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的康復方案】
透過簡單可行的食譜調養
提高甲狀腺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中醫基礎理論+現代醫學知識
專門針對甲狀腺疾病患者的日常飲食調養!
▎了解甲狀腺
【甲狀腺的形態及位置】
本節首先介紹了甲狀腺的基本解剖學知識。甲狀腺是一個位於頸部的蝶形內分泌腺,其形態和位置決定了其在體內的作用和功能。了解甲狀腺的形態和位置是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基礎。
【甲狀腺的作用】
甲狀腺主要負責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這些激素對於人體的代謝、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節詳細講解了甲狀腺激素的生成過程及其在體內的多重作用。
▎了解常見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疾病。本節詳細介紹了其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法,幫助讀者辨別和管理此類疾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相反,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指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本節提供了其病因、症狀及治療方案,強調了及時診治的重要性。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是一種因免疫系統攻擊甲狀腺組織而引發的疾病。本節介紹了此病的免疫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措施。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是甲狀腺疾病中較為複雜的一類。本節詳細探討了結節和腫瘤的診斷、分類及治療方法,並提供了一些預防措施。
【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狀包括頸部疼痛及全身不適。本節介紹了其病因、診斷和治療方法,幫助患者了解如何緩解症狀。
▎微量元素、麩質飲食、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碘與甲狀腺疾病】
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元素。本節探討了碘缺乏或過量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並給出合理的碘攝取建議。
【硒與甲狀腺疾病】
硒在甲狀腺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節介紹了硒的作用及其與甲狀腺疾病的關係,強調了適量補充硒的重要性。
【麩質飲食與甲狀腺疾病】
本節探討了麩質飲食與甲狀腺疾病之間的關聯,特別是對於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麩質飲食的影響尤為顯著。
【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椰菜等,含有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物質。本節介紹了這類蔬菜的營養價值及其對甲狀腺健康的潛在影響,並提供了適當攝取的建議。
▎甲狀腺疾病日常飲食及中醫調養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針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本節提供了適合他們的飲食調養方案,包括一些有助於緩解症狀的食譜,幫助他們恢復健康。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本節針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介紹了有助於提升甲狀腺功能的飲食方案,幫助他們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對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患者,本節提供了適當的飲食調養建議,幫助他們減少免疫反應對甲狀腺的損害。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
本節介紹了適合甲狀腺結節及腫瘤患者的飲食調養方案,幫助他們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
【亞急性甲狀腺炎】
針對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本節提供了有助於緩解症狀的飲食方案,幫助他們在急性期過後快速恢復。
◎附錄A 甲狀腺疾病自查表
甲狀腺疾病自查表幫助讀者進行自我檢測,及早發現潛在的甲狀腺問題。
◎附錄B 典型病案
透過實例分析,幫助讀者理解甲狀腺疾病的診治過程及飲食調養的效果。
本書特色:本書結合中醫基礎理論,詳細介紹甲狀腺的形態、功能及常見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減退症、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等,並探討微量元素、麩質飲食及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的關係。書中提供簡單可行的飲食調養方案,以及甲狀腺疾病自查表和典型病案,適合希望透過飲食調理改善甲狀腺健康的讀者使用。
作者簡介:
丁治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等。長期從事甲狀腺疾病的臨床醫療工作,在各大醫院創立過三個甲狀腺疾病專科、兩個甲狀腺疾病研究所,帶領團隊專攻甲狀腺疾病的研究,在甲狀腺中西醫結合治療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尤其在學術引領、醫療拓展、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卓有成就。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了解甲狀腺
第一節 甲狀腺的形態及位置
甲狀腺(thyroidgland)是人體最大、最重要的內分泌腺,能分泌甲狀腺素(thyroxine,T4)和降鈣素(calcitonin,CT),以控制人體的代謝率和鈣的代謝以及促進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國外成年人的甲狀腺重達20g左右。成年亞洲人的甲狀腺重達25~30g,整個腺體寬5 cm,高5 cm,在個體、性別、年齡、地區之間都有差別,妊娠或哺乳期略大。
甲狀腺呈「H」形,一般包括左、右側葉(left lobes,right lobes)和中間的峽部(isthmus),61.5%的亞洲人尚有一錐體葉(pyramidal lobe)。錐體葉是甲狀腺發育過程中的殘餘結構,通常由峽部向上延伸至舌骨,多位於頸正中線的左側。17%的錐體葉獨立存在,稱為「副甲狀腺」(accessory thyroidgland),副甲狀腺多存在於左、右側葉附近。如側葉的下極延伸至胸骨柄的後方,稱為「胸骨後甲狀腺」(retrosternal thyroidgland)。少數人甲狀腺峽或錐體葉上端有一條(多見於左側)或成對的細小肌束,甲狀腺提肌(levatorglandulae thyroideae)連於舌骨或甲狀軟骨。該肌由喉上神經喉外支支配,有上提甲狀腺的作用。
甲狀腺的左、右側葉附著於喉和氣管的前外側,多數位於第3~6頸椎。側葉的上極大多平甲狀軟骨中點,下極多數位於第4~5氣管軟骨環,少數可低至第3甚至第6氣管軟骨環。甲狀腺峽部連接左、右側葉,一般位於第1~3氣管軟骨環,少數位於第2~4氣管軟骨環的前方。因此,施行氣管切開術時可將甲狀腺峽部分離開來,以免影響氣管的暴露;對過於寬大的峽部,可自中線處切開。
甲狀腺的前面由淺入深為皮膚、淺筋膜(內有頸闊肌)、頸前靜脈、頸深筋膜淺層、舌骨下肌群、胸鎖乳突肌前緣以及氣管前筋膜。左、右側葉的後內側與頸部的管狀器官喉與氣管、咽與食管鄰接。側葉內側面的上方有喉上神經外支經過,下方有甲狀腺下動脈的兩個腺體支以及位於氣管與食管溝內的喉返神經。側葉的後外側與頸動脈鞘內的總頸動脈、頸內靜脈、迷走神經以及交感神經幹相鄰。因此甲狀腺嚴重腫大時可壓迫鄰近管狀器官,導致呼吸、吞嚥困難,壓迫喉返神經造成聲音嘶啞;如向後外方壓迫交感神經幹時,可出現霍納症候群(Horner's Syndrome),表現為瞳孔縮小、眼裂變窄(上瞼下垂)、面部潮紅、無汗和眼球內陷等症狀。
胸骨甲狀肌附於甲狀軟骨,該肌肉的作用可使甲狀腺緊貼於喉,對於腫大的甲狀腺可限制其向上擴展。因此嚴重腫大的甲狀腺,由於向上擴展被限制,則向下擴延至胸骨後方,壓迫氣管,引起窒息,同時可壓迫靜脈,引起嚴重的頭頸靜脈迴流障礙。
第二節 甲狀腺的作用
甲狀腺具有分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甲狀腺激素在體內有廣泛的生理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促進組織氧化及物質能量代謝。此外,對人體組織的生長、成熟,對神經系統與心血管系統的成熟及功能狀態的維持等也發揮著重要生理作用。可以說,當甲狀腺激素過量或不足時,人體沒有任一器官和組織能不受其害。T4(即四碘甲腺原胺酸,Tetraiodothyronine,又名甲狀腺素,簡稱T4)與T3(即三碘甲狀腺素,3,5,3' Triiodothyronine,簡稱T3)均具有生理作用,T4在外周組織中可轉化為T3,而且後者活性較大,以往認為T4透過T3才發揮作用,現知T4不僅是T3的激素原,且本身也具有生理作用,約占全部甲狀腺激素作用的35%。還發現甲狀腺激素作用的細胞核受體,存在T3和T4兩種結合位點,只是T3結合位點的親和力較T4高10倍。以下分別講述甲狀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對代謝的影響
(一)產熱效應(thermogenesis)
雖然人體的基本氧化產熱過程並非必須甲狀腺激素參與,但甲狀腺激素能增加人體物質代謝率、攝氧量和產熱量,以增強人體的活動能力和對外界的反應能力。無論是在人體還是離體組織,甲狀腺激素均使氧耗量和基礎代謝率增加,這一過程需要潛伏期,約數小時甚至數天,在絕大多組織陣列都很明顯,但除脾、腦和睪丸等外。T3較T4作用更明顯,但維持時間較短。臨床上患者的症狀也反映了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產熱增加,基礎代謝率升高,所以人體怕熱喜涼,極易出汗;甲狀腺功能減低時,基礎代謝率下降,人體喜熱惡寒,少汗。這兩種情況都使患者難以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
(二)對糖代謝的作用
甲狀腺激素促進小腸黏膜對糖的吸收,加強肝糖分解,抑制肝糖合成,因此有升高血糖的傾向,但是T3與T4也加強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血糖常升高,有時會出現糖尿。甲狀腺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有的依賴於其他激素,或與其他激素共同調節,尤其是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和胰島素。甲狀腺激素能增強腎上腺素的肝糖分解作用,並能調節腎上腺素促肝糖分解作用和升高血糖作用的幅度,可能是增強腺苷酸環酶-cAMP系統反應的結果。甲狀腺激素能加強胰島素的肝糖合成和對葡萄糖的利用。此外,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還與劑量有關,有時呈現雙向反應。
(三)對蛋白質代謝的作用
甲狀腺激素對蛋白質代謝的作用可能是其代謝的最基本的作用。刺激蛋白質的合成也可能是該激素產熱的原因之一(而刺激一些特殊酶的合成則又引起其他代謝變化)。T3或T4使肌肉、肝和腎的蛋白質合成明顯增加,從而使細胞數增多,體積增大,尿素氮減少,出現正氮平衡。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則加速蛋白質分解,也可促使骨的蛋白質分解,導致血鈣升高,尿鈣減少,引起骨質疏鬆。肌肉蛋白質分解加速,則使肌肉收縮無力,肌酸酐(Creatinine)含量降低而尿酸含量增加。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時,蛋白質合成減少,肌肉也收縮無力,但組織間黏蛋白增多,能結合大量水分子和正離子,引起黏液性水腫,指壓不凹陷是其特點。生長速率的變化是最能反映甲狀腺激素對蛋白質合成作用的,也表現出雙向性。甲狀腺功能減低時生長減慢,而用替代劑量的甲狀腺激素時可使生長恢復,但劑量過大時則又抑制生長。總之,甲狀腺激素可刺激蛋白質的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但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卻使蛋白質的降解大於合成,導致蛋白質缺失,使肌肉減少,肌力減弱和體重減輕。甲狀腺激素減低時常伴有輕度正氮平衡,對蛋白質降解的影響大於對合成的影響,使蛋白質合成減少,且蛋白質更新減少。因此,無論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低都有礙生長、發育和人體組織結構的維持。當T3、T4增多時,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胺基酸進入肝臟增多,肝糖異生增加。
(四)對脂肪代謝的作用
甲狀腺激素對脂肪代謝作用涉及各個方面,包括脂肪的合成、轉運和降解。總體來說,對脂肪的降解作用大於合成作用。甲狀腺激素過多時總體效應是使脂肪儲備減少,在血漿中的濃度降低,包括三酸甘油酯、磷脂和膽固醇;甲狀腺激素不足時則得到相反的結果。脂肪酸的代謝變化常發生在它的貯藏和降解處。甲狀腺激素增加脂肪組織的分解,這是透過對腺苷酸環酶-cAMP系統的直接作用,或提高脂肪組織對其他促脂肪分解物質(如兒茶酚胺、生長激素、糖皮質激素和升糖素)的敏感性來完成的。當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人體脂肪儲備耗竭,故體重減輕,血液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磷脂減少,反之,甲狀腺功能減低時,血液膽固醇及其他脂質增多,體重增加。綜上所述,可知甲狀腺激素對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有雙向作用,既促使其吸收和合成,又促使其降解與利用;並且與劑量有關,小劑量促進吸收與合成,大劑量促進降解與利用,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由於蛋白質、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謝增強,患者常感飢餓,食慾亢進,但又明顯消瘦。
(五)對維生素代謝的作用
一方面,甲狀腺激素升高時對輔酶和維生素的需求增加。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對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的需要增加,所以,這些維生素在組織中的濃度降低,一些水溶性維生素轉變成輔酶的過程也發生障礙,可能是能量轉換受阻所致;另一方面,從維生素合成輔酶又需要甲狀腺激素。脂溶性維生素的代謝也受到甲狀腺激素的影響。如暗適應所需的色素──維生素A醛(視黃醇),需從維生素A轉換而成,而維生素A又在肝臟中由胡蘿蔔素合成,這一合成需甲狀腺激素參加,當甲狀腺功能減低時胡蘿蔔素的這種轉化不能完成,故在血液中堆積,可使皮膚發黃(稱為「胡蘿蔔素血症」),但患者鞏膜不黃,可與黃疸相鑑別。
第一章 了解甲狀腺
第一節 甲狀腺的形態及位置
甲狀腺(thyroidgland)是人體最大、最重要的內分泌腺,能分泌甲狀腺素(thyroxine,T4)和降鈣素(calcitonin,CT),以控制人體的代謝率和鈣的代謝以及促進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國外成年人的甲狀腺重達20g左右。成年亞洲人的甲狀腺重達25~30g,整個腺體寬5 cm,高5 cm,在個體、性別、年齡、地區之間都有差別,妊娠或哺乳期略大。
甲狀腺呈「H」形,一般包括左、右側葉(left lobes,right lobes)和中間的峽部(isthmus),61.5%的亞洲人尚有一錐體葉(pyramidal lobe)。錐...
推薦序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相關調查顯示,甲狀腺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平均約每七人中約有一人罹患甲狀腺結節。因此,探索甲狀腺疾病發病的影響因素,對甲狀腺疾病的預防及臨床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現代醫學治療甲狀腺疾病主要以定期複查、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為主,存在觀察期內疾病持續進展、部分疾病尚無確切有效治療手段、部分患者使用現代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手術治療後易復發等臨床難題。中醫學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核心思想,在治療疾病時除了關注疾病本身所突顯的症狀外,著眼全面,從整體上對人體進行有效調治、辨證用藥和辨證施食,相較於現代醫學有其獨特的優勢。
古代醫家依據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表現及特點,將甲狀腺疾病歸為中醫學中的「癭病」範疇,是一類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癭」作為病名首見於《諸病源候論》,其中提出了癭病的發病原因,「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曰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成之」,指出癭病的發生與飲食、水土因素密切相關。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是人體後天生命活動所需精微物質的重要來源。宋代嚴用和《濟生方》有云:「善攝生者,謹於和調,使一飲一食,入於胃中,隨消隨化,則無留滯為患。」說明如果飲食失宜,可成為病因而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導致臟腑機能失調或正氣損傷而產生疾病。因此,在日常防治甲狀腺疾病時,注重飲食調養是十分必要的。本書以中醫學「整體觀念」為主要思想,以「靨本相應論」為核心,指引甲狀腺疾病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輔以較為適當的飲食,為今後臨床防治甲狀腺疾病及病後調護提供一定的參考。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相關調查顯示,甲狀腺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平均約每七人中約有一人罹患甲狀腺結節。因此,探索甲狀腺疾病發病的影響因素,對甲狀腺疾病的預防及臨床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現代醫學治療甲狀腺疾病主要以定期複查、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為主,存在觀察期內疾病持續進展、部分疾病尚無確切有效治療手段、部分患者使用現代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手術治療後易復發等臨床難題。中醫學以「整體觀念,...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了解甲狀腺
第一節 甲狀腺的形態及位置
第二節 甲狀腺的作用
第二章 了解常見甲狀腺疾病
第一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第三節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第四節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
第五節 亞急性甲狀腺炎
第三章 微量元素、麩質飲食、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第一節 碘與甲狀腺疾病
第二節 硒與甲狀腺疾病
第三節 麩質飲食與甲狀腺疾病
第四節 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第四章 甲狀腺疾病日常飲食及中醫調養
第一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第三節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第四節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
第五節 亞急性甲狀腺炎
附錄
附錄A 甲狀腺疾病自查表
附錄B 典型病案
前言
第一章 了解甲狀腺
第一節 甲狀腺的形態及位置
第二節 甲狀腺的作用
第二章 了解常見甲狀腺疾病
第一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第三節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第四節 甲狀腺結節及腫瘤
第五節 亞急性甲狀腺炎
第三章 微量元素、麩質飲食、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第一節 碘與甲狀腺疾病
第二節 硒與甲狀腺疾病
第三節 麩質飲食與甲狀腺疾病
第四節 十字花科蔬菜與甲狀腺疾病
第四章 甲狀腺疾病日常飲食及中醫調養
第一節 甲狀腺功...