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對話從簡易的個人說話,到探討複雜議題,這個過程彷彿是一種共同思考的藝術,也是一種團隊學習。《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是一本好書,更是一套有影響力的方法學,作者舉出諸多實際案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鏡。」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籍,可以化解一些目前全球社區中常見、作者稱之為「對話匱乏」(Dialogue Deficit) 的狀況。書中談到對話與爭辯、討論之間的差異,也提出個人的論述,認為現代人在面臨想要解決的問題時,卻很少運用對話來化解。與其對議題爭辯、試圖說服他人,讓對方認同我們的觀點,不如用對話尋求彼此的共同點,讓所有人建立共贏的局面。」
費樂理 (Lawrence Philbrook),國際文化事業協會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International) 全球總裁
「在這個單一專業與部門不能再獨撐大局的世代,『對話』不能只是個名詞,『充分溝通』也不等於『沒有效率』。由於這本書的知識, 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對話」(Dialogue)『穿透字面意涵』的方法與策略,促進對話、跨界溝通,享受創意的跨界對話成果,也使得「共同的益處」(Common Good) 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陳文良,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
「這本書所指的『對話』必須具備的要件,就是以人的感覺與態度為中心:參與者彼此之間沒有階級問題、願意用同理心聆聽、願意重新檢討自己所有預設的立場。無論是對個人或是組織,作者都有提出相當不錯的觀察與建議;希望這本書的訊息,能夠普及到台灣最需要的事業── 『台灣真正的公益團體』。」
文魯彬 (Robin J. Winkler),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會理事長
「在這『對話』的大傘之下,作者點出一些類似的過程, 像是公共的討論、協商民主、衝突轉化、參與式治理,這些都是希望透過對話找到正面的改變,也都適合進行某種程度的『對話』。若是讀者目前面對的問題,涵蓋來自不同背景與觀點的個人、團體之間的互動,肯定可以從書中有所收穫。」
湯斐力 (Philip Thomas),資深對話實踐者 (Practitioner)、引導師、顧問,D3 顧問公司創始人
「本書使用一些公司委員會或學校理事會等實例,把這些要素以及一些實用的策略清楚表明;書中的這些對話技巧與精神,對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或是校務會議等場合中,都會有實質的幫助。」
江惠蓮,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作者在書中陳述人們心中的深層假設是如何地阻礙真正的對話,並直指在對話中讓自己假設浮現與情緒觀察的重要性。人類能夠共同透過對話來改變世界,正是在對話中穿越過一場又一場的人性淬鍊,並與四面八方乃至千里外,正在進行的真善
美聖創造出整體的共振共鳴。」
李明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
=======★=========
學會「對話」,就能好好「說話」!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
人類會使用語言是一項奇妙的事情,生物學家從演化的觀點,認為人類彼此之間,能夠互相準確的傳遞信息,是人類得以在百萬年來的天災地變中,得以殘存並且越活越好 (當然也能打破生物的規範,而越來越長壽) 的主要原因。所以研究語言的科學家,就把「說話」當做是一項自然的生物本能。
語言的習得,雖說是天生自成,但表達方式的合宜與否,卻是隨著社會演進溝通方式改變,而成為現代文明人被評定為素養好壞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如何把說話說的恰到好處,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但卻是現代社會中必須擁有的一項重要能力。因為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互動中,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往往來自個人說話的態度是否讓人感受到誠懇。當然,說話的內容和談吐的方式也決定了品味高低,會讓對方願意和你繼續交往,上級會選擇把重要任務交付予你的關鍵因素;所以掌握說話的技巧是絕對必要!
幸運的是,說話的技巧是可以訓練的,只要個人努力去培養能言善道的幾個主要基本功,就可以自我發展出一套優質的應對身段。我會這麼有自信地下此結論,是因為這幾十年來,我的實驗室培養了不少研究人員,他們從剛來的木訥寡言,到畢業後能夠在專業領域上侃侃而談,這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才有的成長。雖然在日常生活的社會互動,比在實驗室更富有多元複雜的面貌,但好的說話技巧,仍然是可以被訓練的。坊間有許多參考書籍,是由經驗豐富的學者所撰寫的;也有非營利性的教育組織協助人們精進公眾溝通。換句話說,說話技巧是可以經由循序漸進的學習,而達到明顯的溝通成效。
想要精進個人的說話技巧,我們可以方便地從書籍中獲得;但如果想讓「說話」的價值更為提升,非得好好學習「對話」不可!今年一位相識十多年的老友──朝邦文教基金會吳咨杏執行長與我連繫上,她邀請我為《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這本書寫序,她在電話中誠懇地表示:簽下這本書的美國版權,用意就是想將「對話」分享給台灣讀者;朝邦文教基金會推動「對話」已經行之有年,證明咨杏更是有心推動「對話」的決心,我也更佩服她的願景和行動力!
當我閱讀完這本書之後,頓時恍然大悟,如果一般的「說話技巧」可以訓練,那麼「對話技巧」一定也可以!誠如書中所說:「無論大事小事,對話都適合生活中的所有層面。我們正處於一個變化多端、充滿創意、創新精神的世代,當我們更加了解造成彼此認知差距的原因,想要更加認識的能量、創意、意願就會熱烈地浮現;愈是面臨這種重要時刻,掌握對話藝術的技巧也就格外重要。」
作者丹尼爾.楊克洛維奇 (Daniel Yankelovich) 還提到:「對話與討論,兩者之間的差異,關鍵在於三項特質──『平等待人、具備同理心聆聽他人、讓假設浮出檯面。』當這三項特質並存就是一種對話,缺乏其中之一,這場對白就可能是討論或是其他的談話型態,而非對話。」所以這三大重要原則,運用在政府機關、學校、非營利組織、營利組織都適用。
對話從簡易的個人說話,到探討複雜議題,這個過程彷彿是一種共同思考的藝術,也是一種團隊學習。《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是一本好書,更是一套有影響力的方法學,作者舉出諸多實際案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鏡。當置身在世界地球村,所有公民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除了要懂得一般說話技巧,更要學習如何「對話」。因為「對話」可以幫助我們將衝突轉為合作,從對立的關係晉升到平等的關係,共同建立共識,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這也是對話的神奇力量。
世界不斷在改變,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促使自己不斷提升。如今台灣就要有一本「對話」好書問市,希望讀者們能將「對話」當成是自我修練的策略,將知識轉為自己的智慧;一旦學會「對話」,並瞭解其中驚人的內涵之後,就會體驗到原來要讓一般性說話進階到對話,並不是一件難事!我相信這本平易近人的「對話入門書」,一定能夠讓大家有所啟發。若是每個人都能將「對話力」視為溝通技巧和生活的一部份,並且先從自己做起;這份好的影響力便能帶來改變,我們的社會也就會更祥和,台灣也就更有福了!
=======★=========
以「對話的神奇力量」展現存在感
國際引導者協會認證專業引導師、國際文化事業協會(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International)全球總裁/費樂理CPF (Lawrence Philbrook)
受邀為這本書撰寫序文時,讓我百感欣喜,畢竟對話已經在我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長達二十年之久。雖然,每次的對話都是獨一無二,但還是能在其中看出一些共同的特質,這也更讓我推崇丹尼爾.楊克洛維奇(Daniel Yankelovich) 的著作,《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所呈現出的簡單優雅。
提到對話,總是讓我想到一個有關「石頭湯」的古老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到處向村民乞討食物,但一直遭受拒絕,於是他對村民說:「那麼,可不可以借我一個鍋子和一點水呢?我可以煮一鍋的石頭湯。」村民聽了很驚訝,但還是把鍋子和水借給他。接下來,他從口袋裡取出一顆圓形石頭放進鍋內,慢慢鍋內的水也開始沸騰,他開口說:「如果湯裡面,可以放一點香料,味道就會更香了,可以給我一點鹽和其他的香料嗎?」旁觀的村民很好奇,也照著他的意思給了一點鹽和香料。接著他又說:「你們知道嗎?來點蔬菜和馬鈴薯也不錯!」大家是愈來愈好奇,於是又給他需要的蔬菜和馬鈴薯。隨著湯頭又滾起,這鍋湯的香味也愈來愈濃郁,這個人最後提出一項要求,請大家再加一點肉或是其他材料。這時在旁目不轉睛的村民們很快有所回應,也開始對石頭湯感到興奮莫名;最後,大家也皆大歡喜地一起享用。
這就是一個「對話」的故事。當其中一個人願意冒險投入,其他人也會陸續加入,並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分享出來,就有可能促成對話。真誠的對話,可以讓我們公開表達自我的價值觀,也因此流露出自己脆弱的內在。矛盾的是,這些脆弱的一面反而開啟一扇門,讓團體和個人更能彼此互信、得到更深層的學習。
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籍,可以化解一些目前全球社區中常見、作者稱之為「對話匱乏」(Dialogue Deficit) 的狀況。書中談到對話與爭辯、討論之間的差異,也提出個人的論述,認為現代人在面臨想要解決的問題時,卻很少運用對話來化解。並指出,與其對議題爭辯、試圖說服他人,讓對方認同我們的觀點,不如用對話尋求彼此的共同點,讓所有人建立共贏的局面。對話的本質,只會在所有參與者建立互信,並且團體中位階較高的人士卸除「權威的包袱」之後,才會真正浮現。
討論了對話的定義與多種可能用途之後,作者也為我們列出十五項,可以在任何情況下讓對話順利進行的策略,並提供可以運用的範例,讓讀者更了解如何運用。接著他也點出十個阻擾我們與他人進行對話的障礙,包括有一些可能是刻意做出的行為,阻擾我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
在本書的最後一部份,作者聚焦在美國國內的一些特定情況。這些內容,它的確顯現出一些對話的經驗與作法,但是有些讀者一定也會懷疑,這些真的適用在美國以外的情境嗎?多年來,我在大中國地區授課,與許多組織和社區共同探索對話的議題,卻早已發現「對話」無論用在什麼地方都會有效。我用以下三個案例跟大家分享我對「對話」的信念與經驗。
我記得那是在台北的一家大飯店二十五樓的套房裡,當時正巧遇上颱風。公司的董事長和六位高階管理人員聚集在一起討論──決定該如何合作、共同朝向未來;在場的每個人都有繼續留下來或是離開的理由,如同在他們帶領的組織內,真實的衝突也存在彼此當中。大樓外的風狂吹著,房間內的氣氛卻極度安靜,每個人的內心都在掙扎著,竭力思考該說些什麼?該怎麼說?一整天下來,我們每一個人針對每項議題進行對話,從中建立信任與尊重;雖然這股信任與尊重依舊薄弱,卻足以促使大家做出需要的決策。
另一次則是社區的聚會。一所國立大學的教授們,共同商討如何保育環境?又能同時讓漁民謀生生存?透過對話,大家找出跨越障礙的方法,並擬出一個可行的合作方案。
陌生人想展開一段開放性的對話。剛開始會比較輕鬆,但到後來會愈來愈困難:「我該如何表達真正需要說的話?」、「我該如何為這個社區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氣氛?」過程裡會浮現許多問題,但清楚又有效的答案卻是很少;有人會保持緘默,也有人會真誠分享。
對話不但是工具,也是一種理念。若是投入一場對談時,心中也期盼著能夠進行真誠的對話,那麼它順利進行的機率,也將會大幅度攀升。其中的確會有一些風險存在,但是展開真誠對話,會為結果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肯定是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