內容。
本書除了就《通書》之思想作歸納與析論,並旁徵博引,廣角而周詳的辯析各方面的論點,並將《通書》的學術背景│宋明理學的興起與特質│設為第一章,作為一種提綱挈領的闡述。這是對於本論文將《通書》作為「專著」研究的一種學術格局,與將作者周敦頤列在第一章類似「子學」的研究重點不同。書中並且完整呈現周子之人格特質,而不拘於儒學的門戶之見。故而本書可說是較為豐富且全面性的來探析《通書》哲學。而其中第四章第三節之「二、〈師第七〉訓解之爭議與釐正」,破解並釐正了自南宋朱熹以來,至當代幾位哲學大師,這千百年所認為疑難而未解的文句訓解問題,這部份在官方版論文《通書思想研究》中,很受到論文審核教授們的肯定。
事隔十餘年,如今有機會正式出版,將自己過去的心血與對儒學哲理的體會,呈現與分享出來,自是十分喜樂。
本書之出版,歷經兩個多月的重新打字與整理。本〈出版自序〉以下之所有內容,包括〈前言〉,都是以民國八十四年撰寫的初稿而整理完成的,訂名為《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以別於「官方版論文」。此外,書後並增加附錄周子原著《通書》與《太極圖說》之全文,以供參考查閱。
撫今追昔,曾經,中學那充滿熱誠與理想的時代,在書上讀到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激發了年少的我,無限豪情與嚮往之心!讀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大懷抱,也令人意氣昂揚……。
聖賢先哲們的理想,在現實世界中,也許永難實現,但是,對生命、對人世的關懷與熱情理想,以及對宇宙人生真理的探索智慧,卻展現了無限積極的意義,即使如今世衰道微,依然具有對世人心靈層面向上提升與指引的力量,而成為永垂不朽的世間明燈!
筆者有幸,可以與此傳燈之業而稍盡微薄之力──在此謹將《通書思想研究》與《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二本書,正式出版供作學界有心研究者參考。(前者已先於本月出版)
文天祥〈正氣歌〉:「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每思及,總令人蕩氣迴腸而熱淚盈眶,感念不已──謹此為本書出版之序。
吳碧玲 謹識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秋十月十八日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人生真理的探索,與心靈智慧的開拓成長,一直是我生命追尋的方向。
我自幼在「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父親之啟導影響下,即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濃厚的興趣,除了詩詞古文,四書之類的人生哲學也很喜歡閱讀。
中學時期,開始探索人生奧秘。當時就讀於位在東部花蓮,依山傍海的學校。我常在下課時,獨自一人,登上校舍樓頂,看山、看海、看澄藍的天空──天地的遼闊,盡在年少的胸懷中。一邊望著,一邊思索宇宙人生,做著哲學家的夢。
大學如願進入中文系,悠遊於古典文學與哲學的瀚海。我於民國七十五年畢業於...
目錄
出版自序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前言
第一章 宋明理學之興起與特質
──通書思想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宋明理學的內涵特質
第二節 周子與宋明理學的興起
一、理學興起的歷史因緣
二、北宋的儒學復興運動
三、理學興起的外在機緣
四、周子的默契道妙與理學之興
第二章 周敦頤的生平與風格
第一節 生平
第二節 風格
一、政事精絕人品高尚
二、獨慕聖賢之志與善啟後學
三、超然塵外的仁者生命情懷
第三章 道體的契悟
第一節 外在的體察(一)──超越的天道:乾元與誠體
第二節 外在的體察(二)──聖人之本:誠
一、「誠」既是廣大高明,亦是切近平常
二、「誠」之專注無息乃源自內在道德性之發用
三、通書之「誠」為貫通天道與人道者
第三節 內在的契悟││誠:寂感真幾的道體
一、道體乃「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創生實體
二、「道體」非唯靜態的觀照
三、由「道體」的「動靜」見其全體大用之神妙
四、小結
第四章 內聖成德的實踐
第一節 誠的體現與道德踐履之實義
一、中國哲學則是重實踐的
二、實踐是發源於「誠」的自律道德
三、由日用人倫間而體現誠體
四、閑邪存誠的實踐工夫
第二節 志學之旨趣
一、志學之意義與重要性
二、志學的具體內涵
第三節 氣性之偏與師友的啟發
一、「師」者之事為在於成德之啟導
二、〈師第七〉訓解之爭議與釐正
三、附論〈理性命第二十二〉之訓解問題
四、「師」者如何啟導後學─本節結論
第四節 內在的修持工夫
一、聖學之要─無欲
二、聖功之本─「思」與「知幾」
第五節 外在的言行修為
一、慎動
二、改過遷善
三、本章小結
第五章 誠體溥化的外王理想
第一節 外王思想與天人關係之內涵
一、天人合一與天人相應之義
二、外王思想與政治思想之別
第二節 端本誠心之德化思想
一、傳統儒家重在治道
二、端本誠心之化民乃在於各正性命
第三節 禮樂教化之治
一、《通書》對禮樂教化的觀點
二、《通書》禮樂教化觀點的忽略處
第四節 仁義政刑與勢
一、天人相應的仁義與政刑
二、《通書》對「勢」的觀點
三、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通書的造詣與價值
一、古今學者對《通書》之評價
二、對《通書》學理內部之衡述
第二節 通書未臻圓滿的理境
第三節 總結─通書之承先與啟後的學術貢獻
一、對《通書》自身思想之總結
二、結語
附錄一、周敦頤《通書》全文
附錄二、周敦頤《太極圖說》全文
參考書目
出版自序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前言
第一章 宋明理學之興起與特質
──通書思想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宋明理學的內涵特質
第二節 周子與宋明理學的興起
一、理學興起的歷史因緣
二、北宋的儒學復興運動
三、理學興起的外在機緣
四、周子的默契道妙與理學之興
第二章 周敦頤的生平與風格
第一節 生平
第二節 風格
一、政事精絕人品高尚
二、獨慕聖賢之志與善啟後學
三、超然塵外的仁者生命情懷
第三章 道體的契悟
第一節 外在的體察(一)──超越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