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只是「零」,如你擁有健康,每一個「零」的增加都有意義;如你失去健康這個「壹」字,擁有多少個「零」都沒有意思。
「家庭醫生」作用有如股票投資中的「止蝕盤」,去保護所有投資項目不至出現致命損失。道理一樣,只要如此做便可換來一個健康快活的人生,何樂而不為?!
曹仁超 《信報》「投資者日記」專欄作家
看了這本書,心裏踏實,知道有一群有腦有心的「家庭醫生」,正努力地為香港市民,創造一個人人健康有保障的醫療服務環境。
想知道這種亦「醫」亦友的醫療文化對你一生是多麼重要,就非看這本書不可。
蕭芳芳 「護苗基金」創立人及主席
香港人對「家庭醫生」的思維,要來一個徹徹底底的改變。其實我們的生活圈子裏,理應有家庭醫生這個「伙伴」的存在。我們不會不停地換法律顧問、髮型師或會計師,所以大家務必放棄「有病就shop around找醫生」的這個動作。
邵國華 香港電台第一台健康節目「精靈一點」主持人
全世界以至香港,都傾向發展專科,甚至副專科(subspecialties),但「家庭醫學」卻被忽略。經歷了二十年,人們認識到家庭醫學連續性的照顧,能為社區提供最有效率,和最具成本效益的醫療保健,故此,家庭醫學才再被重視。
楊紫芝教授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榮休教授
這十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我以為醫生的愛心已經日漸消失,只餘專業精神。不過,看完這本書後,我又重新樂觀起來。本書澄清了許多坊間的謬誤,形式亦極多樣化,眾多作者,風格各異,讀其文章,如見其人,可讀性甚局。
周肇平教授 香港大學醫療及衛生研究網絡召集人
在這本書中,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的各位醫生以日常診症累積的經驗及深入淺出的手法,透過不同個案及故事形式,帶出家庭醫生的實際需要及重要性。
梁智鴻醫生 行政會議成員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